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悬壶济世兼济天下(杏林春暖惠百姓)

悬壶济世兼济天下(杏林春暖惠百姓)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中医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医学特色。年轻一辈的中医人肩负着将中医发扬光大的重任,张春馀对他们寄予着厚望,他表示,“年轻人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坚守医德,不可做沽名钓誉、重财重利之辈,要善于思考、不断钻研方法,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对得起患者、对得起这身白大褂。”在长达五十余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中,张春馀主攻心脑、肺脾、肝肾五脏虚损病症,尤其擅长治疗脑梗中风、风湿骨痛等疑难杂症。作为一名实战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张主任切实感受到几十年来中医大环境的不断变化。“1968年我刚参加工作时,我们中医都是自己上山去采挖新鲜的中药材,也因此识得了大部分中草药。如今药品药材都是配送到医院,虽说是更方便了,但也让现在的年轻医师缺少了这么一段宝贵的学习机会。当然,科技日新月异,没变的是我们医务人员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信念。”3月15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洪都中医院南院一楼,看到内科诊

中医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的国粹。从扁鹊到华佗,从孙思邈到李时珍……一代代先贤大医数千年的传承,不仅为华夏儿女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人类留下无数医学珍宝,也为中医药赋予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2020年的疫情大考中,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彰显出独特的中国智慧。

今天是第93个“中国国医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近部分名中医,从他们的故事中感悟南昌当代中医师的仁与德、术与专。

张春馀:“要对得起患者和这身‘白大褂’”

悬壶济世兼济天下(杏林春暖惠百姓)(1)

3月15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洪都中医院南院一楼,看到内科诊室门口有不少患者在等候看病。诊室内,一位衣着白大褂、戴着眼镜的老中医正在仔细给患者把脉。一番“望闻问切”之后,他详细向患者讲解了病情,并认真在病历本上写好处方,耐心叮嘱患者要按时服药,注意饮食,劳逸结合。

“去年,经人介绍,我妈妈过来找张春馀主任治疗类风湿,两副药之后,病情就大为缓解。”家住新建区的程女士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很多患者慕名而来找张主任看诊。

当天上午11时,在接诊完一波患者后,张春馀向记者回忆起自己的从医初衷,他平和的声音穿越时光的洪流缓缓叙述道:“我小时候村里的医疗卫生条件差,医护资源匮乏,乡亲们寻医问诊极其不易。亲身经历过缺医少药的局面,我就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医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品学兼优的张春馀考入了江西中医学院,开启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从医生涯。

在长达五十余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中,张春馀主攻心脑、肺脾、肝肾五脏虚损病症,尤其擅长治疗脑梗中风、风湿骨痛等疑难杂症。作为一名实战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张主任切实感受到几十年来中医大环境的不断变化。“1968年我刚参加工作时,我们中医都是自己上山去采挖新鲜的中药材,也因此识得了大部分中草药。如今药品药材都是配送到医院,虽说是更方便了,但也让现在的年轻医师缺少了这么一段宝贵的学习机会。当然,科技日新月异,没变的是我们医务人员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信念。”

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中医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医学特色。年轻一辈的中医人肩负着将中医发扬光大的重任,张春馀对他们寄予着厚望,他表示,“年轻人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坚守医德,不可做沽名钓誉、重财重利之辈,要善于思考、不断钻研方法,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对得起患者、对得起这身白大褂。”

宋南昌:“把中医针灸的薪火传承下去”

悬壶济世兼济天下(杏林春暖惠百姓)(2)

“你的腰椎病症状明显减轻了许多,做完这次针灸就可以结束治疗了,平时工作间隙也要注意活动,久坐不动容易复发。”3月15日,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诊疗室内,江西省国医名师宋南昌正手捏毫针稳稳地悬在患者腰部上方,轻而准确地向患者穴位刺入。从他平稳有力的针灸动作里,根本看不出他是位古稀老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强度的增加,腰椎病、颈椎病等一些困扰现代人的慢性病越来越多,西医治疗治标不治本,通过中医调理往往疗效更好。”宋南昌说。从医50载,宋南昌一直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用一颗爱心,凭一双妙手,为患者们祛除病邪。

时间拉回到1969年,时年刚满18岁的宋南昌怀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毅然投身医疗事业。从乡村医生到走进中医高等学府深造,再到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医,几十年时光荏苒,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还主编参编著作、教材7部,主持的“三伏灸十贴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研究更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作为全国知名针灸临床专家,如今宋南昌的名医工作室每天都要接待20多位病人。“宋老师总是十分耐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不仅诊疗认真、操作细致,而且有问必答。他身上的责任感让我深受触动。”宋南昌的学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二科副主任徐涵斌告诉记者,记得曾有一位患者痛风发作并伴有抽筋,来医院时情况已十分危急。宋老师顾不上休息吃饭,一整天陪在患者身边观察病情、施针诊治,终于控制住了患者的病情。

几十年来,宋南昌培养过的硕士生、博士生多达20余名,每年跟师学习的规培生、实习医生有50余人。“我的愿景就是把中医针灸的薪火通过师承教育、整理著书的方式传承下去。”宋南昌摩挲着桌面上和老师宗瑞麟的合影说道。

涂淑强:“现在是中医发展最好的时代”

悬壶济世兼济天下(杏林春暖惠百姓)(3)

“恢复得还不错,注意补充营养。放心,会一天比一天好。”3月15日,早上刚过七点半,涂淑强就来到洪都中医院南院骨科住院部,带领科室全体医师开始查房。来到一位做完小腿骨折手术患者的床边,他仔细查看患者的伤口,向家属叮嘱护理注意事项。

涂淑强是洪都中医院骨伤二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南昌市名中医。

“中华医学是祖国的瑰宝。对于我们骨伤科来说,很多中医正骨手法、中草药的应用,常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深耕骨伤科34年,涂淑强有自己的一套中医“气血理论”:对于四肢损伤,要根据中医骨伤三期辨证分析,早期重视行气通络,活血化瘀;中期合营止血,舒筋通络;后期重视补气血,补肝肾。

现代中医强调“守正创新”,作为一名骨伤科专家,涂淑强不仅擅长使用中医特色疗法,还刻苦钻研现代先进技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关节脱位和骨伤科疑难杂症方面有着独到经验,他所引领的“跟骨骨折闭合撬拨复位技术”更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55岁的梅跃是涂淑强的老患者。2014年,梅跃从高处坠落导致右胫腓骨下端骨折,手术后持续感染,引发了骨髓炎,接着四处求医,均被告知必须截肢。“当时我都绝望了,后来经人介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涂主任,没想到有了转机。”梅跃回忆道,涂主任向他给出了尝试保肢的治疗方案。随后近两年的时间里,经过两次手术和内服外敷中医特色治疗,他终于重新下地走路了。“多亏涂主任慧心巧手保住了我的腿,感激不尽!”梅跃对记者说。

“尽管有时治疗之路艰辛漫长,但看到病人满意的笑容,我就觉得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值得。”涂淑强说,“现在是中医发展最好的时代,我希望年轻一代中医师要珍惜机遇,始终牢记‘中华医药,博采众长;济世洪都,救死扶伤’。”

胡贵荣:“做中草药文化的传播者”

悬壶济世兼济天下(杏林春暖惠百姓)(4)

中医治疗一个半月,让被化疗痛苦折磨的戴大爷重新找到了生的希望。3月15日,在洪都中医院南院胡贵荣主任的诊室内,记者见到了精神矍铄的戴大爷,很难想象他与癌症已经抗争了7年。

“2015年,我确诊了淋巴癌,在上海接受化疗。但化疗的痛苦让我选择回家保守治疗。回昌后,我找到了胡医师。胡医师帮我诊治后,开出了中药处方,没想到这令我重新‘活’了过来。”谈起中医的神奇,戴大爷回忆说,他第一次来洪都中医院是被家人抬进来的,现在,他已经能每周独自从家里到医院来取中药。

胡贵荣是洪都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是南昌市名中医,也是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杏林文化促进分会会长。从医40余年的他自幼便跟随伯父学习中医,且因上世纪70年代中期家乡的一场流行性乙脑疫情坚定了当好一名中医的决心。当年,为控制疫情,年仅16岁的胡贵荣便上山采摘大青叶,用其煎水后,再送到每家每户。也正是这一碗碗大青叶水,有效预防了乙脑大流行,守护了乡亲们的生命健康。

在胡贵荣的诊室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中草药盆栽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些盆栽既美观又养生。放在家里,可以净化室内环境、抑制室内细菌,还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胡贵荣介绍道,他在洪都中医院创建的本草植物园已成为江西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他创作的歌曲《中医文化是瑰宝》在地铁上循环播放,道出了一份传承之心;他坚持编写的中医药科普文章,成为很多百姓的“每周必读”,甚至有不少人留言要他“加更”。

“中医中药本不分家,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师,就要对药物有充分的认识。所以,我希望年轻一代的中医师要学会认药,要学经典、做临床。我也会努力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承下去,做中草药文化的传播者。”胡贵荣说。

万明智:“从‘老祖宗’那里找点新东西”

悬壶济世兼济天下(杏林春暖惠百姓)(5)

“跟万主任学习的这段日子,我不仅佩服于他高超的专业技术,他对待患者耐心、亲切的态度更是让人如沐春风。”说这话的是万明智带的“徒弟”章泽宇,三个月来,每天看着老师看病问诊、待人接物,他俨然成为了万明智的“小迷弟”。

3月14日下午,南昌市名中医、洪都中医院软组织损伤科主任万明智正在诊室里为一位患者复查膝关节。只见他时而让患者拱起脚背腿部发力,时而让患者侧身卧躺转动脚踝,同时细致地询问患者的感受和病情,随后他告诉患者:“目前你的膝关节炎情况有所好转,每周可以来做三次康复按摩,再配合针刀,应该两周后就会康复,平常也要注意正确合理运动。”

原来,曾多年从事脑瘫疾病SPR手术治疗和手足畸形矫形手术治疗的万明智,于2007年引进针刀疗法,将推拿手法和针刀技术相结合,诊疗患者10万余人次,并积极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单位的同行交流学习,将软伤领域国内最新的诊治理念运用到临床,收效显著,为大量患者重新点燃了健康生活的希望之火。

谈起中医的“过去”和“未来”,万明智告诉记者,以前的中医都是用中草药熬制中药,现在有了颗粒剂,方便了很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同时,中医也是‘很奇怪的’,现代医学都在往前走,而中医却在追本溯源,追向‘老祖宗’,把医学古迹当作标杆和灯塔,并从中研究出新东西来,这或许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

除此之外,“精细化”也是万明智不时教导“徒弟”们的一个词。“中医是很精细的,要沉下心来学,要去琢磨,粗线条的人是做不成中医的。”这是万明智对中医的理解,也是他对未来中医人的殷殷期盼。

胡凤鸣:“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悬壶济世兼济天下(杏林春暖惠百姓)(6)

3月15日,在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住院部,记者见到了正在查房的胡凤鸣主任。他正一边用手电筒仔细查看一名银屑病女患者的康复状况,一边耐心地为其讲解药膏的使用方法。“我患上银屑病已几十年了,辗转多地都没能治愈,十分绝望。如今,在胡主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和心理疏导下,我逐渐康复摆脱病灶,心情也更好了。”这名女患者笑着说。

1993年胡凤鸣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随后进入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工作至今,担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2021年被授予首届南昌市名中医称号。

从医以来,他始终秉持“医者仁心”的行医理念,在银屑病、白癜风等具有中医治疗优势的皮肤病临床工作中,坚持推广应用中医药技术,积极探索经方治疗皮肤病的思路,善于运用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诊治皮肤病。以银屑病作为研究突破口,胡凤鸣从古代医学文献入手,带领团队不断整理、挖掘、发展“皮病治血”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研制出“消银1号、2号、3号”等系列方剂,获得国家中药发明专利3项。

“我们江西自古就是中医药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古代著名中医流派之一的旴江医学就发源于抚河流域一带。”胡凤鸣说,“在行医诊疗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用药坚持‘先中后西,中西结合’的原则,尽量应用中草药、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一方面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又保证治疗效果。”

医者仁心,仁者人敬,从医三十余载,胡凤鸣一直矢志不移、只争朝夕,用求索不止的医学实践态度,身体力行地传承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自信。

(南昌日报记者 陶婧 刘帆 吴潇远 蔡欢 文/图)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