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无为无不为的真正含义(理解道德经之为而不恃)
道德经无为无不为的真正含义(理解道德经之为而不恃)所以有与无相互生发,难与易相互转化,长与短相互彰显,高与下相互依存,音与声相互配合,前与后相互跟随。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邪恶也产生了。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丑也产生了。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丑也产生了。
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邪恶也产生了。
所以有与无相互生发,难与易相互转化,长与短相互彰显,高与下相互依存,音与声相互配合,前与后相互跟随。
所以圣人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处理世事,施行不发号施令的教化。
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但不自居有功。
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业才不会失去什么。
- 世间没有绝对的东西,事物之间总是相辅相成的。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生与死,乐与悲都是并行存在的。
就像第一章所说的能量守恒定律。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所谓的美丑、善恶、有无、生死、乐悲都彼此相辅相成。物极必反,数知穷则变,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比如现在很多网红脸,都是向往美去整容,刻成了一个模子而整的过于美丽,反而引起人们审美疲劳;比如一家火锅店的火锅特别好吃,让你吃上一个月,还会觉得它好吃吗。
这个世界一直在变,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要懂得顺应自然,困则思变。
- 圣人懂得顺应自然,顺道而行。任万物按照自身规律自由发展,不强加干涉。不占有,不炫耀,不居功自傲,无欲无为。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与他有个好的心态脱不了关系。圣人能看到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所以能辩证的看问题,行无为之治。即使获得了某种成功,也不居功自傲,对成败荣辱淡然处之。就像「张良功成不居」故事中,张良投奔刘邦门下后,一路出谋划策,协助刘邦建立起大汉王朝。当论功行赏时,张良只要了一块小小的地盘并归乡隐居。张良的这种行为便是一种“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美德。当他协助刘邦建立起大汉王朝后,他的事业便到达了顶峰,若他继续留任高官,等待他的后果必将是悲惨的。所以他的归隐,使他既能自保,也能流芳百世,达到“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境界。
以上是我对《道德经》之“为而不恃,功成弗居”的感悟。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我是@孔夫子的徒弟,欢迎关注我,持续为大家带来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