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学对歌诀(熟读学对歌诀)
熟读学对歌诀(熟读学对歌诀)坚下董氏帷。一旦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须熟习,莫闲嬉,讲解更思微。磨穿桑氏砚, 满腹富书声。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寻义理,辨声音,呼吸务调匀。宫商角徵羽, 牙齿舌喉唇。难呼语气皆为浊,易纽言词尽属清。
《学对歌诀》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无名氏作品,比李渔的《笠翁对韵》短小而实用。它用“三,三,五。五,五。七,七”的格式,分门别类地列举对句。这些对句平仄相间,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在吟诵的过程中可以逐步体会对句的音韵之美,对仗之妙,使之烂熟于心,了然于胸,做对联时就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产生联想。
熟读以下的《学对歌诀》,要注意两点。 一是遇上冷僻的字,不用管它。那些字所表达的物件早已消逝,名称也就排上了用场了,不必再为它们伤脑筋了。 二是一个字并不止一个与它相对的字,歌诀里虽用它来作对,但只是其中之一,并非唯一,我们完全可以用别的字来与它相对。念歌诀不要死搬硬套,而要举一反三。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有无与虚实,
死活并重轻。上去入声皆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
实对虚,虚对实,轻重莫偏枯。留心勤事业,
满腹富书声。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寻义理,辨声音,呼吸务调匀。宫商角徵羽,
牙齿舌喉唇。难呼语气皆为浊,易纽言词尽属清。
须熟习,莫闲嬉,讲解更思微。磨穿桑氏砚,
坚下董氏帷。一旦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茶酒]斟对酌,盏对瓶,酒谱对茶经。龙膏对凤髓,紫笋对绿酩。绍浙宣城醪尽美,武夷阳羡品俱馨。
[草木]松对柏,柳对花,紫萼对红葩。葡萄对橄榄,石竹对山茶。翠麦摇风千顷浪,红桃映日万川霞。
[药石]丸对散,灸对针,百合对山棱。乌头对狗脊,枳壳对桃仁。甘草茯苓为佐使,黄芪白术是君臣。
[鸟兽]麟对凤,鹭对莺,马走对牛呜。猿玄对豹赤,象白对鸾青。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水界]虾对蟹,鲫对鳊,双鲤对三鳝。鼋羹卿指动,鲈脍客心悬。鳆鲞鲳鲨皆海味,鲥鲂鲫鳜尽膳鲜。
[虫名]虫对豸,蚓对蝇,蛤蚧对螟蛉。螳螂对蟋蟀,蚱蜢对蜻蜓。谁信蠹鱼成脉望,始知宵烛对流萤。
[彩色]黄对白,黑对红,碧草对青松。丹墀对紫阁,绀发对青瞳。鹅黄鸭绿分深浅,月白天蓝别淡浓。
[数目]三对五,万对千,两眼对双拳。孤灯对只履,百世对千年。春过园林花一梦,日长苑囿柳三眠。
[声色]声对色,艳对香,月影对星光。山形对地势,挹秀对腾芳。去国心如帆影没,思乡梦与角声长。
[情怀]忧对喜,性对心,意气对精神。钟情对减兴,息怒对生嗔。旅客愁怀堆万斛,佳人笑靥值千金。
[方隅]南对北,上对中,后阁对前宫。南山对北海,北斗对东风。星光灿烂皆朝北,水势滔滔尽向东。
[分别]中对外,后对前,目下对耳边。山头对谷口,室内对堂前。户外松须凝晓露,门前柳眼锁朝烟。
[如似]疑对信,似对如,似玉对如珠。黄云常似盖,新月竞如孤。风吹蕉叶如旌曳,日照藕花似锦铺。
[重叠]重对叠,叠对重,岌岌对融融。依依对灼灼,
喔喔对雍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助语]然对乃,且对夫,是也对非与。散其对彰厥,
乐只对刑于。圣人所谓焉耳矣,君子如斯而已乎。
[将乍]久对暂,乍对将,欲绽对初芳。偏宜对雅称,
甚愧对何妨。横斜北斗夜将半,萧瑟西风天正凉。
但《学对歌诀》仍是用旧四声(“平水韵”)编写的,若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朗读,会感到某些音节、韵脚别扭,拗口,并不和谐动听,这是古今汉语声韵差异而造成的。
《中华新声韵律联选》仿效《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的格式,按韵立阙,分阙联句,每阙包含10副对联,8个平声韵脚和相对应的8个仄声字。联语对仗工稳,音韵和谐,现代生活中的一些新词汇也用上了,如《山韵》第十阙:
愚对智,圣对凡。笃厚对刁钻。 勤劳对俭朴,挥霍对贪婪。 莺声软,蝶意贪。恩厚对德覃。 戏水鱼八九,眠沙雁两三。 基因事业谋佳境,绿色工程返自然。 远瞩高瞻,千古文章开慧眼;真知灼见,一篇诗论振骚坛。仅从“戏水鱼八九,眠沙雁两三”一联,若按旧四声,从“一”到“十”,只有一个“三”字可作平声,其余九个字全是仄声,而按新四声,则“一”、“三”、“七”、“八”、“十”五个字都是平声,十个数字平仄各半。《中华新声韵律联选》可以作为人们做旧体诗词的工具书,也可以做学对联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