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姓的男性有多少人(从李一男到李叫兽)

李姓的男性有多少人(从李一男到李叫兽)腾讯老板马化腾虽然是做技术出身,但是从QQ开始就是一个终端通讯软件,对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非常看重,因此,在马化腾的亲身关注下,腾讯各个产品在利用技术解决用户需求尤其是在软件产品的用户体验方面,一直做得挺好。再加上中途刘炽平的加入,填补了战略、管理的相对不足。尤其是后来的20%收购策略,使得腾讯在整个业界的口碑以及战略布局彻底扭转。不过,由于游戏营收比重太高,游戏业务在整个公司话语权非常重,长期来看不见得是好事。尤其近年面对网易在游戏业务的挑战,腾讯的危机巨大。QQ和微信是很牛,但作为一家企业,赚钱才能活得下去!新浪微博也很牛,但不赚钱,只能忍痛卖掉。 阿里的高管大都是商业出身,所以商业布局上最为广阔,底层技术也很牛逼,比如收购万网,收购高德,收购恒生电子,收购微博,收购文化中国,等等,所涉行业无所不包,从网络到文化,从地图到浏览器,从社交到金融。只是,阿里在面向用户的终端软件产品的用户体验

前言:管理学老师说过“一定不要找跟自己太相似的人做合伙人。哪怕是雇佣员工,也要尽量招聘不同背景的人。”本文,从百度收购营销专家李叫兽,来分析一下:百度到底缺什么样的人才?

——1——

2016年,百度收购营销专家李叫兽为副总裁。一个网友的点评亮了:“人家收购技术创新公司,百度收购营销创新公司。”联想到2016年百度频频被吐槽的搜索广告(推广营销),颇有些讽刺的意味。

李姓的男性有多少人(从李一男到李叫兽)(1)

不过,从百度高层人员的构成来看,技术应该不是百度的短板。毕竟,李彦宏、张亚勤、向海龙、等,都是技术出身。

至于营销是否是百度的短板,想必大家看法各有不同,但是,从百度应对魏则西事件的处理方式,以及在商业布局方面与阿里腾讯的落差,不难看出:百度真正的人才短板,在商业布局,在战略管理。

阿里的马云、蔡崇信、张勇、迈克埃文斯都是做商业出身;腾讯CEO马化腾做技术出身,总裁刘炽平却是做管理出身,在麦肯锡做过管理咨询,在高盛做过投资;百度CEO李彦宏和总裁张亚琴都是做技术出身,张亚琴之前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虽说作为研究院老板做过管理,但没有管理过完整的公司,侧重点依然在技术研究,而非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以及战略布局。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三家公司近几年的发展格局,很清晰的展现了公司高管的人员结构。阿里布局最广,腾讯也不差,偏偏百度给人感觉总是慢一拍。

李姓的男性有多少人(从李一男到李叫兽)(2)

阿里的高管大都是商业出身,所以商业布局上最为广阔,底层技术也很牛逼,比如收购万网,收购高德,收购恒生电子,收购微博,收购文化中国,等等,所涉行业无所不包,从网络到文化,从地图到浏览器,从社交到金融。只是,阿里在面向用户的终端软件产品的用户体验上,一直没有表现出太好的进步,甚至通过收购得来的几个终端软件产品,非但没能做得更好,而且还都有没落的趋势,比如:UC、音乐。能够留下的牛逼产品,都是业界毫无竞争压力的产品,比如微博、高德,早已是业界第一,而且发展到了产品竞争的末期,不需要继续开拓进取。至于优土、文化、金融,目前处于竞争激烈阶段,而且没有绝对性的领先优势,后期还很难说。但无论如何,布局够广,有足够的现金流买买买,就算搞不定所有行业,至少搞得定某些行业。

李姓的男性有多少人(从李一男到李叫兽)(3)

腾讯老板马化腾虽然是做技术出身,但是从QQ开始就是一个终端通讯软件,对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非常看重,因此,在马化腾的亲身关注下,腾讯各个产品在利用技术解决用户需求尤其是在软件产品的用户体验方面,一直做得挺好。再加上中途刘炽平的加入,填补了战略、管理的相对不足。尤其是后来的20%收购策略,使得腾讯在整个业界的口碑以及战略布局彻底扭转。不过,由于游戏营收比重太高,游戏业务在整个公司话语权非常重,长期来看不见得是好事。尤其近年面对网易在游戏业务的挑战,腾讯的危机巨大。QQ和微信是很牛,但作为一家企业,赚钱才能活得下去!新浪微博也很牛,但不赚钱,只能忍痛卖掉。

李姓的男性有多少人(从李一男到李叫兽)(4)

百度一堆boss都是技术出身,所以(刨除广告被人吐槽之外)搜索技术做的真还是挺牛逼的,百科、贴吧也是非常优秀的产品,近年搞人工智能也是声势浩大。然而,很遗憾,由于缺乏商业管理方面的人才,在商业及战略布局方面与前两家差距越来越大,营收依然主要依赖搜索广告。相比之下,阿里虽说依然依赖电商,但对事关生命的流量入口以及物流、金融方面,都是不遗余力的争夺;腾讯虽说依然依赖游戏,但在游戏的移动化,社交广告、媒体广告等方面都有不错进展。其实百度不是没机会,去哪儿、奇艺,这两家都还是挺牛逼的,不知为何最终未能彻底纳入百度麾下,是缺钱呢还是不舍得给股权?

李姓的男性有多少人(从李一男到李叫兽)(5)

同样做搜索的谷歌,拉里佩奇具有工商管理学位,埃里克施密特具有成功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曾经在多家公司做过老板,也在多家公司比如苹果做过董事,对于行业的理解不仅仅是技术,包括商业战略和企业管理。所以,谷歌无论自己的搜索业务,还是收购的眼光,都相当不错。谷歌地球是收购的,Android也是收购的,不仅收购进来,而且还能够发扬光大。

好了,对比了一下,非常明确的,百度缺乏的是商业战略、企业管理方面具有资深经验、深谋远虑的人才,相对来讲,不是那么缺乏技术人才。

——2——

当初聘请李一男到公司做CTO,这件事情就非常奇葩。不是说李一男不够牛,而是百度不缺做技术的人,请进来之后反倒画蛇添足。一个外来的做了CTO,其它做技术的中高层人士会怎么想?百度做搜索的,李一男做网络设备的,很难服人。就算铁了心要用牛人,至少也得先进入公司锻炼一段时间,大家认可之后才好扶正。当初曹操弃吕布而不用,不是没有道理的。腾讯聘用业界最牛逼的安全专家,也只是给了个绝无仅有的T5头衔。BAT自身的内部级别,应该都是分为管理级别与业务级别两类的。对于业务级别,技术牛逼,大家没有不服的;对于管理级别,什么业绩都还没有做出来,就让我们听你的?

李姓的男性有多少人(从李一男到李叫兽)(6)

同样的,这次收购李叫兽,真心看不懂。李叫兽确实很牛逼,笔者关注的一大堆公众号里边,唯一置顶的就是李叫兽。他有没有实战经验我不知道,但他做的营销分析,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能够把业务研究到此种地步,在腾讯距离绝无仅有的5级专家也不远了。然而,对于公司,需要招揽的是企业最最需要的人才,不是哪个人非常牛逼,就全划拉到公司。浪费资源还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团队会受到何种影响?

不过也难为了百度,此时找个懂商业懂管理懂战略有经验的高管,并且立起来,确实比较难。马云一伙人自不必说,很早就在一起了;刘炽平很早就加入了腾讯,后来才被立为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在行业内本就是公认的好老板,进了谷歌也没人敢说个不字,人家有这个资格。百度现在要在外部找个高管,不难,但是想让百度目前的高管都服气,就比较困难了。

李姓的男性有多少人(从李一男到李叫兽)(7)

好吧,百度收购李叫兽,不可能是让25岁的李叫兽来做百度的总裁(整个公司的总裁,而非单个业务的副总裁),可能也就是像对待去哪儿或奇艺一样,用来布局或投资的,或者,用人家的话,是用来做人工智能的。

一个研究营销的,硬是说成是搞智能的,我是彻底佩服李叫兽了!坦白的说,我觉得李叫兽的价值远不止一个亿,将营销公司做大做强,在当今中国的企业转型过程中,需求何其巨大,一个亿,太小瞧了这个市场!

至于百度,该缺的依然缺——或许人家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缺过什么人才。

——3——

之前有老师讲过:“如果你们自己要创业,一定不要找跟自己太相似的人做合伙人。哪怕是雇佣员工,也要尽量招聘不同背景的人,最忌讳的就是招聘一大帮的校友,一大帮的老乡。”

所谓物以类聚,臭味相投的人最容易凑在一起,和和睦睦,没有冲突。然而,最大的问题是:一个人想不到的地方,其他人也都想不到。

对于团队,对于公司,最最重要的,不是和和睦睦没有冲突,而是彼此互补,所有的问题和角度都能够有人关注到。唯有如此,才不会陷入片面和偏见,甚至孤陋寡闻。

从规避关联相似这个角度讲,单凭姓氏,百度雇佣李一男、李叫兽,都是不合适的!

把相似的人揉巴到一起,不算什么本事;把彼此冲突的人拧巴在一起,才对团队有价值!

李姓的男性有多少人(从李一男到李叫兽)(8)

【键盘哥】关注互联网企业文化、团队管理,欢迎关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