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雍正王朝十四爷的一生(康熙帝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十四爷的一生(康熙帝的大智慧)老大胤禔是最早退出的,倒不是说他实力不行,而是智商不足,玩什么魇镇,最终被康熙帝大骂蠢猪,被永久圈禁;老三胤祉是第二个退出的,虽然他也努力地讨好康熙帝,可实力确实较弱,因跟老大胤禔互掐,被康熙帝骂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去;再就是太子胤礽,本来他安安稳稳地做太子,行光明正大之事便不会出问题,偏偏他也学习其他兄弟争宠,最终两次被废。所谓九子夺嫡,实际上等时间的车轮走到这里的时候,已有三人退出了竞争: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209期:雍正王朝:姜还是老的辣,康熙帝为什么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一、《雍正王朝》整部剧的主线就是围绕着钱展开的,同时前半部又夹杂着九子夺嫡的剧情。等到了康熙五十七年,整个夺嫡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209篇文章)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个疑问相信大家还有些疑惑,那就是在夺嫡关键时刻,康熙帝为什么要指派老十四胤禵出任抚远大将军?

毕竟在当时所有人看来,此举就如同把老十四胤禵定为了储君人选,难道康熙帝就不怕给下一任君主留下祸害?

直到康熙帝驾崩之时,他也没有讲出选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的原因,但不妨碍我们来推一推他的真实意图!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209期:雍正王朝:姜还是老的辣,康熙帝为什么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

雍正王朝十四爷的一生(康熙帝的大智慧)(1)

一、

《雍正王朝》整部剧的主线就是围绕着钱展开的,同时前半部又夹杂着九子夺嫡的剧情。等到了康熙五十七年,整个夺嫡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谓九子夺嫡,实际上等时间的车轮走到这里的时候,已有三人退出了竞争:

老大胤禔是最早退出的,倒不是说他实力不行,而是智商不足,玩什么魇镇,最终被康熙帝大骂蠢猪,被永久圈禁;老三胤祉是第二个退出的,虽然他也努力地讨好康熙帝,可实力确实较弱,因跟老大胤禔互掐,被康熙帝骂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去;再就是太子胤礽,本来他安安稳稳地做太子,行光明正大之事便不会出问题,偏偏他也学习其他兄弟争宠,最终两次被废。

剩下的几位皇子,真正能竞争皇位的,只剩下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

实际上在上次复立太子胤礽时,康熙帝就陷入了深思,因为他见识到了老八胤禩裹挟百官的实力。复立了太子胤礽,也仅仅作为挡箭牌使用,也就是这个时候,老十四胤禵发现了机遇,勇于蹦出来跟老十三胤祥干了一架。

关于老十四胤禵蹦出来打架之事,其实他也是出于恐惧,不得不蹦出来破局:

当初为什么要废太子胤礽,导火索就是因为他“发兵”包围了八大山庄,而老十四胤禵心中明白,这份太子手谕是假的。

不仅是假的,他还是模仿的老十三胤祥的笔迹写的,这样就把嫌疑指向了两个人,一个是老十三,一个是太子。可是老十三胤祥被康熙帝以爱自己的孩子为由放了出来,太子胤礽又再次被复立,也就证明,这俩人的嫌疑已经被消除,他俩被消除了,康熙帝又不傻,咋办?

此时的老十四胤禵必须要给自己洗脱嫌疑,而洗脱嫌疑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屎盆子往老八胤禩头上扣,给众人造成一种这都是老八胤禩指使的错觉。

雍正王朝十四爷的一生(康熙帝的大智慧)(2)

二、

所以,大家看当时整个打架的过程,老十四胤禵是替老八胤禩出头,结果大家都看热闹,只有老八胤禩急着要拉开双方。

更重要的是后面老十四胤禵跟康熙帝的争辩:

“皇阿玛,你当时不是也说过,江湖术士的话,有时候也能代表民意吗?”

康熙帝说这句话的时候,老十四胤禵可不在场哦,那么谁把这话传给他的呢?除了老八胤禩,还能有谁?

这句话,就是把老八胤禩按在火里烤啊,关键是还挑不出什么毛病,面对康熙帝的愤怒,他不惜说出这话:

“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当然,他成功地激起了康熙帝的愤怒,最终康熙帝举剑要砍,老四胤禛来了个空手接白刃……

但是,不得不说老十四胤禵走了一步险招,把自己说成了光明正大之人。变成了对某人有意见,或者看不惯某事,会直接说出来,甚至是面对皇帝,也是“诤子”,既然是一个光明磊落,敢作敢为之人,当然不会做出伪造太子手谕之事啊!

不得不说,老十四胤禵能入了康熙帝法眼,跟这件事关系非常之大。事后,康熙帝不仅没有处罚老十四胤禵,还给了他兵部的差事,并把乌雅氏升了皇贵妃。

这也说明,康熙帝已经忌惮八爷党的势力了,而且也发现大家根本不把太子胤礽放在眼里。也就说明,从这时起,康熙帝就开始瓦解八爷党联盟,同时,着手考虑储君人选。

不要觉得,康熙帝就被老十四胤禵给忽悠住了,如果这点小伎俩他都看不出来,他也就妄称康熙大帝了。关于他为什么不处罚老十四胤禵,反而给他升官,我们之前讲过多次,这里略过,回到我们的题目。

雍正王朝十四爷的一生(康熙帝的大智慧)(3)

三、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老十四胤禵出任抚远大将军之事:

之所以要选一位皇子出任抚远大将军,就像邬思道分析的那样,传尔丹兵败不是偶然,是必然!一方面供应粮草的户部是老八胤禩管辖,不及时供应粮草。兵部又是老十四胤禵管辖,一个劲地催传尔丹出兵,结果传尔丹孤注一掷,冒进,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对于康熙帝来讲,他不傻,当然也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儿,此时的康熙帝身体已经不适,不然的话,说不定他就御驾亲征了。

其实根本不用选,在康熙帝心中只有一个人能胜任,他就是老十四胤禵:

1、能带兵打仗的将领很多,但是在当时兵部和户部被八爷党控制下,谁去都避免不了败仗。如果让八爷党的人去带兵,风险太大,很难保证储君顺利即位。思前考后,皇子中老十三胤祥被圈禁,只剩下老十四胤禵能带兵,毕竟大敌当前,打胜仗最关键。

2、此时的康熙帝年岁已高,在当前的局势下,他已经基本确定了老四胤禛为接班人。如果老十四胤禵仍然在京城,同样风险太大!试想一下,如果老十四胤禵在,刚放出的老十三胤祥真的能顺利接管丰台大营吗?

3、再有便是进一步分化八爷党,实际上从复立太子事件之后,八爷党就已经不稳固了。那次把乌雅氏封为皇贵妃,就等于宣布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禵,夺嫡希望最大。再加上抚远大将军给老十四胤禵,还传播出,谁当大将军谁就是储君的言论。以此成功地转移火力,使得老八和老十四互掐,而老四韬光养晦。

4、当然,此举也是对老四胤禛的考验,让众人举荐大将军,就是看大家有没有大局观。而朝堂之上,老九和老十的吃相相当难看,举荐什么老八胤禩出任大将军,连废太子的老师王琛都看不过去了,举荐废太子来恶心他们。反观老四胤禛,一切为江山社稷着想,不惜举荐八爷党的人为大将军,这才是帝王胸怀。

雍正王朝十四爷的一生(康熙帝的大智慧)(4)

四、

事实上康熙帝此举非常巧妙,老四胤禛紧随圣意,暗地里安插年羹尧、李卫去遏制老十四胤禵。老八胤禩等人也识破了康熙帝的用意,不仅在老十四胤禵身边安插了奸细,还一个劲地催他别打胜仗。

但是老十四胤禵不这么认为啊,他觉得老八胤禩那是嫉妒他,当初举荐大将军王的时候,他们就没把自己放在眼中。

康熙帝也是故意的,说了这么句话:

“朕决定从皇子中择一贤者代朕出征,封为大将军王。”

看了没,明明知道号称贤王的就是老八胤禩,偏偏讲自己要选一位贤者出任大将军王。这也就有了老八胤禩假惺惺地对老十四胤禵讲,要举荐他当大将军王,实际上这是笑里藏刀,老十四胤禵并没中计:

“八哥,无论年资还是德望,十四弟都不及你一分,你这样说便是怀疑我,我愿歃血为盟以明心志。”

但心里肯定不服啊,为了防止老十四胤禵被人举荐,老九胤禟甚至先人一步堵上老十四胤禵的嘴:

“回皇阿玛,胤禵现管着兵部,儿臣以为应听听他的见解。”

举荐,只能举荐别人,哪有自荐一说,不然,表现地也太过了,只要没有人举荐老十四胤禵,那么老八胤禩就成了唯一人选。可惜康熙帝不傻,一眼就识破了,马上堵上了:

“是呀,胤禵是管兵部,但朕现在想听听你的见解。”

雍正王朝十四爷的一生(康熙帝的大智慧)(5)

这也等于进一步离间了老十四胤禵跟八爷党的关系!

最终,康熙帝的选择是正确的,老十四胤禵急于表现自己,一上任就连打胜仗。更是在康熙帝寿辰之际送上大获全胜的大礼,暂时解决了边境大患,这也成为了老十四胤禵的鼎盛时刻……

直到雍正帝都即位了,老十四胤禵仍然坚定地认为皇位是自己的,真是被人卖了还傻呵呵地数钱呢,变着法儿坑儿子的,也就康熙帝了!

雍正王朝十四爷的一生(康熙帝的大智慧)(6)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