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瓜落地(吹吹打打结南瓜)
花开花落瓜落地(吹吹打打结南瓜)在旅途中发现,无论是湘楚大地,还是贵山贵水间均有它怒放的生命,看着它们与世无争地在青山绿水间肆意生长,心里猛地一下又想起我的小院……看着它们从春天走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探出须蔓向四周滑动,几场春雨后绽放金色的花瓣,这时离结果还远着呢。随着夏天来临,两株瓜秧拉开了架式,一路攻城掠地,高歌猛进,不得不瓜分两头各表一枝。一枝往高处走,拉着它沿圈墙爬上屋顶安营扎寨,一枝往低处游,牵着它沿着过道、井台作匍匐状。虽然领教过它的厉害,无论是叶、梗、茎都长满毛绒绒的白色小锯齿,且老尔弥坚,被誉为“钢毛”。但是这回可算看清了,就连花期只有一天的花瓣连接处都嵌有白色锯齿,防范措施可谓武装到了牙齿。于是,缺乏足够保护措施的我,在这种牵扯中屡屡无意受伤,手脚均被弄得痛痒难耐,伤痕累累,只得借此远游他乡。更羡慕家里种有南瓜,或有亲戚送南瓜的人家。却很少见奶奶买南瓜,每每问起,她总是不以为然地说:“那东西以前吃多了……
加关注
caojingjun19731216
我的南瓜情结可追溯到童年时期。那时在幼儿园,每逢演出,《井冈山下种南瓜》都是保留节目,我们通常穿着小红军演出服,载歌载舞。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看见南瓜就有种诗意的想象:夏日清凉的早晨,注满阳光的南瓜秧子把高高的架子围得水泄不通,硕大的喇叭花,引得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细看期间缀满了翡翠般的小南瓜。
更羡慕家里种有南瓜,或有亲戚送南瓜的人家。却很少见奶奶买南瓜,每每问起,她总是不以为然地说:“那东西以前吃多了……”妈妈则说:“以前奶奶爱把南瓜切块,拌上米粉充当粉蒸肉,我们也吃得津津有味……”看来南瓜的故事远远不止歌中唱的那样。好在后来上学、成家都能吃上南瓜,也就习以为常了。
直到自己也有了小小的庭院,可规划种点什么。不用说瓜类首选南瓜。可不知为什么,往往是结了许多南瓜不到几天就“休”(方言)掉了,真正成熟的寥寥无几。管它呢,反正弥补了以前的缺憾也就行了。
荒废了两年的院子,今年可好好规划一下了,于是南瓜再次当选,瓜籽还是那次去郑公塔亲戚给的。
看着它们从春天走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探出须蔓向四周滑动,几场春雨后绽放金色的花瓣,这时离结果还远着呢。随着夏天来临,两株瓜秧拉开了架式,一路攻城掠地,高歌猛进,不得不瓜分两头各表一枝。一枝往高处走,拉着它沿圈墙爬上屋顶安营扎寨,一枝往低处游,牵着它沿着过道、井台作匍匐状。虽然领教过它的厉害,无论是叶、梗、茎都长满毛绒绒的白色小锯齿,且老尔弥坚,被誉为“钢毛”。但是这回可算看清了,就连花期只有一天的花瓣连接处都嵌有白色锯齿,防范措施可谓武装到了牙齿。于是,缺乏足够保护措施的我,在这种牵扯中屡屡无意受伤,手脚均被弄得痛痒难耐,伤痕累累,只得借此远游他乡。
在旅途中发现,无论是湘楚大地,还是贵山贵水间均有它怒放的生命,看着它们与世无争地在青山绿水间肆意生长,心里猛地一下又想起我的小院……
当我飞奔而来,进入院子的瞬间,一种不期而遇的温暖顿时充溢心田:满院瓜秧颇有恣肆汪洋,蔚然大观之势,中间缀满南瓜,或仰或卧,或坐或立,全都无拘无束,有的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把院子整得闹闹哄哄。如果能开口说话,它们一定会七嘴八舌,“嗨,你哪去了,伤养好了?”“我们长得不错吧?”“你怎么才回来?我们想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收获、分享果实,但我更怀念那些或雨后或燥热的清晨,对着永远吹着金色的喇叭、精神饱满的花儿开始新的一天。
作者:花开指间 黄梅一中教师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 传播民间文化和旅游的文艺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赣皖一带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caojingjun19731216
《大美黄梅》 出版公告
黄梅曹锦军围炉继2016年出版《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后,再推力作《大美黄梅》一书,已对2015.7——2017.6期间的围炉优秀作品进行编辑成册。主要内容是湖北黄梅的厚重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美丽风光。体裁有散文、游记、摄影、美术、书法、诗词、楹联等。版面为彩印,价格60元一本(不含快递费),海内外公开发行。
支付宝:15072733961.请购书者一定要将自己的详细地址、姓名、邮编、手机号码以及交易截图发到15072733961曹锦军
推荐链接:
镜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