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北大校长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最困惑的是中学和西学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胡适用来破壁的武器,就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即尼采所说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种价值重估的态度,把中国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从科技和政治的层面提升到文化的层面,因而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格局。从此以后,“中学”“西学”的旧名词基本便被“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之类的概念所代替了。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出身于安徽商人家庭,自小在上海求学,后在美国大学系统学习西方文化,归国后成为改变中国学术与思想的领军人物,并积极投入政治的旋涡中,参与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其命运随着中国历史的曲折起落,而跌宕起伏。文化破壁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中,余英时认为:“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学术思想界寻求新突破的酝酿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但是由于方向未定,所以表面上显得十分沉寂。胡适恰好在这个‘关键性时刻’打开了一个重大的思

胡适的一生涉及中国政治、学术的各个领域,凡是讨论近代中国的议题,大概都绕不过胡适。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1)

季羡林曾说:“在中国近百年的学术史上、思想史上、文化史上、文学史上,甚至教育史上,胡适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矛盾重重的人物,一个物议沸沸扬扬的人物,一个很值得研究而又非研究不可的人物。”

如何认识一个复杂的胡适?他的每次选择背后有着怎样的处境?阅读《胡适:行走于梦醒之间》,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2)

胡适其人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3)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出身于安徽商人家庭,自小在上海求学,后在美国大学系统学习西方文化,归国后成为改变中国学术与思想的领军人物,并积极投入政治的旋涡中,参与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其命运随着中国历史的曲折起落,而跌宕起伏。

文化破壁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中,余英时认为:“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学术思想界寻求新突破的酝酿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但是由于方向未定,所以表面上显得十分沉寂。胡适恰好在这个‘关键性时刻’打开了一个重大的思想缺口,使许多人心中激荡已久的问题和情绪得以宣泄而出。当时所谓的‘新思潮’便是这样形成的。”于是,胡适的出现象征着中国近代思想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最困惑的是中学和西学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胡适用来破壁的武器,就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即尼采所说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种价值重估的态度,把中国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从科技和政治的层面提升到文化的层面,因而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格局。从此以后,“中学”“西学”的旧名词基本便被“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之类的概念所代替了。

北大校长

北大对胡适来说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他众多的身份与头衔中,北大校长是他最为看重的。即使他离开大陆,无论寓居美国还是漂泊中国台湾,仍旧以北大校长自居。在遗嘱中,他将留在大陆的一百零二箱书籍全部捐给了北大。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4)

四先生合影 :蒋梦麟、蔡元培、 胡适、李大钊

1946年10月10日,当胡适第一次以校长的身份站在学生面前演讲。他说:“我只做一点小小的梦想,做一个像样的学校,做一个全国最高学术的研究机关,使它能在学术上、研究上、思想上有贡献。”具体而言,他的治学理念就是要使北大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学。不仅是学生与思想的独立,更重要的是摆脱政治干扰,不受党派影响与干预,保持学校本身的纯洁性。但不管谁来当校长,“教育独立”在国内壁垒分明的斗争中,都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过河卒子

抗战时期,胡适曾写过一首著名的小诗:“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胡适是蒋介石的一枚重要棋子,是他撤退计划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中共对于胡适的统战工作也未放弃。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5)

胡适最终没有选择留下来,根源还是他的思想本身。中国自由主义者在当时社会政治层面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用具有时代特征的话语表达,就是回到人民中间,与帝国主义划清界限。选择这条道路,等于选择了一条接受“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道路。而另一条道路就是选择国民党政府。于胡适而言,无论思想还是方法,都与马克思主义相去甚远。在一个两极化的社会中,他只能继续做“过河卒子”,直到沉底。

梦醒之间

“就胡适道路而言,从新文化运动激情洋溢的旗手,到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希望独立与政治意识形态之外,维护个人学术与思想的自由独立,又无法将个人剥离于社会环境。既要学术独立,所有学术又都离不开它与社会现实的急切关系;既要反抗专制,追求独立人格,又必须穿梭于各种政要之间,无法离开被四方夹击的中心舞台。‘从左派到中间偏左、中间偏右,再到右派’,其实一天也无法独立自由,只能被政治现实裹夹在中间。”《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如是评价。

在台湾,胡适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四年,也是他被四面夹击的四年。他与时代的摩擦达到了高潮。他为自由而去,但在台湾他依旧没有得到“自由”。他甚至对朋友叹息说:“宁不自由,也就自由了。

如何书写胡适

还原历史本真

1948年离开北平时,胡适留在东厂寓所的物品中共有五百多封信件,往来的对象,几乎涵盖了国共两党的主要领袖、军政要人,从蒋介石、汪精卫、李宗仁、张群到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张闻天等,民主人士包括宋庆龄、罗隆基、黄炎培等等。学界、教育界、文化界的往来对象更是名流荟萃,灿若星辰,无从举要。无论政治立场还是学术派别有怎样的差异,至少他们都曾有一个“我的朋友胡适之”。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6)

20 世纪 30 年代,胡适(右二)与友人的合影

在《胡适:行走于梦醒之间》一书中,作者李伟这样写道,“在那个转型的大时代,胡适先生是一位更加特殊的人物。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是知识青年的导师,是政治的直接参与者,是驻美大使,也是1949年前最后一任‘不辞而别’的北京大学校长。对他的评价与批判,则因政治上的冲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相径庭。甚至,其人、其事也湮没于历史的迷雾中。还胡适先生一个‘本来面目’,便是这本小书当年的些许‘初心’,这也同样是胡适治学的精神。”为了接近胡适,作者从安徽到北京,又从中国台湾到美国,顺着胡适的命运轨迹,边走边思考,表达了胡适一生无法自持的心路历程。

潜心研究分析

不同于以往写胡适的作品,作者“细读了胡适先生的‘夫子自道’,又吸收学术界许多严谨的论著,再以清晰流畅的笔调细致地表述了大师的一生,这样的工作并不容易,这不但因为胡适生平涉及的人物、事件错综复杂,对他的评估分歧很大;另一个原因是胡适的思想与许多作为都是超越时代的,眼光不够敏锐者往往看不清楚。”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黄克武评价。

胡适是作者李伟在《三联生活周刊》完成的“百年文化人物”系列的第二个,第一个是鲁迅。“有什么人,才有什么样的选题。这个系列得以实现,开头两个人物所完成的质量,完全依赖于李伟对历史追问的原动力与他为此付出的辛苦与努力——从广泛阅读,寻找出问题,到出发去现场寻找当年的氛围,通过采访接近那些已经尘封的真相,再审慎地给出殚精竭虑后自己的分析。”《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表示。

三大启示思考

2021年12月17日是胡适诞辰130周年。百年之后,再去探寻与思考胡适,我们究竟能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其一,胡适是一个独立的人,一生都在倡导独立精神,他说‘独立的人才最强大’。独立是自由的基础,没有独立的人,也谈不上自由的社会,否则只见群氓涌动。其二,包容比自由还更重要。胡适在倡导自由主义的同时,真正喊出了包容的价值。自由不是被自证的而是在他者的包容中得以存在的。其三,功不唐捐。无论做学问、做事,胡适一生倡导下硬功夫扎硬寨,不肯投机取巧。”作者在后记中总结。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7)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胡适年轻时写过一首白话诗《老鸦》,把自己比喻成告人凶吉但遭人讨厌的一只“老鸦”,终不肯“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除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他几乎和所处的每一个时代和阶段都发生了全方位的摩擦。他不断抗议也不断妥协。

胡适一生都是在批判与论战中度过的,这种冲突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达到了高潮。而在其身后,争议仍未片刻平息,直至今日还未结束。

新书推荐

《胡适:行走于梦醒之间》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8)

作者简介

李伟,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2000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工作至今。历任记者、主笔、副主编,现任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报道范围广泛,涵盖社会、经济、时政、文化等领域。著有《超越者》,主编《穿越丝路》,编著《茶之境》等。

书籍质感

书籍封面纸材独特,配色简约,纸张颜色及触感柔和舒适,采用独特的裸脊锁线装帧,印刷排版精致,能够给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感受。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9)

封面设计简约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10)

裸脊锁线装帧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11)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12)

内容简介

胡适在文化、学术领域影响至深,其一生的活动与近现代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紧密相连。他勤奋著述,著作等身。

为了接近胡适,作者从安徽到北京,又从中国台湾到美国,顺着胡适的命运轨迹,边走边思考,表达了胡适一生无法自持的心路历程。

延伸阅读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耿云志是国内研究胡适的权威,也是胡适档案的主要整理者,他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细心阅读这些书信,广泛查阅有关资料,在《胡适与XXX》的题目下,可以写成数十本有价值的传记著作。”

以上内容摘自《胡适:行走于梦醒之间》)

《蒋介石与胡适》便是讲述了以“革命”的名义将独裁进行到底的独裁“领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执着宣扬西方民主的自由知识分子之间的斗争与妥协。

胡适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归途)(13)

内容简介

从对蒋介石报以“同情”,到抛弃了“不入政界”的承诺、毅然成为蒋介石的“过河卒子”,进而意欲成为蒋的“诤臣”“诤友”,直至失去利用价值、“君臣”关系破裂,胡适与蒋介石的关系,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和道路选择的大历史,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尴尬和悲剧性的命运。全书以蒋胡关系为主线,展现动荡中国的大历史和大历史中的“小人物”。

作者简介

陈漱渝,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现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名誉委员,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副会长,宋庆龄研究会学术委员,胡适研究会学术委员。著有《鲁迅在北京》《鲁迅史实新探》《搏击暗夜:鲁迅传》《宋庆龄传》等学术专著数十部。专著《宋庆龄传》获1989年全国希望杯图书荣誉奖,《搏击暗夜:鲁迅传》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好书榜。

宋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三编辑中心主任、副编审。合著有《胡适与周氏兄弟》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