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了有什么后遗症(胆囊切除后有哪些后遗症)
胆囊切除了有什么后遗症(胆囊切除后有哪些后遗症)有流行病学统计报告称:胆绞痛患者中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约为 20%。胆绞痛发生在 1% 到 4% 的胆结石患者中,在因胆道疾病入院的人中,20% 患有急性胆囊炎。如今,针对急性胆囊炎进行的胆囊切除术数量增加,尤其是在老年人中。胆囊炎患者通常有持续的右上腹疼痛、厌食、恶心、呕吐和发热。那么胆囊有什么作用呢?它生病了会有怎样的后果?我们先一起了解一下胆囊的作用。人体胆囊的基本功能是保护作用,其通过在胆囊中积累初级胆汁酸(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减少了有毒疏水性胆汁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的分泌,从而降低了它们在胆囊中的浓度,保护肝脏、胃粘膜、胆囊和结肠不受其影响。也就是说,胆囊的存在与否分别决定了疏水性或亲水性胆汁酸的合成。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或结石引起的局部黏膜糜烂引起的,一般是胆结石,然后是胆囊扩张和随后的细菌炎症。
胆囊疾病是所有胃肠道疾病中最常见和最昂贵的疾病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胆结石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且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女性、快速体重循环者以及接受激素治疗或服用口服避孕药的人都是高危人群。
为什么说它昂贵呢?
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得了胆结石以后无症状,胆结石是在超声检查或其他腹部成像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如果幸运的话发现的及时没什么大问题,但往往发现的时候胆囊疾病都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一个是检查与治疗贵,另一个昂贵的代价就是我们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去切除胆囊来恢复健康。
那么胆囊有什么作用呢?它生病了会有怎样的后果?
我们先一起了解一下胆囊的作用。人体胆囊的基本功能是保护作用,其通过在胆囊中积累初级胆汁酸(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减少了有毒疏水性胆汁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的分泌,从而降低了它们在胆囊中的浓度,保护肝脏、胃粘膜、胆囊和结肠不受其影响。也就是说,胆囊的存在与否分别决定了疏水性或亲水性胆汁酸的合成。
一、那么胆囊炎是如何形成的呢?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或结石引起的局部黏膜糜烂引起的,一般是胆结石,然后是胆囊扩张和随后的细菌炎症。
胆囊炎患者通常有持续的右上腹疼痛、厌食、恶心、呕吐和发热。
有流行病学统计报告称:胆绞痛患者中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约为 20%。胆绞痛发生在 1% 到 4% 的胆结石患者中,在因胆道疾病入院的人中,20% 患有急性胆囊炎。如今,针对急性胆囊炎进行的胆囊切除术数量增加,尤其是在老年人中。
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包括胆囊穿孔、胆囊周脓肿和胆囊壁缺血和感染引起的瘘管。未进行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的总死亡率约为 20%。
如此昂贵的代价肯定谁都不想付出,那么如何对胆囊疾病进行判断和改善呢?
临床上,对于大多数疑似胆囊疾病或胆囊疾病并发症的患者,医生会推荐的初始影像学检查是腹部超声检查。它价格便宜,没有相关的辐射暴露,并且对胆结石的检测比较准确。
对于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或模棱两可,仍然怀疑胆囊疾病并发症的患者,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是应该考虑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
计算机肝胆亚氨基二乙酸 (HIDA) 扫描是一项评估胆囊管阻塞的功能检查。它的可视化排除急性胆囊炎的准确率为 99%。
第二种是磁共振造影检查
这种方式对胆囊疾病的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根据 2010 年美国放射学会指南,如果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胆囊疾病,建议将磁共振成像作为二次影像学检查。
第三种是进行血液检查
大家不害怕抽血的,可以选择这种方式。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肝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的测量。
在检查出胆囊疾病以后,就需要进行治疗了。
在治疗上,要根据胆囊疾病的类型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式。一般的胆囊疾病类型分为以下几组:偶然发现的无症状胆结石患者;有症状的胆结石患者;影像学表现非典型症状胆结石患者;有典型症状但影像学检查无胆结石患者。
对于偶然发现的无症状结石患者,药物治疗是最好的方法。一般结石都会带来器官疼痛,主要治疗药物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或麻醉性止痛药控制。大多数患者应该首选非甾体抗炎药,因为其效果好且副作用较少。
对于影像学显示胆结石但症状不典型的患者,需要进行其他常见的胃肠道诊断,如消化性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病或肠易激综合征。
结石可以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来消除,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有结石患者的一种无创治疗选择,在缓解疼痛和清除导管阻塞方面的结果与手术相当。
术后的不良反应(如胆源性胰腺炎、肝血肿)很少见,但术后结石可能会复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属于治标不治本,任何方式都有利有弊。
对于出现高度提示胆结石症状但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胆结石的患者,需要考虑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在高达 20% 的具有典型胆绞痛症状的患者中,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胆结石,这可能是由于结石的体积小或结石成分所导致的。
此类患者以及胆道型症状或胆结石并发症的患者就建议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了,因为这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性和更严重的症状。
胆囊切除术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临床上通常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一项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研究中显示,腹腔镜手术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时间方面与开腹手术相似,但住院时间更短(减少 3 天)和恢复期更短(减少 22 天)。相信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后的手术会更加的微创。
那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谁都可以做吗?
其实不是的。虽然这种手术已经很成熟了,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一些特殊人群还是不能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患者。由于认知障碍和合并症的存在,老年患者胆结石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胆绞痛病史可能难以查明。根据《胆囊切除术在高龄人群中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分析》一文的研究中得知,虽然手术是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它会增加老年人的死亡率。所以一般不建议进行手术。
对于患有胆囊脓胸和败血症的危重患者,胆囊切除术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不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选择进行经皮胆囊造口术,在等到病情稳定下来后,才可以进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那么胆囊切除以后会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呢?相信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什么情况下做胆囊切除术?作为我们人体中的一个器官,手术去除以后对我们的身体肯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做胆囊切除术。
不用纠结,我来告诉大家,临床上一般不会建议直接进行胆囊切除术,什么情况下才去手术呢?一般经过药物的保守治疗以后,胆囊疾病还是反复发作或者胆囊出现大面积的坏死,失去原本的功能的时候才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术。所以没有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只需要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就可以了!
那么做了胆囊切除术以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呢?
任何手术都不是万无一失的,再小的手术,在术前的时候都是要签知情同意书的。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术后的恢复状态也不尽相同。
在胆囊切除术后主要的后遗症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PCS),症状包括脂肪食物不耐受、恶心、呕吐、胃灼热、胀气、消化不良、腹泻、黄疸和间歇性腹痛发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可能在早期出现,通常在术后期间,但也可能在手术后数月至数年出现。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胆囊切除后,由于胆道流量改变和胆囊管残余而导致的。所以术后需要放置胆道支架以防止发生闭塞、胆管炎,这一点至关重要。
此外,部分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比如反流性胃炎,这是因为胆囊具有吸收、浓缩、分泌、排空的功能,在胆囊切除后,部分消化液无法进行分泌排空,就会沿着消化道反流进胃里,形成胃炎。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些不良反应,还是如上文所述,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术后反应也不同。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肯定都不想去做胆囊切除术,都想知道如何预防胆囊疾病,那么我们就要从根源上来防治。
三、胆囊疾病是如何造成的,如何预防胆囊疾病呢?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诱因。
首先是胆管结构异常,胆管结构异常与胆囊疾病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胰胆管连接异常,也称为胆胰连接不良或胰胆连接不良。胰胆管连接异常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异常,其胰胆管连接处位于十二指肠壁外。
胆管结构异常导致胰液和胆汁回流,由于胰管内的压力通常高于胆道内的压力,因此胰液不断浸透胆道黏膜,引起黏膜损伤和炎症,使黏膜易发生病变。
其次是细菌感染。胆囊的刺激和炎症也可能由伤寒沙门氏菌或胆汁螺杆菌等慢性细菌感染引起。伤寒沙门氏菌携带者患胆囊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2倍。慢性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胆汁螺杆菌与胆固醇胆结石的形成有关。
四、知道了原因,我们如何进行预防呢?首先是体育运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远离疾病的基础,运动与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工作再忙,一周也要进行两到三次的体育运动。大家可以在健身房,家里,公园,任何一个地方去锻炼,没时间并不是借口,毕竟身体健康是自己的。
其次是饮食。胆囊也属于消化系统,所以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也不要过晚的吃东西,这样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增加患病风险。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吸收、浓缩、分泌、排空的功能。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治疗大部分的胆囊疾病,并且手术也很成熟,但大家谁也不想自己的身体缺少一个“零部件”所以,平时大家要注意运动和饮食,积极预防胆囊疾病。
参考文献:
[1]宋金颖.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 19(10):117-118.
[2]黄建伟. 不同术式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