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法门寺禅心阁的来历(法门寺中的孙家庄即今宁晋孙庄)

法门寺禅心阁的来历(法门寺中的孙家庄即今宁晋孙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皇太后李娘娘和太监刘瑾在邢台市新河、宁晋一带也有广泛的传说。皇太后就是李艳妃李娘娘即明朝孝定李太后,今有小南海奶奶庙。传说万历母亲到小南海游玩,不慎落水淹死、坐化升天。李艳妃老家是宁晋县大康庄李家的三闺女,至今有三闺女庙会,村里唱戏禁唱京剧名段《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有一年外地的到该村唱这出戏还挨了打。宁晋小南海奶奶庙与新河刘公堤 前段时间在文化下乡活动中,听一些年老的文艺爱好者说《法门寺》的故事其实是发生在巨鹿、宁晋、新河三县交界一带。这一带现在的三县交界之地,原来也是五个县的交界之处。这里有一个村叫“五县长路”即长路村,现为邢台市宁晋县管辖,据说是巨鹿、宁晋、新河、南宫、隆尧五个县都管辖过。长路村南有个村庄恰好就是“孙家庄”。 因与县北孙家庄重名,1982年5月更名,改称孙庄。孙庄与长路村现在仅有一个大坑相隔。有趣的是,孙庄有个“五县地”。 94岁的孙庄村民张详

京剧《法门寺》是广为流传的一个传统剧目,自京剧诞生的二百余年来久演不衰。京剧《法门寺》,一名《郿坞县》,又名《朱砂井》。常与《拾玉镯》连演,总名《双姣奇缘》。剧情梗概是:明朝时,在孙家庄村刘媒婆见傅朋给孙玉姣手镯,就向玉姣要来绣鞋,答应代为撮合。媒婆之子刘彪拿了鞋去讹诈傅朋,地保刘公道加以劝解。刘彪又夜至孙家庄,误将玉姣舅父母杀死,将一个人头投入刘公道家内。刘公道惧罪,打死长工宋兴灭口,郿坞县令赵廉将傅朋屈打成招。宋兴之父宋国士控告,也被押入狱。宋女巧姣已与傅朋订婚。她用酒灌醉媒婆,得知事实原委,趁大太监刘瑾伺候皇太后到法门寺降香时,前往上告。刘瑾责令赵廉复查,真相大白。刘瑾复审后,斩刘彪、刘公道,并奉太后旨,以孙、宋二姣赐婚傅朋。

法门寺禅心阁的来历(法门寺中的孙家庄即今宁晋孙庄)(1)

“郿坞县”实际上是“(奔)五县”,五县长路

《法门寺》这出戏虽然好,但也有许多令人不解之处,比如法门寺降香的地点到底在哪里?看戏时总有许多疑问。众所周知法门寺在陕西省扶风县,以寺内供奉的佛祖舍利而闻名天下,离北京二千余里。而郿坞县也在陕西,是当时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县。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明朝正德年间,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燳是明朝的第九个皇帝,(1506-1522)这位历史上著名的荒唐皇帝,在位期间颇有出人意料之举,但还没干出迁都的蠢事,做皇帝的地点仍在北京。那么北京距陕西两千多里的路程,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君到那里去礼佛降香,岂不荒谬绝伦。因此,法门寺到底在哪里,就成了京剧观众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经多方走访,终使多年不解的谜茅塞顿开。郑廷《老孟的本色文章》:巨鹿县的孟常信是个有心人。村里人没事闲唠嗑时说的稀罕事,他都记在心里,一旦有机会就构思成文章。 有一次,他听老辈人说,戏曲《法门寺》的故事发生在宁晋新河附近。后来,因出了桩命案,不得不迁县,法门寺才搬到了陕西扶风县。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孟就把这段野史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写成一篇民间故事《法门寺的传说》,发表在《民间故事传说》上。

法门寺禅心阁的来历(法门寺中的孙家庄即今宁晋孙庄)(2)

前段时间在文化下乡活动中,听一些年老的文艺爱好者说《法门寺》的故事其实是发生在巨鹿、宁晋、新河三县交界一带。这一带现在的三县交界之地,原来也是五个县的交界之处。这里有一个村叫“五县长路”即长路村,现为邢台市宁晋县管辖,据说是巨鹿、宁晋、新河、南宫、隆尧五个县都管辖过。长路村南有个村庄恰好就是“孙家庄”。 因与县北孙家庄重名,1982年5月更名,改称孙庄。孙庄与长路村现在仅有一个大坑相隔。

有趣的是,孙庄有个“五县地”。 94岁的孙庄村民张详庆说:“我9岁上学,在府君庙里上的学。建国初期五县开会,都在府君庙后面的五县地开。” “五县地”有多大?83岁的孙庄村民范景坤说:“隆尧或是新河的杀了人就往宁晋这一边一扔,你说能有多大?过去五县地是我大伯范新胜的地,最宽不过30米。”

所以,有些老年朋友听他们前辈人说《法门寺》的“郿坞县”实际上应该是“(奔)五县”,后来传成了“本五县”,后来剧中人刘瑾被自称为陕西人氏:“咱家姓刘名瑾,表字春华,乃陕西延安府的人氏……”恰好陕西有个郿坞县。久而久之,“本五县”就演变成了“郿坞县”。又因为陕西法门寺的名声盛大,为扩大影响,此剧名被冠以《法门寺》的名称,因此这个故事就被流传成了陕西法门寺一带的故事了。

宁晋小南海奶奶庙与新河刘公堤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皇太后李娘娘和太监刘瑾在邢台市新河、宁晋一带也有广泛的传说。皇太后就是李艳妃李娘娘即明朝孝定李太后,今有小南海奶奶庙。传说万历母亲到小南海游玩,不慎落水淹死、坐化升天。李艳妃老家是宁晋县大康庄李家的三闺女,至今有三闺女庙会,村里唱戏禁唱京剧名段《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有一年外地的到该村唱这出戏还挨了打。

刘瑾是新河县王府村人,曾经用修小南海奶奶庙的资金在新河城北修过一条高一丈,宽两丈,从新河桃园一直通到天津的刘公堤。

王府村,得名于刘瑾。因刘瑾曾在此建造府第为皇家征收子粒钱粮 先得大皇庄名 刘死后改为王府堡 后简为今名。新河王府村距离孙庄府君庙仅有十里地,府君庙旁的老漳河下游就是刘公堤。

刘瑾是明朝的一个权臣太监,封“九千岁”,距离“万岁”只差一千,人称“立地皇帝”即 “着的皇上”。据说当时的明朝皇帝陪伴他的母后李艳妃到京南游玩,当时宁晋孟家庄一带曾经是一片湖泊,人称“小南海”。当皇帝母子走到孟家庄附近时,皇帝的母后在游玩中不慎掉入水中淹死。皇帝回京城后派刘瑾到宁晋孟家庄为母后修庙。刘瑾想藉此机会为家乡做些好事,在家乡留些善义的名声。他从国库中支取了大量的钱财,为国太修了一座不太大的庙宇。用剩余的钱,在新河城以北,滏阳河以南,顺河修了一条大埝,这样下暴雨的时候新河就淹不了了,这的确是为新河老乡做了一件好事。但第二年到了祭日,后来皇帝去孟家庄庙宇为母后烧纸,知道了真相,很生气,本打算治刘瑾的罪,但又想到刘瑾是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也就作罢。后人将此埝命名为刘公堤。

“ 一溜三关黑风口,狮子疙瘩千骨营(千狗营)。”这个小南海的故事也和传说中的刘瑾和李娘娘有关。一溜三关指南官庄、北官庄、西官庄,黑风口指孙家口。狮子疙瘩,千骨(狗)营指千户营。

明朝万历皇帝跟他娘李娘娘到宁晋县孟家庄的小南海游玩,皇帝一看风水不错,就下了龙车,跟他娘到水边观赏风景。他娘走到水边,出溜了个跟头,掉到水里淹死了。

国太一死,万历返驾京城,说他娘在孟家庄坐化了,要在孟家庄给他娘修座庙。派谁去呢?刘瑾是新河人,老家离孟家庄不远,就让他去吧!

刘瑾领发圣旨,带着许多金银来到孟家庄,他想,给国太修个庙就花这么多钱,太可惜了!于是修了一个小庙,小的可怜,不细看就看不见。那么剩下的钱干嘛用呢?

早先一到夏天,连着下几天暴雨,太行山上的水就都灌到滏阳河里,河里盛不下了,一漫,就把新河淹了。刘瑾小时候也挨过淹,知道这一方人的难处。他想,给老乡们修个埝吧,有了埝,挡住了水,就淹不了新河了,活着给新河人行个好,死了也给新河人留个口念。于是他拿定主意,把每间下的钱,在新河城以北,滏阳河以南,顺河修一条埝。

有一天,他骑上一匹快马,马尾巴上捆一把大扫帚,从新河桃园出发,顺河一直向东跑去。扫帚一划到天津,就召集民工一拉土一直修到了天津。

埝修好了,刘瑾回到京城,给万历皇帝套了个瞎话,说国太的庙修好了,动了多少多少工,花了多少多少钱,修的多么多么高,多么多么大。万历皇帝一听,就叫大臣们站在前门楼子下看看。大臣站在前门楼子上往南一看,什么也看不见,皇帝不信,说他欺君,把他杀了。接着又叫另一个大臣看,也看不见,又杀了。一连杀了好几个,最后叫刘瑾看,刘瑾看了看:“皇上,我看见庙顶了” 。皇上一听高兴极了。这是为嘛理呢?这显示万历皇帝是个孝子,给他娘修个庙又高又大,在北京都能看见,其实根本看不见。打着还落了个歇后语哩,叫孟家庄的奶奶庙——照远不照近。

第二年,到了祭日,万历皇帝给他娘去烧纸,刘瑾在前边开路,龙车凤辇,浩浩荡荡出了京城。

快到孟家庄的时候,刘瑾想,要是皇帝到了孟家庄,见庙修的又矮又小,还不治他个欺君之罪?于是,他又套了个瞎话,说:“皇上,不能再往前走了” 。皇上问:“为嘛不能走了?”刘瑾说:“前面正在闹瘟疫”。皇帝问:“什么是瘟疫?”刘瑾随口说出这一带的村名:一溜三关黑风口,狮子疙瘩千骨营(千狗营)。。皇帝信以为真,也怕得传染病,就不走了,在半道上给他娘烧了纸。这时候,皇帝听说滏阳河修了一大埝,这里离埝也不远了,就继续南下,到新河看看。

万历皇帝登上埝走了几里,一看工程真不小,就问刘瑾埝是谁修的,刘瑾说是新河人修的。皇帝又问谁让他们修的,刘瑾说是他叫修的。皇帝一听心里就全清楚了,知道他把修庙剩下的钱修了埝,挺生气,想治他的罪。可又一想,修埝是为老百姓做了件好事,也就咽下了这口气,说:“刘瑾,刘瑾你别发鬼,此埝挡不住三尺水”。说完就回京城了。

综上,《法门寺》和《拾玉镯》中的故事,应该发生在当今邢台的宁晋一带,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