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的历史意义(这个春节他们守护万家灯火)
南京城墙的历史意义(这个春节他们守护万家灯火)新春佳节除夕夜。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指挥室灯火通明,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这天,李华福警官当值。“表急,不要慌”【记录】这个春节,他们守护你我的万家灯火李华福,40多岁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209期)
【记录】
【文脉】
【记录】
这个春节,他们守护你我的万家灯火
李华福,40多岁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
“表急,不要慌”
新春佳节除夕夜。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指挥室灯火通明,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这天,李华福警官当值。
李警官四十多岁,圆圆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一副好脾气的样子,只是看上去有点憔悴。他是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的指挥室民警,主要负责管区内列车上发生的一系列特殊情况的接警处理,与110联动。这个岗位,全年无休,24小时值班。他一干20年。
李华福,40多岁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
除夕这天他当班。一间巨大的玻璃房,桌上四部电话。李华福正式接班前,先跑去厕所,有无内急都要去。因为他知道,若忙起来,电话铃响得你都没空上厕所。
他将手机拿出来放到四部电话旁边。自己的电话也有许多工作关联的人,上班时权充“第五部”。刚接班,就接到报警电话,一位旅客遗失了一只行李箱,箱里有一万八千元现金,还有10只红包,每个红包装有500元,是旅客准备带回家给晚辈拜年发的压岁钱。这位旅客在电话里急得语无伦次,李华福迅速回复旅客,“你表急,不要慌。留下电话,所乘车次。等我消息。”挂掉这个电话,抄起另一部电话,同时,点开电脑显示屏,找到列车车长,找到当值乘警,电话相关车站,查监控,回溯场景……一顿操作猛如虎。“剩下的,就是要等。耐心点。”
每天接到的报警电话大多是丢东西,不在这个岗位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魂不守舍心不在焉的人是那么多!一次次排查、找寻、联络各式人等,李华福感觉自己天天喋喋不休,嘴皮子都磨薄了。
在李华福的手机里,各个派出所、客运部门、货运部门、清洁人员负责人、甚至列车入库的最后经手人电话,他都有。这是他自己专门整理出来的,还随时会更新。对报案者来说,他是在一间透明侦查室里、足不出户的探案者。虽足不出户,但“千军万马”都在他这五部电话和眼前的四台电脑里。他运筹帷幄,左右开弓(有时下巴上还抵着个电话),顺着蛛丝马迹,就可解决一个个疑难杂症。
叮铃铃,电话又急速响起来,是一位女士打来的。说是侄女儿自己订票从上海返回南京过年,已经上车,她不放心,这个女孩患有较为严重的抑郁症,她恳请车上的工作人员能够帮忙看顾,并在到站后,将人交到来接她的亲人手里。挂了电话,他依次电话列车长,列车乘警,告知相关情况,告知女孩座位,让人注意观察女娃状态,不要过度打搅,防止她应激综合征。这边挂了电话,那边迅速联系南京南派出所,请他们帮忙接车,“将女娃送到她家人手上哦,她家人已经到南京南了,我把电话给你们。”直到那边派出所打来闭环电话,说已将人顺利交给这边亲人,李警官才长舒一口气。又在电脑上记下一笔:已解决。
除夕夜,指挥室里电话声仍此起彼伏。李警官没有大段时间接受我的采访,一会接电话,一会儿发邮件,得空才与我说两句。
他的手机里还保存了一些珍贵的视频,也与工作有关。例如春节前几天接班后,正忙着,忽然接到110转来的报警电话,一位女子软糯糯的苏州口音,却是哭唧唧的。她说自己到上海看病,做核磁共振的时候,将脖子上一枚从不离身的翡翠绿瓜摘下来放进随身带着的塑料小袋子里。回程的高铁上,自己吃了零食,随手就将果皮丢在塑料袋里,到站下车后,她将塑料袋扔进了车厢连接处的垃圾筒内。晚上睡觉前,习惯性地在脖子前一摸,翡翠不见了,立刻惊出一身冷汗,这枚翡翠绿瓜价值百万元。女子回忆到在高铁上的行为,她叫醒丈夫,两人拨打12306,又找车站,又报警,终于转到李华福这里。李华福先习惯性安慰女子,“你表急哦,不要慌。等我先处理。”他打出一串电话,问当值车长,联络车厢列车员,车站保洁员,问垃圾处理情况,回复说已到上海终点站垃圾处理点——此时已是深夜,高铁早已结束工作,入库修整。女子着急得不行,马上说让丈夫开车去垃圾场翻找……时至深夜2点,李华福皱着眉头团起圆脸,他翻出自己的手机,调出几个电话,又继续打起来。在他不懈的追问回溯过程中,凌晨4点,这只装着果核与翡翠的小小塑料袋,居然就是给他们找到了!听到电话那头被他遥控指挥的各位工作人员兴奋地大叫的时候,他冷静地说,“你们表慌,马上打开记录仪,拍照,做好现场留证。东西很贵重,金额巨大,不要再出岔子。”而彼时,失主夫妻俩已经在开车往上海方向疾驰的路上。接通电话,他说,“你们直接到上海站派出所领取即可,不要去翻垃圾啦。”忙完这一大通,天已快亮,李华福在报警记录的最后一个空格写下:已解决。这三个字,是他最爱的字眼儿。
说了24小时电话的李华福,迎来了又一个早晨,这是新春大年初一虎虎生威的早晨。阳光透过大窗映在他的脸上,他使劲揉搓两下,好像就能把皱起来的脸展展平。现在的他,是经常会皱起面孔紧张做事的老李,是值得同事们信任的李老师,是在接警电话这头会冒出南京话“你表急,不要慌”的让人心安的李警官。
李华福心目中的“尽力而为”,标准永远在提高。他在工作日记里这样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处理旅客的求助。怎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就要求做个有心人啊。对报案人有同理心,自己的责任心,总之就是要千方百计将问题变成“已解决!”
大年初一一早,我电话给李警官拜年,李警官乐呵呵地告诉我,昨天那个丢了一万八现金和10个500块红包的旅客的箱子找到了,我可以踏踏实实回去过年啦。新年好呀!”
周水欣/文
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医生群体——
“在病痛的彼岸守望”
大年三十的午夜,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灯火通明,这里,坚守着岗位的医护人员并未因为新年的钟声停下奔走的脚步。
重症抢救室,80后女医生王瑶今年正好当值,从下午五点半接班到午夜这短短六七个小时,她连续接诊十多名急危重症患者,如果她的脚步能显影,重症抢救室的每一寸土地上几乎都能看到她的脚印。这短短一个班,她用遍了心肺复苏、电除颤、肾替代治疗等急诊常见的抢救技术。等到她能坐下来稍稍歇口气喝点水的时候,已是凌晨两点,新的一年如期而至,而她的洗手衣背后早已被汗水湿透数遍。
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医生群体
但她自己却说,今年守岁班运气还好,仅收了十几个病人,比平时要少一些,只是来的患者病情都很重,几乎每个都需要花大力气去抢救。“也好理解,要不是真的挨不住了,谁愿意大过年的往医院跑呢?”她说。而她的背后,重症抢救室患者已经超过35人,远远超过抢救室的设计容量。对她而言,这个春节的氛围也许就是挂在门上的福字和回廊上的大红灯笼。“上班的时候要努力上班,轮到休息时要好好陪陪家人。”这是急诊人镌刻在骨子里的过年节奏,王瑶的言语中骄傲里透着些许遗憾。
除夕的急诊室,并未像平时那样被围得水泄不通,但断断续续仍有来看病的患者。今天当值的蒋雷副主任医师和他的同事们顾不得吃年夜饭。“真正需要帮助的病人,并不会因为过节而减轻病痛,他们仍然会迫切地寻求医疗力量的帮助。”心脑血管意外、急性胃肠炎、食道异物……蒋雷像往常一样快速处理着各种突发疾病。当午夜钟声响起,她终于可以交班了,回到家孩子早已熟睡,而年夜饭正在锅里热着。
而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值班的茆丽娜医生则需要守着十四五个重病人,她穿梭在各种滴滴答答不停运转的仪器中间:十来台呼吸机,四台体外循环(ECMO),四台持续血透机(CRRT)和多个血流动力学监测仪(PICCO),忙得几乎脚不沾地。这时一旁的护士们煮好了火锅——这就是大家今年的年夜饭。过节值班最大的困难就是平时随手可点的外卖、快餐,现在即使加钱,都找不到人送了。“火锅不仅简单,大家还可以轮流吃,无论轮到啥时候吃,都能吃上一口热乎的。”茆丽娜说。
负责急诊监护的陈旭锋主任医师在大年初一的七点半,如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监护病房开始查房,梳理分析病情、查看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七天长假他至少需要有四个这样的查房班。他对年轻的医生说,急诊人的节日,就是难得的忙里偷闲。首先要保证患者安全,然后才是抽空陪家人。
春节假期,急诊配属的各个住院单元基本都是全力运转。急诊一病区每天出入3-4位患者,二病区每天有1-2位患者出入院,到初五、初六的时候,两个病区已基本在满额运转。急诊中心的周浩医师今年被安排在急诊二病区值班,他幽默地说,“对于一个资深‘干饭人’来说,春节值班最大的困难就是找不到吃的,除了超市,似乎没有其他地方能觅食,连平时车水马龙的凤凰西街都冷落萧条了。”不过春节班值多了,他倒是有个有趣的发现,就是正宗的兰州拉面春节期间都是正常营业的!
急诊所属的ECMO团队更是枕戈待旦,备班人员24小时响应,风雨无阻,节假不殆。大年初五,接到靖江市人民医院的会诊请求,胡德亮、孙峰医师、郭媛护师紧急动员,驰援百里,帮助一名6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连续挑战“交感电风暴”“心跳呼吸骤停”“心源性休克”等多重难关,经一昼夜持续奋战,凭借救命神器ECMO,他们最终顺利稳定住了患者的生命体征。但危急仍未解除,心肌梗死患者如不重新开通犯罪血管,所有努力不过是浮沙建塔,镜花水月。为了给患者提供更有利的康复基础,团队应用远程会诊机制,经张劲松主任决定,再取得家属同意后,冒着极大的风险将患者转运到南京,并协同胸痛中心团队顺利开通冠脉。胡德亮感慨:“生命的流逝不会因为过节而有丝毫减慢,医者救死扶伤的脚步也不应该因为过节而有寸步停歇!”
对于值班的急诊人来说,每年的大年初一还是很幸福的,医院领导会一早来给大家拜年,还会收到意外的小礼物。急诊中心主任张劲松介绍,在急诊,过节的时候通常比平时更忙,甚至要有一套备班,准备应付突发事件或者群体事件,“因此过节期间,大家的工作量更大,工作压力也更高。他自豪地表示自己有一套特别能战斗的医护班子,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普通平凡而又伟大的医护工作者,急诊中心才能在忙碌节假日中,忙而不乱,守护更多的患者。”
“请记住总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无论何时,都在病痛的彼岸守望;也请体谅现代医学的无奈,‘偶尔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请一定相信,这个世界上最迫切希望你的病好起来的人中,除了您的至亲,还有您的主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一位医生说。
周浩/文
张森,29岁南京金马郦城东园小区物业经理——
“业主是朋友,又不是朋友”
“恭喜发财!”正月初五,一位穿着红红火火的“财神爷”穿行在河西的一个小区内。喜庆地眯缝着眼,老远见人就拱手,到了跟前,掌心一摊:真的有糖!
“吃在口里,甜在心里!”有业主拿起手机直播,小区群立刻沸腾了。住户们冲下楼,拉着“财神爷”又是寒暄,又是拍照,一阵阵热烈的互动之后,人偶终于摘掉头套。
“哇,这不是我们的物业经理嘛!”人群中有人惊呼。
叠加的快乐,就这样滚滚而来。
这是万科物业的张森在金马郦城迎来的第三个新年。
“过年了,总要营造一点氛围!”为了这份仪式感,张森自掏腰包,花200多元从网上买来了道具。年初五那天,寒冬腊月,脱掉棉衣、早早装扮起来的他先是冻得直哆嗦,后又被不透气的人偶服闷出了一身汗。“困在里面不舒服,但打开头套,看见一张张笑脸相迎的瞬间,又很幸福。”
张森,29岁南京金马郦城小区物业经理
1993年出生的张森是江苏宿迁人,大学学的是园林管理专业。在做物业经理前,他在云南当过两年兵,又做过近三年的健身教练。
“如果你在物业上班,你会发现,电是充不完的,灯是修不完的,水是漏不完的,岗是站不完的,头也是疼不完的……”在社交媒体上,“一入物业深似海”的抱怨并不少见,但当时25岁的张森却一头扎了进来。
除了当“兵哥哥”时厚植的责任感外,还与他助人为乐的价值观有关。就像歌词里唱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为了做好470户人家的大管家,张森边工作边学习,在解决大大小小、层出不穷的问题时,管道、道路、家庭维修等很多过去他不懂的东西被“逼”着学会了;随着人们对物业需求的多样化,景点、菜场等有关小区周边的生活场景,他也时不时更新认知。
不断被打断的采访,亦是物业工作忙碌琐碎的工作常态的一种记录。一会儿是有人上门来取保管在这里的物品,一会儿接到电话,一栋楼的污水主井堵了,张森跑去处理,大半个小时才回来。这三年来,张森带领着团队,给小区进行了单元门改造、门禁系统更新、高层消防系统修复,并解决了6幢楼的渗水问题,改善小区内部环境。虽然明文规定的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5:30,但张森的工作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
物业工作有时候就像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尤其是面对矛盾和纠纷,处理不好就会“撞”出一头包。
“我交了物业费的,我是你的主人……”年三十前的一天晚上,张森就被一位业主的话给噎住了。
事情的起因是,当天一位业主找上门来,指责摆放在小区里的一个小鹿形状的装置品,对自家风水不好。张森考虑到这个装置深受小区住户喜爱,且这户人家的房子离“小鹿”并不十分近,张森并没有撤下。没想到对方撂下了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一句话——“我交了物业费的,我是你的主人”。
“任何一个岗位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心里面还是蛮难受的,毕竟在这里待了三年了,没想到换来这样一种称呼。”
在张森看来,一个好的物业人需要“好记性”,时时刻刻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时不时也要有点“健忘”,“即使遇到委屈,过了就过了,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
如此豁达,只因张森曾经失去过。
“早些年,我还在部队的时候,母亲出了车祸,我不由想起能在身边照顾……”去年母亲离世,让张森自觉亏欠家人太多,想弥补却已无门,只能将这份心转嫁到工作中。“物业虽然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但是我希望,我能做一场风波些事情,让大家感到温暖和快乐。”
有一天夜里11点,一位80多岁的老人摔倒在电梯口。老人的孩子不跟她同住,得知情况的张森立刻拨打120,并冒着大雨陪老人去医院就诊,还垫了近3000元检查费。“我毕竟是个外人,可以帮忙,但没办法替人家做主。我就给老人的子女打电话,结果电话那头说:雨太大了,我就不来了……”眼见着见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去上厕所,他一咬牙去买了尿壶。“我跟她说,你的年纪比我奶奶还大,我帮你,你不要有顾虑。”一直忙到夜里三点,老人不愿意住院,张森又护送她回到小区。
然而事情的后续有些出乎张森意料。不久后,老人找上门来,责怪张森没把看病的发票给她,让她没法报销。而事实是,事情发生后,张森协调了电梯公司,给老人解决了医药费,发票也给了对方,老人看病自己并没有花过一分钱。提起这件事,眼泪在张森眼眶内打转,他虽是一个物业经理,但毕竟还是一个93年出生的大男孩!
“老人年纪大了,搞不清楚。后来我慢慢做了一些其他事情,她也对我有了改观。”在张森看来,一个好的物业人需要“好记性”,时时刻刻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时不时也要有点“健忘”,“即使遇到委屈,过了就过了,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
如此豁达,只因张森曾经失去过。
“早些年,我还在部队的时候,母亲出了车祸,我不能在身边照顾……”去年母亲离世,让张森自觉亏欠家人太多,想弥补却已无门,只能将这份心转嫁到工作中。“物业虽然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但是我希望,我能做一些事情,让大家感到温暖和快乐。”
“我也特别想家,去年也没回去,今年也走不掉,总不能让20多岁的女孩子留下来值班,我自己回去吧。”
春节七天,张森照样打起精神,连续值了七天班。
不在家的业主有滞留的快递,他去取出来保管;
外面打印店关门,老师新传来的学习材料,他帮学生打印;
一位业主家里的油烟机坏了,风扇“呼呼呼”吵了一晚上,春节又找不到维修师傅,他和物业师傅爬高上低帮忙拔掉了管道的插头……
“让我们来夸夸我们的物业经理吧!”春节期间,一位业主的号召,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面对“高智商高情商的全能型人才”的赞誉以及秒变“夸夸群”的业主群,张森羞红了脸。
“尽心服务可能不需要你自身有多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切身体会业主的感受。比如说渗水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可能这是一个经常会发生的简单事情,但是对于渗水的业主来说,他的生活因此有了困扰,有的人甚至手足无措,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做得多一点,帮着他们一步步解忧排难。”
如何看待物业和业主的关系?张森真诚地说:“我希望是朋友,但又不能是朋友。朋友之间有时候是很随意的,但物业人员对待业主必须抱有责任感,在做好事情的基础上,才能和业主像朋友一样沟通交流。”
而说起坚守在岗位上的春节假期,张森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瞬间——
年三十晚上,他正落寞地在值班室下速冻水饺,几位业主突然“闯”了进来,给他送来各自家里做的年夜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文脉】
南京的古称,出现在1500年前的韩国古墓中,背后隐藏怎样的故事
1月底,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国立扶余文化财研究所表示,2021年在韩国忠清南道公州百济王室陵园武宁王墓附近出土的一块莲花纹墓砖,侧面刻有铭文“造此是建业人也”,确认由中国古代工匠制造。
武宁王墓距今约有1500年历史,相当于我国南朝时期。“建业”是三国东吴都城的名称,也就是现在的南京。韩国学者认为,刻下这行文字的工匠来自“建业”。一块不平凡的墓砖,反映了古代江苏和百济密切的文化交流,也为迎来建交三十周年的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渊源添上了一段佳话。
那么,这个南朝萧梁时期的“南京人”为何会前往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一次似乎出于无意的“物勒工名”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历史信息呢?
墓砖铭文“造此是建业人也”
铭文中的“建业”,就是南京
还原这段历史,“建业”二字是关键的线索。
在古都南京使用过70多个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名号中,“建业”是名气较大的一个。公元211年,割据江东的孙权将自己的统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往秣陵。次年,孙权正式将“秣陵”改为“建业”,寄托着要在这座城市“建帝王之大业”的雄心。
从212年开始,孙权在建业修建石头城,营建江防设施,以这座城市为中心,为吴国的建立和巩固创造条件。229年夏,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建立吴国。同年秋九月,孙权从武昌迁都建业,拉开了东吴定都南京的大幕,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政权。
将秣陵改名为建业的东吴大帝孙权
“墓砖铭文中的‘建业’就是南京,在六朝前期,‘建业’是东亚极其重要的大都市,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高说。
“朱阙双立,驰道如砥。树以青槐,亘以绿水。玄荫眈眈,清流亹亹。列寺七里,侠栋阳路。屯营栉比,解署棋布……”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吴都赋》生动记录了建业的都城格局和城市繁华。作为南京第一次成为王朝首都时使用的名字,“建业”之名并没有随着这座城市更名为“建邺”“建康”而消失,而是频频出现于文人诗赋和民间口头之中。唐代诗人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清代纳兰性德《忆江南》:“江南好,建业旧长安”;清代毛奇龄《龙江关》:“建业重关控上游,龙盘虎踞旧神州”等,就是以“建业”作为南京代称的例子。
此次发现的铭文砖
同样的指代也发生在这块墓砖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张学锋教授说,出土该墓砖的墓葬,并非著名的武宁王墓,而是附近的一座高等级墓葬,其墓主可能是武宁王之后的某一位百济王,其营建年代相当于南朝萧梁时期。根据《梁书》《南书》等文献和相关出土文物推断,一些来自萧梁、擅长营建陵墓的工匠,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抵达百济,营建了熊津百济王室陵园内的数座重要墓葬。也许是了纪念这次难忘的经历,一位不知名的工匠在亲手烧制的一块墓砖上刻下了“造此是建业人也”的文字。
可能有人会问,萧梁时期,南京的正式名称是“建康”,为何刻的不是“造此是建康人也”呢?“这是因为,南朝时民间依然有不少人习惯将‘建康’称为‘建业’,这也被很多出土文物所证明,这就好比今天的南京人自称来自‘金陵’。”参与过“百济历史遗址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评审论证会的张学锋教授说。
百济墓葬里,那些六朝“舶来品”
百济国,朝鲜三国时代(公元前57年—公元668年)的三个政权之一,统治区域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先后定都汉城、熊津城(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市)、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201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熊津百济王室陵园内,有着30多座墓葬,既有浓郁朝鲜半岛风格的积石墓,也有以武宁王墓为代表的中国南朝风格墓葬。
武宁王墓墓室内景
武宁王,即《梁书》中所记载的“百济王余隆”。朝鲜《三国史记·百济本纪》中称他为“斯麻王”,“武宁”是他的谥号。他是百济国第25代王,公元501年至523年在位,相当于萧梁永元三年至普通四年。
“武宁王墓1971年发掘,墓葬的形制和大量出土文物证明,这座墓葬是南朝陵墓制度影响百济的有力证明。“王志高教授与著名考古学者、南京博物院罗宗真研究员合著的《六朝文物》中如此描绘武宁王墓:这是一座带有长甬道的“凸”字形单室券顶砖室墓,墓前有斜坡墓道和砖砌排水沟,墓壁用“四顺一丁”和“三顺一丁”组砖砌筑,墓室后部设砖砌棺床,棺床前部以一排砖锁口,墓室侧壁和后壁对称设置直棂假窗,假窗上有桃形灯龛,墓砖为模印莲花纹和网纹等,这是南京地区较为典型的南朝王侯墓葬形式和结构。
武宁王墓墓壁
武宁王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也让中国的六朝考古学者感到熟悉和“亲切”。盘口壶、六系罐、盏等青瓷器,五铢铁钱和梁简文帝《望月诗》中描绘的“七子镜”,以及铜盏、铜托银盏、铜熨斗,大多是从中国输入的“舶来品”。甬道中的镇墓石兽是模仿南朝墓中的石穷奇。随葬的石质墓志和买地券用汉字书写,文中写道:“宁东大将军百济斯麻王,年六十二岁,癸卯年五月丙戌朔七日壬辰崩”。“宁东大将军”是梁武帝授予这位百济国王的官职。
“武宁王墓的修建,肯定有中国工匠参与其中。”王志高介绍,同在这一陵区的宋山里六号坟中发现的一块铭文砖,上有“梁官瓦为师矣”铭文,也为中国工匠参加百济王墓葬建设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东晋青瓷羊形烛台,韩国江原道原城郡法泉里石棺墓中发现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器物。
除了武宁王墓,韩国发掘的其他一些百济古坟和遗址,亦出土了不少南朝风格的青瓷器,主要有鸡首壶、盘口壶,四系罐、砚、盏、六系罐、莲花尊、钱纹罐、高足盘等,特别是江原道原城郡法泉里石棺墓中发现的一件东晋青瓷羊形烛台,其造型和南京象山7号墓中的同类器物相似度极高。1979年,韩国扶余市发掘的定林寺遗址,其寺名不但与南朝建康的钟山定林寺同名,遗址上出土的大量单瓣莲花纹瓦当,和南京发现的同类器物也非常相像。
六朝画作中,1500年前的百济人
朝鲜半岛的百济文物、百济墓葬与同时期六朝文物、六朝陵墓频频“撞脸”,生动说明了六朝政权和百济之间密切交往的历史。朝鲜半岛三国时期,由于新罗与中国北方政权结交,对百济造成了军事压力。百济转而与中国南方的政权——东晋及后来的南朝发展外交往来。
此次出土“造此是建业人也”铭文砖的墓葬。
百济向东晋朝贡始于东晋咸安二年(372)。此后,东晋和南朝的诗书、史籍、佛教经义以及工匠、画师不断输入百济,传播先进的六朝文化。文献记载,百济至少11次派遣使者到建康,六朝政权先后授予历代百济国王镇东将军、镇东大将军、宁东大将军、抚东大将军等称号。南朝萧梁是六朝政权与百济交往的高峰时期。百济遣使来到南京,贡献方物(土产)。梁武帝则赐予百济“《涅盘》等经义、《毛诗》博士,并工匠、画师等”。生活在萧梁时期的吴郡(苏州人)陆诩自幼研习崔灵恩的训诂著作《三礼义宗》,后应百济国之邀,前往百济讲学。
《职贡图》上的百济国使(右)
百济人的形象也出现在中国的六朝文物之中。梁武帝之子、湘东王萧绎多才多艺。他绘制过一幅著名的《职贡图》(摹本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描画了12位来到萧梁进贡的外国使臣形象,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百济国使”。
画面上,这位百济使臣衣着整齐,温文尔雅,白净斯文。图中如此介绍百济人的语言和衣着:“言语、衣服略同高丽,行不张拱,拜不申足。以帽为冠,襦曰复衫,袴曰裤,其言参诸夏,亦秦、韩之遗俗。”有学者认为,百济使者穿的是交领右衽服饰。与南朝人服饰穿戴已非常接近。
“此次‘造此是建业人也’铭文砖的发现,为研究六朝和百济的交流提供了更加生动鲜活的材料,也为古代中韩文化交流的历史增添了新的见证。”王志高教授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于锋
编辑: 吴雨阳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