把一本书读出它的价值(把一本书读出10万)
把一本书读出它的价值(把一本书读出10万)在这8个方面,对于我而言收获最大的应该是链接力,也就是人脉。具体来说,有8个方面:当你在困惑如何把书里的知识记住的时候,格格却用读书提升逻辑力、表达力、影响力、继而用它链接到人脉,让自己自信力爆棚。最后,成功转型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过着令你我向往的自由而又自律的生活。那么,格格是怎么做到的呢?
文|花姐姐
读书记不住,
你有这样的困惑吗?
如果有,建议你一定要看这本《榨书》。
当你在困惑如何把书里的知识记住的时候,格格却用读书提升逻辑力、表达力、影响力、继而用它链接到人脉,让自己自信力爆棚。
最后,成功转型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过着令你我向往的自由而又自律的生活。
那么,格格是怎么做到的呢?
具体来说,有8个方面:
- 如何提升阅读力,轻松读透一本书?
- 如何提升逻辑力,不至于在阅读书迷失方向;
- 如何提升表达力,读出好口才,实现流利的表达;
- 如何提升影响力,打造个人品牌;
- 如何提升链接力,打造共同成长的人脉圈;
- 如何提升自信力,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依然能量满满 ;
- 如何提升践行力,打造核心的践行力;
- 如何提升复盘力,让自己不要在同一地方多次摔倒。
在这8个方面,对于我而言收获最大的应该是链接力,也就是人脉。
在这本书里,格格提到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搭建自己的成长系统。
这个成长系统包含四种人:
- 榜样:就是你想成为的人,或者看到他就能给到你一种精神力量,指引前时,比如,我很早之前就喜欢杨澜,想成为她那样的人;
- 导师:所谓导师,就是能给予你指导的人,当你有困难,他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给到建议和意见。这是我之前一直忽视的地方,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成长的痛。
早期,其实我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还是不错的,有个初三的家庭,因为孩子厌学在家找到我,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些指导,我一般一个周期的指导是21天,一个周期完了之后,孩子依然没有因到学校,于是,我认定自己的指导失败了,但是,孩子的妈妈非常认可,因为孩子没有上学,但是,孩子是有些变化,妈妈也找到更好的跟孩子相处的方式,孩子上学只是早晚的事,于是,希望我能继续付费指导他们。
但是,我拒绝了,因为孩子并没有上学。
事实上,现在看来,这是正常的,让厌学的孩子重新回到学校,是需要过程的,有的家庭甚至到花1年左右的时候进行调整。
事实上,这个孩子在1年后,确定也是重新回到学校。
并非是我的指导能力的问题。
所以,我们做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一样,也是非常专业的工作,心理师的成长需要专业的督导,家庭教育指导师同样也是。
当看到格格这个人脉成长系统,似乎就是在说我一样。
一个想要在家庭教育领域深耕的从业者,请专业的导师是必然要做的一件事。
3.小伙伴: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以前,我是个独行侠,一个人在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路上狂奔,一些跟我聊过天的小伙伴得知我才进入这个行业3年,很吃惊,以为我已经从事了10年相关方面的工作,但是,走着走着发现有些走不动,一个人终究是孤单了,所以,今年,做了成长会,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成长。
4.家长:格格书里讲的是竞争者,但我认为换在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个领域里,应该是家长,都说教育是教学相长,一个课程的好坏,除了老师,其实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学生帮助家长成长,同样,家长也是来帮助家庭教育指导师成长的。
过去,我只注重家长这一个维度的人脉,所以,遇到问题,总喜欢钻牛角尖,搞得自己很痛苦。
所以,当看到格格书中提到的:
说到底,任何的学习都不是单打独斗,你要有意识地搭建你的学习支持系统。将链接力的作用发挥出来,会帮你在学习路上快速进步。
深有感触。
近期,也开始有意识的把榜样、导师、小伙伴系统搭建起来,链接的工具也是书。
希望一年后,有个好的收获。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可能在读书那一刻就决定了。
读书,
关注阅读,收获的是知识;
关注《榨书》,收获的是自由的人生;
只是这个过程并不轻松,格格用了10年,我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成长之路也是10年,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