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闽南传统文化戏曲园观后感(花鼓戏山那边人家观后感)

闽南传统文化戏曲园观后感(花鼓戏山那边人家观后感)编剧采纳艺术创新手法,运用一幕幕画卷式构建戏剧场景,巧妙凭借对现实生活中人物和事件真实的细腻化概括与表呈,将自己对新时代翻天覆地巨变和对当下社会的挚爱自然而然地融入在戏剧的形象体系中,让观众自己从戏剧构建的人物形象中感悟和感怀。“踏着山边月映出来的树影,我们去参加山那面人家的婚礼。”著名作家周立波健步从竹林小道弯曲走来……戏剧就此拉开序幕。戏剧《山那边人家》共五场戏,选材于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山那面人家》中的五个短篇小说,并将其故事情节浓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用一个“新”字概括我国的乡村巨变:1955年农村普通老百姓生活发生了改变,人们的内心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剧呈现了社会最底层人的自信、男女同工同酬的平等、对新生活的热爱、勤劳致富等深刻主题。该剧曾获得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此次再由湖南省文旅厅主导,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与益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共同联袂精心打磨,将代表湖南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闽南传统文化戏曲园观后感(花鼓戏山那边人家观后感)(1)

《山那边人家》剧照。

文/常瑞芳

益阳清溪乡是作家周立波的故乡,他生于斯长于斯,外出求学,参加革命,成长为一个社会主义文艺战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周立波回到老家,湖南益阳清溪乡体验生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创作了《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闻名国内外的作品。著名剧作家盛和煜、曾少祥根据周立波短篇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大型现代花鼓戏《山那边人家》,于2022年6月11日晚在周立波故乡益阳清溪剧院隆重演出。

该剧曾获得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此次再由湖南省文旅厅主导,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与益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共同联袂精心打磨,将代表湖南省参评第十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这无疑是湖南文化界的一大盛事。经过两个院团跨地区的整合排演,在原来的演出模版上作了一些改进,尤其是在细节化处理上,大部分省花鼓戏演员戏剧表演功力深厚,整部戏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以文学的角度介入戏剧,以鲜活的生活画面写乡村巨变

纵横交错翠绿的竹林,牧童的笛音,流淌着的潺潺水声,天地间都发出了和谐的鸣唱,轻曼的音乐如露珠滴落荷叶上,悠悠扬扬,缭绕在剧场,又若清泉般自山涧叮当流淌,仿佛世间所有最静好的时光,最明媚的碧水蓝天,而或天地间最初的模样,都缓缓在舞台上舒展开来,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舞台情景。据作曲的欧阳觉文老师说,现在这部戏的音乐主题采用的是地道的花鼓戏曲牌和益阳民间小调相结合构成。

“踏着山边月映出来的树影,我们去参加山那面人家的婚礼。”著名作家周立波健步从竹林小道弯曲走来……戏剧就此拉开序幕。戏剧《山那边人家》共五场戏,选材于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山那面人家》中的五个短篇小说,并将其故事情节浓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用一个“新”字概括我国的乡村巨变:1955年农村普通老百姓生活发生了改变,人们的内心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剧呈现了社会最底层人的自信、男女同工同酬的平等、对新生活的热爱、勤劳致富等深刻主题。

编剧采纳艺术创新手法,运用一幕幕画卷式构建戏剧场景,巧妙凭借对现实生活中人物和事件真实的细腻化概括与表呈,将自己对新时代翻天覆地巨变和对当下社会的挚爱自然而然地融入在戏剧的形象体系中,让观众自己从戏剧构建的人物形象中感悟和感怀。

诚然,花鼓戏《山那边人家》的戏剧创作没有按照传统戏剧的生旦净末丑构建人物设置,也没有用惯常的戏剧表现手法展开矛盾冲突,而是用戏剧的三一律特定的戏剧情景、人物内心的意志冲突来表现人物个性和主旨思想。“自觉意志——意志冲突”的戏剧观念早在1894年布伦退尔的《戏剧的规律》一书里就有提及。该剧二位编剧都是戏剧科班出身,文学功底深厚,对于戏剧的戏剧性和非戏剧性创作手段一直在探索和创新中,关于戏剧的本体性有自己独特的见识。曾少祥老师谈到戏剧创作时说,盛老师很喜欢契诃夫,他创造了一种思想深刻、形式精湛、内容丰富、真实细致的短篇小说体裁,他们在该剧创作中借鉴了契诃夫戏剧的表现手法。

当然,在该剧中可见契诃夫的表现手法。窃以为,该剧更多浸染地是周立波小说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段,与以巧妙精炼独特的构思、质朴幽默而平淡的生活展现重要的社会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如小说《山那面人家》以姑娘们爱笑、新娘子在婚礼上介绍自己带着劳动手册作为嫁妆,表达新的风尚。作家此时又笔锋一转,写新郎竟然在婚礼上不见了,他干什么去了?原来他懒得听别人的长篇阔论,而是跑出婚礼现场,偷偷溜出去查看集体的红薯种子的发芽进度,怕捂坏了!这表现了新式农民高度的集体自觉性和对工作负责态度,以及新的思想觉悟与新的精神面貌。剧作家对此情节作了戏剧化情节呈现,但不是用大段说唱来展示此举的心理活动轨迹,而完全是行动线,简明扼要,包括新娘的记工本等。正如亚里斯多德说,动作是支配戏剧的法律。该剧这种戏剧情景的行动线贯穿始终。

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妇女的社会群体地位、普通老百姓当家作主人以及国家集体的荣誉感,这种乡村巨变,尤其是在中国偏远农村,在历朝历代社会变革中,却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在历代文学作品和戏剧舞台上都是不曾经见的。花鼓戏《山那边人家》用一幕幕乡村生活的画面,展现了新时代农村新风尚,刻画了新型农民不同于过往的新的精神面貌,歌颂了移风易俗新的乡村习俗,用勤劳致富启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该剧作品的主旨思想一开始就如同剧中清新脱俗的民间曲调一般飘扬在观众的心中,又如图画一样将生活的原汁原味一幅一幅生动展现在观众的眼睛里。

二、注重生活原汁原味,以细腻的写实风格展现农村新风貌

没有哪一种艺术作品不是反映民族文化的再创作,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无一不是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吸取了最优秀的民间精髓,从而获得创作的灵感与冲动。全剧通过周立波这个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的切身体验与视角,展现了当代新农村生活的变化。第一场戏《婚礼》,取自小说《山那面人家》,但编剧没有对小说情节进行照本宣科的描述,而是有诸多的改写,以戏剧故事形式,引导观众跟随作家的脚步,带入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新风俗的婚礼现场,真实地展现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和谐的新型的人际关系。

在剧中,周立波不是旁观者,而是现实生活的参与者,他给婚礼现场带来了一副对联作为贺礼,众人推荐他这个乡村的文化名人为婚礼主持人。礼仪新颖简单而闹热,“歌声载道,喜气盈门”,每个来参加婚礼的人,脸上都荡漾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兽医作为乡村土生土长的半桶水的文化人,在现场高谈阔论讲国际形势,在舞台上十分幽默搞笑。这个看上去似乎是闲来之笔,却有着多种解读,一是人物个性色彩的写照;二是身处偏远乡村的老百姓自身意识的觉醒,不再是过去的木头人,关注国际形势,有关怀天下之心;三是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知晓兽医是话唠的新郎邓伏生,不愿意听他的废话,乘机偷偷溜走了。新婚之夜新郎不见了,这是个有着新闻价值的事件,新颖独特,给人印象深刻。

如果说,姑娘们的笑体现社会新气象是这幕戏中的第一层表述;第二层描述则是破旧立新却别具一格的婚礼典礼;第三层递进关系是兽医所代表新型关系的民众群体;第四层戏剧构建是剧中女主角新媳妇在自己的婚礼上内心情绪的外化表示:她有一个计划,抱一头小猪崽,把它养大。这不仅是她热爱劳动的态度,也是她对新生活的一种美好追求,更为后面腊月杀猪的戏剧情景设置埋下伏笔,全剧构成首尾呼应。她提出要与新郎:“展开劳动竞赛,看哪个贡献更大”。既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又揭示了该剧围绕一个“变”字而呈现的农村新气象;第五层便是新郎溜走去查看谷种这一幕戏剧场景的构建,应该是剧作家所要浓墨重彩表达的重头戏,也是刻画人物行动的神来之笔。

另外,编剧将原著中新郎察看集体红薯种子,改为稻谷种子,民以食为天,粮食为国之根本,这一改动其喻意更为深刻。新农村的乡村巨变层层剥笋般表呈在观众面前。

三、二度创作,诠释作家深入生活,描绘新农村的时代画卷

导演无疑是一部戏的主导者,其职能是要对剧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艺术就是表现,舞台艺术所呈现的内涵与样式,代表了导演对剧本对生活的认知。

没有事件,没有事件的连续展开,就没有戏剧。第二幕剧《泡种》,以淅淅沥沥雨声表述这是春天发生的故事。邓满爹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汉,有着丰富的农活经验积累,他与儿子邓伏生因南方春天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在谷粒泡种上发生了争执,他们欲喊来周立波评判。此举反射的是作家周立波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信任。在这一幕戏中,为了较好地呈现周立波这个历史人物如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农民打成一片的生活场景,导演在二度创作上,付出了更多的舞台写意空间,着意渲染了周立波跟满爹学赶牛犁田。众人的吆喝声,周立波的满身泥泞,场面热闹又妙趣横生。

满天繁星的夜幕下,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从屋内搬出竹床到空旷的禾场即晒谷场乘凉。一把蒲扇,一张竹摇椅或一张竹床,这是从前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的年代,人们夏季纳凉的主要方式,何况是盛产竹篾物品的益阳。这一场戏,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烙印,它反映了生活,但它是戏剧化了的生活。导演运用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在场景处理上用重叠式空间结构,分割出不同的戏剧情景。编剧在这一幕戏中截取了现实的三个生活画面,着重讲述周立波从事革命活动的个人经历和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场面。

不可否认,舞台上所有的细节呈现,无一不是为了主题和人物服务的,文学作品也无一例外。在演出形象创造过程中,虽然动作是第一要素,但却不是唯一的表现手段,某些非形象化的手段也是可能让观众感兴趣的,关键是,是否与剧情有关联,与故事的发展不唐突。《禾场上》美轮美奂的舞台形象设计,给人一种和谐的诗情画意之感,无论是周立波对过去完成式的白描,还是由朱贵兵饰演的配种员与乡邻的插科打诨,过去与当下进行交替,陌生化效果让意向性的过去事件,皆演绎为正在进行着的时态。这一布局,满足了乡亲们对周立波这个文化干部的好奇,也自然而然进一步向观众推介了周立波这个人物的立体形象,让人们更加了解他。

只有平和的生活才能让人产生美好的愿景,而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样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追寻的步伐和动力。胡桂花小家庭的场景,展现的是她这个新媳妇对生活前景的规划蓝图。艺术人物内心世界的处理,事件要与剧情相吻合。胡桂花唱道:

看着猪崽子吃得欢

桂花好比喝蜜糖

单等腊月出猪栏

一叠票子到手上

给你织件毛绳子衣

穿在身上精神爽

人配衣裳马配鞍

哪个不夸我的郎

爹爹的蓝布袱子早该换

汗渍斑斑破又脏

买一顶藏青呢子的干部帽

隔远一看像县长

她的心中装着的全是家人。丈夫很自然地问:“那你自己呢?”她道,待到丰收时,买一只漂亮的发夹,“夹在我的头发上……”人性中的光辉、善良和对美的追求,与前面婚礼上的行为以及与后面的戏剧情节发展构成一条有机主线。

最后一场应该是该剧的高潮戏部分。临近年底,腊月杀猪,劳作辛苦了一年的农民,给自己一年的工作做总结,对记账的工分进行兑现分红,也在某种形式上犒劳犒劳自己,是人之常情。说到这里,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们这个戏的主题,我的解读是新气象新风尚新的精神面貌的蜕变带来的山乡巨变,显然,剧中村长拿来的那幅横匾:“劳动能手”,即揭示了新型的社会劳动关系,也涵盖了政府倡导勤劳致富的主题思想。对于一个正剧,胡桂花的美好生活愿景应该是全部都得到了实现,其方式,无论是她自己花费一年的工分所得购买,还是丈夫的浪漫爱心赠予,抑或是乡邻的互助,戏剧细节的表现,应该是温馨感人的,对主题的揭示更是十分助力的。

四、强强联合,竭力打造艺术精品

一部戏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戏剧冲突或戏剧情景的建构处理上,这部剧有着十分鲜明的艺术特色,既不是两种敌对势力的斗争,也不是对立观念的权衡较量,而是通过生活细节的展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来反映社会重大变革和人们精神面貌巨大变化,借以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在这台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花鼓戏表演上,我们看不到政治说教的半分,处处是生活的真实浓缩,却正是这部剧的魅力之所在。

据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银副院长介绍,从接受这个戏到商定与益阳共同打造这部大戏,舞台上再次呈现给观众,历时不过一月余。我也曾在省花鼓剧院排练的舞台上亲眼见到何艺光老师给演员讲戏,自己做示范。此次观看完演出后,不得不让人感觉湖南省花鼓戏院团里面真是群星灿烂,人才济济。饰演周立波这个人物是文华表演奖演员获得者周回生老先生,他有着丰富的花鼓戏舞台表演经验,他在《老表轶事》里饰演的主角文有章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艺术形象。在这部戏中的周立波是与他以往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已经看不到过去所饰演的人物的影子,他就是立体的新的文化人周立波。

舞美借翠竹来隐喻文人,既有地域特色,又符合历代文人刚正不阿的品德,在舞台整体设计理念上以绿色为基调讴歌时代,写实与写意达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对戏剧场面的渲染和推动人物个性特点的烘托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与提高。

文化是一张名片,作家周立波的故乡益阳清溪乡修筑了以他的小说故事图画书为造型的雕塑群。这条文化走廊就建在绿色的田野和荷塘边,离他的故居不远,游人可以自行出入,也可坐观光车,景色宛若仙境。我用一首顺口诗来结束此文吧,让浮躁的心在一片肥美和翠青的田野间得以小憩。

清溪若:云绕青山小径过,笑语回音满目荷。心随旖旎酣碧翠,此处仙境皆忘我。

本文来自【红网-时刻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