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态环保理念(生态之花处处开)
提升生态环保理念(生态之花处处开)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和生态文明宣教的社会责任,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思想进校园”系列活动,让环保工作者走向讲台,邀请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共同开展生态环境专业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让“生态文明之花”在全市中小学处处绽放,在青少年心中播种生态文明的种子,让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的理念深入人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雅安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好。此外,在暑假期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雅安科技馆举办“环保小卫士”夏令营活动,通过参观相关环保公司,参与环保课堂,认识环境取样、检测设备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普及相关环保知识、“双碳”知识等,探索日常生活的低碳生活方式。环保人上讲台 普及环保知识从碳达峰、碳中和、垃圾分类、新能源等基础知识的普及,到了解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各种活动的碳排放,再到学习哪些方式可以减少污染,哪些方式可以中和碳排放,到最后拓展到实际生活中各种
环保工作者走上讲台,为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在2022年秋季开学期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雅安科技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开学第一课——生态文明思想进校园”活动,不断提升青少年儿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这只是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生态文明思想进校园”系列活动的一隅。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相关部门、单位,走进全市中小学校,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使环保宣教覆盖校园。通过垃圾分类课堂、趣味实验科普、环境监测设施展示应用,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青少年儿童心中,着力打造雅安生态环境宣教品牌,不断将受众面覆盖到学校、乡村、企业、机关、社区等领域,扩大环境宣教影响力。
环保人上讲台 普及环保知识
从碳达峰、碳中和、垃圾分类、新能源等基础知识的普及,到了解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各种活动的碳排放,再到学习哪些方式可以减少污染,哪些方式可以中和碳排放,到最后拓展到实际生活中各种降碳技术的运用……环保人从实验室、办公室走上讲台,为青少年带去环保知识。
“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行动引领家庭、学校、社会,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环保理念,共建美好家园。”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该局创建开放新机制,让环境监测设施走进校园课堂,通过多种多样的小实验、环境监测设施展示和有趣的互动,让青少年儿童近距离认识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激发青少年儿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影响力。
此外,在暑假期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雅安科技馆举办“环保小卫士”夏令营活动,通过参观相关环保公司,参与环保课堂,认识环境取样、检测设备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普及相关环保知识、“双碳”知识等,探索日常生活的低碳生活方式。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和生态文明宣教的社会责任,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思想进校园”系列活动,让环保工作者走向讲台,邀请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共同开展生态环境专业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让“生态文明之花”在全市中小学处处绽放,在青少年心中播种生态文明的种子,让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的理念深入人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雅安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好。
树立环保意识 争当环保卫士
“什么声音算是噪声?”“什么东西乱扔会造成污染?”环保宣讲员通过一个个问题,与同学们互动,宣传生态文明思想,树立青少年环保意识。
在“模拟分类”活动中,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将垃圾分类卡片投入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深刻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在酸碱综合反应实验中,在环保宣讲员的操作下,不同物质互相混溶后,容量杯里的液体转换了颜色,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通过做实验宣讲了液体变色的科学原理。
在噪声实验中,同学们上台发声进行测试,通过实践,了解不同声响所造成的听觉效果,认识到噪声的含义。
在活动中,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同学们签署“保护环境践行绿色生活”倡议书,喊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口号,倡导学生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课程丰富多彩,很有意义。”来自芦山县龙门镇隆兴中心校的学生陈鑫瑞告诉记者,通过学习,让他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将争做“环保小卫士”,以实际行动保护美好家园。
一场场的实验,一问一答的互动,一次次的口号,使青少年儿童近距离接触和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强青少年儿童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全市师生了解、关注、参与和支持环保,形成青少年儿童参与共建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格局。
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开学第一课——生态文明思想进校园”活动10次,覆盖师生2200余名,发放宣传资料6700余份。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开展覆盖全市各县(区)的“侦‘碳’先锋”、环保亲子课堂等“生态文明思想进校园”系列活动,创新活动方式,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激发青少年儿童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引导,持续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 郑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