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四大推理奇书之首)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四大推理奇书之首)这位少女说,她认识他,她是他的未婚妻。而且,她在与他举行婚礼的前夕被他杀害了,现在又“复活”了。《脑髓地狱》的开头,主角从梦中醒来,忘记了过去的一切,也忘记了自己是谁。隔壁有位少女沙哑的、悲哀的声音,在呼唤着他,这是一种“会让五脏六腑都冻凝起来,宛如坠入绝望的深渊般,令人无法忍受的绝叫”。因此,在推荐这本书之前,必须慎重地提醒诸位,如果平时胆子较小,容易胡思乱想,或是有潜在抑郁倾向的,请把这本书加入黑名单,略过不读。被称为“怪物作家”的梦野久作,个性乖张、偏激,甚至是怪异。他的大多数作品,写的都是“怪异环境中的怪异之人”,与以江户川乱步、岛田庄司为代表的“本格派”、以松本清张为代表的“社会派”风格都相去甚远,堪称“变格派”的扛鼎之人。梦野久作笔下的推理小说,没有形象鲜明的神探,没有抽丝剥茧的推理,而是聚焦在妖魅、邪异、怪奇的氛围中,让人性深处那些阴暗、丑恶、矛盾、变态的部分无处遁形。

“日本四大推理奇书”,按年代排序,分别是小栗虫太郎的《黑死馆杀人事件》(1934)、梦野久作的《脑髓地狱》(1935)、中井英夫的《献给虚无的供物》(1964)、竹本健治的《匣中失乐》(1978)。

从作品的历史地位来,《脑髓地狱》是当之无愧的“四大奇书之首”,豆瓣评分也是最高。当然,四大奇书的豆瓣评分普遍不高,没有一本上了8分,最低的《黑死馆杀人事件》竟然只有5.9分。这倒不难理解,毕竟“四大奇书”以“奇”闻名,而不擅长迎合大众读者的口味。

在这四本书里,《脑髓地狱》是特殊的,其它三大奇书均以密室杀人为主题,而《脑髓地狱》的主题是心理悬疑,属于变格派作品。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四大推理奇书之首)(1)

著名的《金田一事件簿》的作者横沟正史曾说过:“能够读完本书的人不多,读完本书头脑朦胧,想要自杀。”

因此,在推荐这本书之前,必须慎重地提醒诸位,如果平时胆子较小,容易胡思乱想,或是有潜在抑郁倾向的,请把这本书加入黑名单,略过不读。

01. 综述

被称为“怪物作家”的梦野久作,个性乖张、偏激,甚至是怪异。他的大多数作品,写的都是“怪异环境中的怪异之人”,与以江户川乱步、岛田庄司为代表的“本格派”、以松本清张为代表的“社会派”风格都相去甚远,堪称“变格派”的扛鼎之人。

梦野久作笔下的推理小说,没有形象鲜明的神探,没有抽丝剥茧的推理,而是聚焦在妖魅、邪异、怪奇的氛围中,让人性深处那些阴暗、丑恶、矛盾、变态的部分无处遁形。

《脑髓地狱》的开头,主角从梦中醒来,忘记了过去的一切,也忘记了自己是谁。隔壁有位少女沙哑的、悲哀的声音,在呼唤着他,这是一种“会让五脏六腑都冻凝起来,宛如坠入绝望的深渊般,令人无法忍受的绝叫”。

这位少女说,她认识他,她是他的未婚妻。而且,她在与他举行婚礼的前夕被他杀害了,现在又“复活”了。

更诡异的是,在讲述这段故事之前,梦野久作在第一章的序言处写了一首歌词,名为《卷头歌》:

“胎儿呀,胎儿。

你为何跳动?

是因为了解母亲的心而,

害怕吗?”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四大推理奇书之首)(2)

开头构建的这种恐怖、妖异的氛围,也是全书的基调。如果读者能够接受这样的氛围,并能在其中感受到悬念的刺激,那就会在阅读整本书时,不断地体会到作者带来的惊喜。

《脑髓地狱》的呈现方式是超凡脱俗的。故事结构层层叠叠、环环相套,主角的“自我”身份不断被推翻,情节走向持续反转,离奇的元素层出不穷,心理学、科学、奇谈、色情、侦探、神秘主义,辅以持续弥漫的恐怖妖氛。

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们很容易感受到经典文学时常讨论的主题:孤独、虚无、荒诞,以及人们在追寻自我身份时的无力感。

多元素的交织和多主题的挖掘,让《脑髓地狱》在不同的读者眼中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如序言中所说:“变态美学爱好者在其中看到了三岛由纪夫,存在主义笃信者在其中看到了萨特,表现主义崇拜者在其中看到了卡夫卡,精神医学研究者在其中看到了弗洛伊德。”

因此,《脑髓地狱》不仅是一本推理小说,也是一本堪于经典文学相提并论的小说,就像评论的那样,“足以比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夏目漱石的《心》等经典名作。”

02. 精神的缺陷

在梦野久作看来,现代是文明开化的时代,是科学知识万能的时代,但在精神病方面,时代仍旧如同往昔般黑暗。

科学无法诊断人心,医学也是同样。不管是何等名医,都无法诊断一个人精神和心灵的狂乱。

久作甚至对精神病科医生做出了强烈的抨击:“目前的医学水准无法揭开精神病之谜,而使之成为精神病科医生长袖善舞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脑髓地狱》创作于1935年。时至今日,业界对于精神病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四大推理奇书之首)(3)

去年9月份,Jerome Groopman在《The New Yorker》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精神病学史:人类认识了世界,但依然认不清自己》,其中提到:“尽管抗抑郁药获得了现象级的巨大成功,却并没有确切的实验数据能够证明:大脑中神经化学物质失调就是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相反,不少证据都对让这一假设受到了质疑。临床实验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抗抑郁药的所谓药效真的比安慰剂效应强了很多吗?”

现代医学之所以“现代”,是因为这是一个探索发病机制的学科,也就是探索造成疾病的生理学原因。

如果找不到发病机制,医学应该怎么办?在过去两百多年中,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精神病学。

托马斯·萨斯在其著作《精神疾病的奥秘》一书中提出,精神疾病诊断过于模糊,无法达到科学的医学标准。

由此可见,《脑髓地狱》之后的八十多年,梦野久作当初认为“人心无法被诊断”的观点,依旧没有过时。

在久作看来,精神问题,并不是精神病人所独有的,而是我们人类都共有的。我们全都是精神方面的残废者,不是个性扭曲、膨胀,就是智慧或情欲过多或不足。

我们在路上遇见的人,不管认识与否,多少都带有些疯狂的倾向以及头脑作用不健全的缺陷,包括迷恋、厌恶、怠惰、好逸恶劳、神经质,甚至是变态心理等等。

就算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是下定决心,向神佛祈愿要改掉这些问题,仍旧无济于事,在作者看来,这恰恰证明了我们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意志。即使不想哭,泪水也会落下;虽然不生气,还是忍不住怒火中烧……这些生活中常会出现的问题,也暴露了我们头脑的弱点和精神的缺陷。

因此,作者断言,“各位和我都在与精神病患处于五十步笑百步的心理状态下活着。”

03. 脑髓的控制

为了解释精神病的发病机制,《脑髓地狱》原创性地提出了“脑髓控制”的概念。

所谓脑髓,指的是“意识”所创造出的一种自动式、复合式的反射交感系统。将一个人全身三十兆个细胞彼此的感觉和意识纵横交织、反射交感于全身,借此表现出“我就是我,我就是这样活着”的心情。

人类意识中的欲望、感情、意志、记忆、判断、信念等,并不只存在于脑部,而是平等地分散在我们全身三十兆细胞的每一个之上。脑髓负责将每个细胞的意识内容反射交感至全身其他的每个细胞。

由此看来,脑髓是人体内最顶级的权威,所有的细胞和细胞所组成的器官,都是被驱使的奴仆。而所有这些的主人,也在没有察觉到状态下被脑髓支配着意识和行为。

脑髓具有极强的隐蔽能力,设法不让脑髓了解自身的功能,所以脑髓是人体器官中唯一一种让人无法了解其真面目的巨大蛋白质所组成的“黑盒子”。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四大推理奇书之首)(4)

正因如此,我们这些看上去精神状态正常的人,脑髓也并未按照本人的意志而行动,与其说脑髓是为了人类而设计,不如说人类是为了脑髓而存在。类似的,《自私的基因》里说,人类是基因的奴仆,在进化过程中受到基因的控制。

《脑髓地狱》在描述脑髓的作用机制时,描述了三条规则:

1)由脑髓管理局反射交感而来的诸般报导,纵然并非事实,也应该相信其为事实。

2)由脑髓管理局反射交感而来的各种事情,纵然是自己想做的事也不可承认,不可记录。

3)在脑髓的反射交感功能发生异常时,与无脑髓的低等动物一样,让脑髓以外的全身细胞的反射交感作用替代脑髓活跃起来。

这三条规则分别说明,认知和精神由脑髓决定,脑髓善于伪装和隐藏自己,人类脑髓的作用机制和原始低等动物类似。

04. 心理遗传

在“脑髓控制论”的基础之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脑髓所负责的“细胞反射交感能力”,指出“这一能力是人类祖先的遗传记忆历史沉淀的结果”,本质是“心理遗传”。

回到全书开头的“胎儿歌”,胎儿会感到害怕,是因为“细胞的记忆力”。细胞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传递的不仅是形貌,还有记忆。

“身为胎儿祖先的人类们,由于彼此的生存竞争,以及遗传自原始人的残忍卑劣的禽兽心理,基于各种私利私欲,犯下直接间接折磨他人的各种大小罪孽,而这些血腥恐怖的记忆一一化为胎儿现在的主观思想重现眼前。”

我们常说历史会重演,其实人类的肉体和精神,也同样在反复重演。往昔累积的罪孽,重现在胎儿的噩梦中,成为胎儿的主管医院,并在胎儿成长之后显现为精神上的疾病。

延展开去,作者提出了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所有婴儿为何要在母体胎内反复进行如此繁复的胎生顺序呢?为何不在成为人的形貌后直接长大出生呢?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胎儿在母体胎内反复进行,恰恰是自己历代祖先进化过程的缩影。在母胎的时间里,胎儿把人类先祖历经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一点点进化而来的各时代形貌完成地重复了一遍,由鳍变手足、鳞变毛发……不同阶段的人类进化,在几秒或几分钟的时间内经历,这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母胎内被浓缩的时间与人类实际进化的时间在比例上并非毫无道理。这就像是细胞在展现记忆力的一种行为艺术。

《脑髓地狱》里描述的故事,正是以这个理论为基础的。

拥有富豪家庭血统的一位善良温柔、头脑清晰的青年,为了防止自己家的血统灭绝,打算和恋慕自己的美丽表妹举行婚礼。在婚礼当晚的午夜,青年突然梦游起来,勒死了自己的新娘,还非常冷静地在纸上描绘尸体的模样。

不仅如此,在他十六岁那年,梦游症也同样发作,并勒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四大推理奇书之首)(5)

这位青年的先祖,也曾因精神异常而引发梦游,并杀害了妻子。每隔十天,他便画出妻子尸体的形貌,直到化为白骨为止,一共完成了约二十幅绘卷,呈送给唐玄宗,让玄宗亲见人类肉体的虚无以及无常。

这个恐怖的遗传故事,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遗传并不相同。这并不是性格在基因中的延续,而是一个人的先祖曾有过的精神问题像是一个幽灵一样潜伏在他的身上,在某个时刻,或许是受到某个暗示时,这个隐藏的精神状态会突然出现,将这个人突然转变成另一个人,呈现出失控的状态。

这种失控的状态,过于恐怖,会让人感到极端,其实对于人类来说,失控,是一种常态。我们常常无法依自己的心思自由发挥,即使遭到别人的嘲笑,自己也觉得很有改正的必要,却仍旧无法戒除。明知不该发火,仍会破口大骂;明知不用紧张,仍旧虚汗直冒;明知胖得不行,仍旧迈不开腿;明知后悔毫无意义,仍旧沉浸在悔恨中不能自拔……

《脑髓地狱》认为,这些身不由己,都是“心理遗传”的原则在其作用,都是脑髓在作祟。人类并不比禽兽、虫蚁们更高级,因为脑髓

的作用形式是类似的。人类本能深处的动物心理之下的更深处,还存在这霉菌和其他微生物共同的原始动物的心理,比如无意义的生存、无意义的行动,往发光之物、高明之物、大声之物、刺激明显之物所处的地方群聚过去,没有判断力和主见的“乌合之众”的心理等等。

只不过,人类在这种心理之上,借由高等复杂的动物心理包裹,在最外层再包裹上所谓的人皮,辅以交际、制度、身世、人格等等装饰品,来区别于低等动物罢了。

05. 佛教解释

《脑髓地狱》是一本尺度相当大的自我批判之书。梦野久作把人性的丑恶统统曝光,将人类的优越感彻底撕碎,丝毫不留情面。

看似离经叛道的理论,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倒也不算是骇人之语。

所谓“心理遗传”,就像是轮回里生生世世流转的因果。不同之处在于,“心理遗传”来自于祖先,而因果轮回来自于“前世”。

再者,我们那些身不由己的行为,是为“习气”,也就是过去世自己所熟悉的行为模式,是贪嗔痴三毒、实有执和种子的显化。

每个人都在过去的无数世里造下过无数的恶业。正如《普贤行愿品》中说:“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四大推理奇书之首)(6)

罪孽如此之大,该怎么办?《普贤行愿品》说,应“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脑髓地狱》在讲完悲剧故事之后,并没有直接讨论避免悲剧的方法,只是在文中几处引用了佛理,可作参考。

“为此观其因果,如是究其本来趣理,断证根源,转菩提心,起一宇伽蓝,乃恭奉佛祖智慧,一念称名、人天共敬之清净道场。”

“婆娑显六道之巷,眼前转业报之理。闻烦恼即菩提,六尘即净土。”

无论是《普贤行愿品》里的“忏悔”之法,还是《脑髓地狱》里引用的“转菩提心”,都是在无尽恶业中找到出路的希望所在。

无穷无尽的轮回循环往复,如《脑髓地狱》般的悲剧层出不穷,如何在轮回中找到一条超脱之路,这是我们每个人该思考的问题。佛教也好,其它宗教、哲学、理论也好,如果能在其中找到自认为靠谱的方法,善莫大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