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辉的农村生活记录(初二喜欢上摄影一直坚持到现在)
阿辉的农村生活记录(初二喜欢上摄影一直坚持到现在)捡包谷的老人、高温下的电力人 他的镜头已记录50余人的瞬间“当时在店里学习了两三年后,又去西安学习了,后来又去了成都上海学习,到最后出师,开始全国各地跑。”雷旭辉说,现在的他已经从事摄影10年了,前多年主要以拍婚纱摄影为主。“我当时学习不好,考试基本都是倒数,家人答应给我买相机,但必须我成绩有所提升。”雷旭辉说,为了拿到相机,那一次他特别努力,考试成绩进步了10名,家人也奖励了他一台胶片相机。雷旭辉说,现在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相机到手后,别人都是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背着书包拿着相机,偷偷跑到公园看人家摄影,然后偷偷跟着学。“当时我就看人家怎么摆动作我怎么摆,人家怎么拍我怎么拍,反正是一门心思研究怎么拍摄。”雷旭辉说。因为有了相机,雷旭辉一门心思全部在摄影上,最终学校也不去了。“家人当时没办法,帮我找了一家亲戚的店,让跟着去学习,当时家人特意让我干重活累活,希望把我逼回学校。”雷旭辉说,但当
“我是时空外卖员,你把这个拿上。”雷旭辉递了一张照片和一把糖给一位29岁出租车司机。他说,无论生活有多苦但咱们手里有糖,这位年轻的出租车司机突然眼眶湿润......雷旭辉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幕。
雷旭辉,今年25岁,家住渭南市临渭区,喜欢摄影。这一年的他行走在渭南各个街头巷道,记录着一些平凡人的瞬间,像环卫工、出租车司机、地里捡包谷的老奶奶、街头卖油糕的大爷......
为要一台相机,学习倒数的他进步了10名
上初二的时候,雷旭辉每天上学路过朝阳公园火车路,看到有位摄影师每天拿着相机在拍照,他感觉到特别帅,回家后闹着家人给他买相机。
“我当时学习不好,考试基本都是倒数,家人答应给我买相机,但必须我成绩有所提升。”雷旭辉说,为了拿到相机,那一次他特别努力,考试成绩进步了10名,家人也奖励了他一台胶片相机。
雷旭辉说,现在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相机到手后,别人都是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背着书包拿着相机,偷偷跑到公园看人家摄影,然后偷偷跟着学。“当时我就看人家怎么摆动作我怎么摆,人家怎么拍我怎么拍,反正是一门心思研究怎么拍摄。”雷旭辉说。
因为有了相机,雷旭辉一门心思全部在摄影上,最终学校也不去了。“家人当时没办法,帮我找了一家亲戚的店,让跟着去学习,当时家人特意让我干重活累活,希望把我逼回学校。”雷旭辉说,但当时对摄影像着了魔一样,只要让他拍摄,干什么活都可以,他拿着摄像机走哪拍哪,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环卫工、路人,都成了他镜头里的主人公。
“当时在店里学习了两三年后,又去西安学习了,后来又去了成都上海学习,到最后出师,开始全国各地跑。”雷旭辉说,现在的他已经从事摄影10年了,前多年主要以拍婚纱摄影为主。
捡包谷的老人、高温下的电力人 他的镜头已记录50余人的瞬间
今年5月份,雷旭辉看到别人在拍他们家乡的一些老人、人间烟火,生活碎片,他也开始想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一些家乡的人和事。
“我主要拍的还是一些农村老人的镜头,也会有城区环卫工、交警、电力人等,现在拍了有50多人吧。”雷旭辉说,刚开始只是看到别人在做,他也去做了,拍了几次后,他就发现这件事情很有意义,不仅只是记录了某一个人的瞬间,也听到了他们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传递出去,让别人和自己都可以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到每一个生命的意义。
雷旭辉说,他拍的第一个人物是一个电力工人。“当时是5月份,但已经很热了,我穿着短袖,就看到这位电力人在电线杆上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雷旭辉说,两个多小时的等待,中间他真的都想走了,但他看到那位电力人的身影,想到这些电力人只为了市民吹个空调、吃个冷饮,却在高温下忍受了近三个小时,他便不忍离去。
雷旭辉说,在他拍摄的这些人物下,有很多令他感动的人物,比如那位在地里捡玉米的老奶奶、卖气球的阿姨,都是家里有生病的孩子,但无论生活多辛苦,她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我的父母从小也很疼我,加上从这些母亲的身上,我真的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雷旭辉说,听到别人的故事,看到他们生活的很辛苦,但却没有人放弃,一直努力着,坚持着,希望这种对生活的认输的态度可以激励他,也可以影响更多人。
未来坚持继续拍摄 并想利用镜头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
10月26日,华商报记者见到雷旭辉时,他正在朝阳公园拍摄正在为树浇水的园林人,并快速打印出来交给了当事人。
记者从雷旭辉发布的“阿辉的vlog”发现,当他交给每一个当事人照片时,每一位的当事人都会被震惊一下,或许他们没有想到突然有一天他们出现在了别人的镜头下,而且看到照片里的自己,很多人都会开怀一笑。
“我就希望将生活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尤其是那些最平凡的人,希望在我的镜头下他们也变成亮闪闪的主人公。”雷旭辉说,未来的他还会继续坚持拍摄,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他的视频,因为后期他想利用镜头去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增加一些农民的收入,也算他为家乡做的一点事了。
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编辑 郭乔娜 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