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的问题(法门寺这点事)
法门寺的问题(法门寺这点事)从声势浩荡到负债累累,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个地步的?作为释迦牟尼佛唯一指骨舍利的安置地,法门寺景区在开发时,号称要做陕西仅次于兵马俑的第二张名片,打造“世界佛都”。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2019年,法门寺公司的营业收入是1.17亿元;2020年降到4433.45万元;而今年上半年营收仅500多万元。另一方面,当年投入巨额资金建造景区,背负了沉重债务,多年来一直没有能力还清。屋漏偏遭连夜雨,法门寺公司就像那座曾经坍塌的宝塔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
沉寂多年的佛教圣地法门寺,再次因为钱的问题成了新闻焦点。
近期,有眼尖的朋友发现,法门寺景区的运营主体——陕西法门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流动和非流动负债合计超过40亿元,而账上货币资金不足1亿元。
从2021年6月开始,因租金偿还违约,法门寺公司陷入多起诉讼,法院已将其列入失信公司名单。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2019年,法门寺公司的营业收入是1.17亿元;2020年降到4433.45万元;而今年上半年营收仅500多万元。
另一方面,当年投入巨额资金建造景区,背负了沉重债务,多年来一直没有能力还清。
屋漏偏遭连夜雨,法门寺公司就像那座曾经坍塌的宝塔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作为释迦牟尼佛唯一指骨舍利的安置地,法门寺景区在开发时,号称要做陕西仅次于兵马俑的第二张名片,打造“世界佛都”。
从声势浩荡到负债累累,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个地步的?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西安大雁塔正西方110多公里。
寺庙创建于东汉,原本规模很大,有一座高47米的宝塔,存放佛指骨舍利。唐朝时发展到顶峰,有僧人500多位,先后有8位皇帝迎送供养舍利。
公元874年,指骨舍利被送还法门寺,密封于塔下地宫中。此后1113年,地面改朝换代,纷乱不休,但地宫一直被隐藏着。
1981年8月,关中连日阴雨,塔身的半壁坍塌。1987年,国家拨款修塔,施工人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封闭的地宫。
打开后,眼前一亮:里面珍藏着上千件唐代珍宝。
1987年5月5日凌晨00:51,研究人员在整理宝物时,发现了佛指舍利——释迦摩尼的一根中指骨,这是世界上已知仅存的佛指舍利。
△ 佛骨真身舍利与白玉棺
次年11月9日,法门寺重新对外开放,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此主持了近代以来世界佛教界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祖真身舍利瞻礼法会。
信徒、学者、游客,如潮水一样涌来,法门寺由此名震天下。
有了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宝物,地方政府一直在想如何利用其价值,发展经济。
早在1995年,宝鸡市就做了一次法门寺风景区规划,但考虑到操作难度大而搁置。
和兵马俑对比下:兵马俑面积大,景象壮观,能容纳大规模游客,门票也可以定高价;而法门寺只是一个小寺庙,规模小且地方偏僻,能触达的人少,不利于扩大经济。
但到了2002年,在中国入世、西部大开发等背景下,地方政府再次想到法门寺这块宝地,决定提高到“推动西部建设”的高度上,还是要开发。
方案是围绕法门寺修建一个景区,面积5平方公里,将一座小庙变成一个大公园,这样可施展的空间就大了,也有了更大的经营空间。
用一句话总结,叫:宗教搭台,经济唱戏。
2003年,宝鸡市政府出资3000万元,成立了宝鸡市法门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邀请台湾设计师李祖原设计了佛光大道和合十舍利塔,整个建造工程预算12亿元。
口号喊得很响亮,要打造“世界佛都”,让法门寺成为陕西继兵马俑之后的第二张名片。
何况兵马俑是中国的,但法门寺是世界的。
△ 法门寺景区位置
也有人提出意见:在佛教世界里,并没有“佛都”这个概念,一听就是外行的想法。
还有专家认为政府过高估计了法门寺的资源价值,想要的太多,把资源放得太大了。
但在GDP挂帅的年代,人人想着快速发展,没有人顾及这些声音。
建造合十舍利塔的目的是供奉佛祖舍利,这件事引起法门寺僧人的抵触。
自从舍利出土后,其实并没有放在法门寺,而是保存于西安的银行金库和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中。
多年来,僧人一直想将舍利迎回寺庙供奉,如今另外建了宝塔,就更没希望了。
景区与寺庙一开始就关系微妙。2005年,在舍利塔的奠基仪式上,法门寺没派代表参加。
因为寺庙不配合,开发公司就没法用寺里的香火钱,导致景区项目启动后,只是挖了个大坑,没资金推进了。
去外面招商吧,按照投资预算,即使不算利息,也得13年才收回成本,风险太大。
2006年,“机缘”出现了——西安曲江新区发展有限公司,即后来的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文投)有意来接盘。
彼时,曲江新区打造了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系列景地,融合文化资源和旅游,借文化品牌把地价抬高,再卖出土地实现循环。
被老西安人瞧不上的曲江,一跃成为西安城新贵,这种模式也被称为“曲江模式”,受到了全国媒体的关注。
在某位爱好佛教文化的领导的推动下,由曲江新区牵头,拉上延长石油、陕煤集团等兄弟入股,于2006年10月成立了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公司董事长由时任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兵担任,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放出豪言:
“今天法门寺一亩地仅有1万元,但一旦建设完工后,这亩地价值就可能升值为100万元。这90多万的升值空间就是属于政府的。这就是政府的大文化、大产业、大赢利观。”
△ 当年街边的巨幅广告
有金主支持,项目规模也进一步扩大,面积增加到12.5平方公里,预算投资提高到25亿元。
为了这个景区,法门镇拆除了8万多平方米的建筑,拆迁户几乎占到全镇非农业居民的一半。
历时两年,2009年5月9日,法门寺景区一期建设完毕,终于开园。
走进园区,恢弘壮丽,有可容纳10万人的大广场,一路上要穿过四重几十米高的山门,1.2公里长的佛光大道,两边竖立着全新铸造的佛像……
有的游客的反应是:这哪里是寺庙,分明是主题公园嘛。
而在公园的东边,从一个小门进去,才是原来的法门寺。
整个景区形状像一个字——卜。
开业当天,举办了舍利供奉大典,148米高的合十舍利塔,直耸云端,金光灿烂。
但因造型奇特,2012年,它被网友评为第三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第一名。
工程结束后,有人掐指一算:法门寺景区的实际投资达到了32亿元。从那一刻起,它就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担子。
并且,曲江文投这时才发现,“曲江模式”在法门寺似乎不灵了。
因为地处偏僻,景点单一,景区建得再好,但不会有人想着在这里购房置业,地价升不起来。
人活着要有房子住,死后也得找个好地方。为挽救局面,在二期规划中,景区在寺庙周围开始打造墓地项目,还是想搞“房地产”事业。
曲江文投接盘这个项目后,没法脱身,继续成为经营管理者。公司更名为“陕西法门寺景区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曲江文投占股27.27%,为第一大股东。
接下来就是钻研经营的问题了。
门票是基本收入来源,原来法门寺门票是28元,如今景区门票涨到120元。而当时少林寺景区门票是100元。
2011年,景区一年可接待游客135万人次,营收1.4亿元,利润400万元。但是,法门寺集团一年所需偿还的借款利息就达1.07亿元,是利润的26.75倍。
按照这个盈利水平来计算,法门寺景区要收回成本,需要200年以上。
为维持运营,景区不得不从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等金融机构贷款5.2亿元。
债务越滚越大。
光靠门票收入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得想法子,变点花样。
其实就在2009年5月9日,法门寺景区开园那天,一个组织成立了——陕西法门寺慈善基金会。
基金会由法门寺的主持挂名理事长,但负责具体事务的秘书长,之前是法门寺景区集团招商推广部副部长。工作人员也是由集团推荐的。
基金会的核心工作是“劝募”。
在景区里,有20多尊罗汉、菩萨的佛像,每一个身前都摆着一个功德箱。基金会为功德箱的捐款制定了KPI——一年800万元。
△ 菩萨和面前的功德箱
同时,景区的每一个佛像都是可以“供养”的,价格在1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
最高的是合十舍利塔,供养价一亿。
就连景区内种植的树木,也被冠以“天树”“地树”的名字,供养价格为一棵每年4800元。
还真有人愿意行善事。2011年,广东房地产公司雅居乐集团总裁陈卓林,原本计划向法门寺慈善基金会捐赠500万元,因为基金会“劝”得好,又追加捐赠600万元。
当年的年终总结上,基金会秘书长讲话说:接待也是生产力。
工作人员每天在景区“劝募”。20块,可以在功德簿上留个名,200块,能刻在碑上。
一位东北游客来法门寺参观,在一位“藏传佛教大师”的点拨下,花了11万多,在舍利殿里供养一尊佛像。
一周后,游客收到了大师发来的照片,说把她供养的佛像建好了,上面刻着她的名字。
她仔细一看:佛像上刻的日期比她去的那天,早了15天。
难道是佛祖显灵,提前知道了她要去?
感到受骗后,游客报警,法门寺退款了事。
据宝鸡市旅游部门公开数据,开业两年,法门寺景区的旅游投诉次数占全市95%,主要是诱导消费、勒索钱财。
进入景区,唯一不收费的一个项目是抄经。有“和尚”给你一句经文,你坐在那里抄。
但抄完后,他会对你说:看你这字迹,最近几个月可能会碰到点什么,如果我们每天给你念经,便可避祸。
当然,这是要收钱的。
不给吧,心里不踏实;给,你就上当了。
△ 法门寺景区鸟瞰
时间长了,法门寺功德箱里的钱,也被盗贼给盯上了。
2014年5月30日,一对来自广西的兄弟,到法门寺行窃。他们在铁片上涂上胶纸,从功德箱投币口插入,粘上人民币后再提出来。
尽管是个笨办法,但反复几次后,也盗出来5600多元。
通过慈善基金会赚钱的同时,2011年也曾传出法门寺集团要上市,但后来搁浅了。
有个核心的问题解决不了:法门寺景区是以企业的形式上市,但景区内供奉的佛指舍利是国家文物,算谁的资产?
因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截至目前,没有一家寺庙相关的公司能上市,哪怕是实力更大、炒了多年的少林寺。
当时,法门寺还曾想竞争“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称号,但因为景区的敛财行径,以及与法门寺之间的矛盾,最终未能成功。
2012年5月,无锡灵山被国家宗教局授予该称号。
既赔了本,又输了地位,法门寺景区把一张好牌给打废了。
不同于少林寺、普陀山等佛门景区,其运营主体是佛教团体,法门寺景区是由外来资本控股的开发集团运营,寺庙只是被利用的招牌。
开发过程中,景区和法门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2009年3月20日,就在开园前夕,因为开发商在寺院门口搭建围墙,堵塞了寺庙的机动车出入通道,使得寺内的放生法会无法正常进行。
僧人不满,和工人发生冲突,推到了围墙。之后,景区做出让步,保留了车行通道。
景区建造完成后,法门寺偏于景区一隅,游客要走很远的路,经过各种功德箱和劝募者,才能来到这里。
此时,愿意花钱的已经花了,留给法门寺的不多了。
景区建成前,法门寺的香火钱一年能有近两千万元,景区建好后,逐渐降到了两百多万。
曲江文投还曾想连古寺内的功德箱钱款一并收缴,由于僧人极力反对才最终作罢。
因为排斥景区,法门寺原本有僧人260多位,后来陆续离开,只剩下几十位。过高的门票,也让真正信佛的居士,不再前来朝拜。
2009年,双方签订三年合同,每个月景区付给法门寺141万元提成。2012年,合约到期,法门寺不愿续约。
而这一年,地方政府还曾向寺院提出,把法门寺景区交给寺院。但寺院没有答应。
当初你们拿咱的名头来赚钱,现在背着几十亿的贷款,又想扔给我们?
△ 近处的法门寺与远处的合十舍利塔
2012年5月,西安美院艺术家岳路平,在新浪微博发起“舍利回家”行动,认为法门寺项目是“以建设为名的文化摧毁运动”,把佛祖舍利当成了提款机的芯片。
那几年,法门寺是新闻热搜的常客,得到全国关注。
2013年5月,《南方周末》以《斗法法门寺》为题,对法门寺从筹建到劝募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报道,法门寺景区的真正面目为大众所了解。
原来,这是一个企业敛财的场所,一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
法门寺的名誉降落到低点,企图打造陕西旅游文化第二张名片的希望落空。
压力与困境交加,2013年6月,陕西省决定将法门寺景区交宝鸡市政府运营,曲江系退出。
当然,30多亿的债务,也转给了宝鸡政府,也就是现在的陕西法门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不管谁负责,花出去的钱还得往回赚,单靠门票收入肯定达不到,所以还是得延续以前的模式,只是手段没有那么粗暴了。
有了政府支持,法门寺景区换了个思路包装——打造5A级景区。
2014年,国家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宝鸡成为重要枢纽,而法门寺是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象征,迎来新的机遇。
在政府的推动下,当年10月,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大会在法门寺举行。大会的主题为“佛教与公益慈善”,兜兜转转还是离不开“慈善”。
也是这时候,法门寺景区成功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法门寺的名声有所挽回,但受制于客观条件,难以做大,只是作为一个普通景点存在。
它最大的问题是留不住客。每天早上,会有一两趟大巴从西安带来游客,在景区转一圈,又坐着大巴就走了。也就中午热闹一会儿,下午就冷清了。
游客少,人人都想着法子让他们掏腰包,所以给人的印象是服务很差。
多年来,网上也一直有人吐槽:门票太贵。
△ 法门寺景区俯瞰
2019年,曾引起极大争议的陕西法门寺慈善基金会,被陕西省民政厅撤销登记。
那一年,法门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其中旅游业务收入占比88.13%。
随后疫情到来,收入一落千丈。2020年公司全年营收4433.45万元,直接腰斩。
然而,负债的锅也不能全让疫情来背。即使正常年景,法门寺集团也撑不住它的债务。
可以说,从一开始,它的规划就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投资额太高。
在那个社会经济蒸蒸日上的年代,各地都铆着一股劲,招商引资,大拆大建,只顾仰着头看天,没有低着头看路,造就了一批大而无当的项目。
像这样的地方,法门寺景区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惨的一家。
今年为佛指舍利发现35周年,如果没有那次的地宫开掘,它依然还藏在清净处,与大地为一体。
它出现的时刻,佛光闪耀,照亮了众生的妄心,也搅动了妄念。
而佛自不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