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永锋搬迁(山钢永锋临港项目背后的故事)
山钢永锋搬迁(山钢永锋临港项目背后的故事)山钢永锋临港项目背后的故事小编带你走进……一道道难题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是如何化解的
山钢永锋项目落户临港
疫情管理、土地指标协调
对接协调员工子女上学
解决用水、用电问题
……
一道道难题摆在他们面前
他们是如何化解的
小编带你走进
山钢永锋临港项目背后的故事
12月7日,总投资280亿元的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年产600万吨优特钢项目(一期300万吨)正稳步推进。该项目开工建设之初,临沂临港区就配备专职帮扶人员为企业做好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临港区精品钢工业园区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晓义和工作人员张炳仁作为主要帮包人员,2020年初就被派驻到山钢永锋帮扶。
山钢永锋年产600万吨优特钢项目(一期)占地4000多亩,一期建厂期间每天工地上就有15000多人干活,3000多辆车次进出,人多事杂需要陈晓义、张炳仁处理的琐事也比较多。疫情管理、土地指标协调、拆迁、农民工工资协调处理等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这里人员流动比较大,来自天南海北的人都有,我们必须根据要求,监督、督促相关人员做核酸、定点隔离。”陈晓义说。
记者跟随张炳仁的脚步在山钢永锋建好的厂区内行走,看到一辆大车驶过,张炳仁打开了话匣子:“每辆大车进入厂区就开始称重,称重后再行驶到自动验货区,验货合格后会进入倒料区,出厂时会再次称重,所有数据都是自动传输到电脑上,时间短效率高,所以山钢永锋虽然厂区很大,但是自动化程度很高,整个厂区一期工人也只需要2600多人。”
山钢永锋年产600万吨优特钢项目由山钢集团和永锋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60亿元,占地6947亩。项目规划建设年产600万吨优特钢及配套项目,产品主要为优特钢长材与金属制品深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能、余气、余物、废渣等进行全面综合利用。建成后将成为江北最大的汽车标准件、机械标准件、五金标准件及模具标准件的加工基地,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标准件集散中心。其中,一期投资136.6亿元,年可实现产值550亿元,税收35亿元,亩均税收超过30万元。
张炳仁介绍:“山钢永锋一期建成后每天用水量就在4-5万方左右,但是这些水不会往外排,基本都以蒸汽或是内循环方式消化掉。厂区内还建设了10万方蓄水池,以备不时之需。”
建厂时为了解决山钢永锋用水问题,陈晓义和张炳仁没少跑手续。因为用水管道跨度远,管道路线设计、占地等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
陈晓义坦言:“都忘记跑了多少次了,从今年3月底开始跑手续、解决占地等问题,到今年5月5日终于通上了水,目前启用的是第一套临时供水管道,日供水3万方,新的供水管线正在建设,新建的供水管线将顶管使用,逐步替代临时供水管线。”
据了解,坪上镇到山钢永锋新建的供水管线有4.2千米,其中隧洞有670米,建成后日供水量可达10万方。
记者跟随陈晓义和张炳仁来到刚刚挖建好的隧洞处。陈晓义告诉记者:“在隧洞建设的一个多月时间,为了保障隧洞开挖顺利,遇到问题随时解决,张炳仁吃住都在工地上,直到前几天隧洞顺利打通完成。”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项目区内的供电线路、弱电线杆等,给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都是他们协助解决的。”山钢永锋部门经理王家臣说。
“为确保信息畅通,解决问题实效快,在解决山钢永锋供电问题时,我们成立了‘永锋临港项目电力协调群’,及时调度各方工作开展情况。同时,确定每周召开一次现场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陈晓义介绍,由于责任分工明确,信息沟通顺畅,配合及时有力,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目前两条220千伏的高压线路已经架设完成。
架设高压线路,陈晓义从设计、环评、安评、专家评审、勘探到施工等全过程,全程参与全称帮扶。永锋至江苏沙河、永锋至日照巨峰两条高压线路架设过程并不容易。沙河路线通过碑廓处有文物保护区需要审批才能施工,还要跨越岚罗高速,也需要通过许可,至于日照巨峰线因为跨市,需要到所施工处政府多次跑手续,解决施工用地问题。
“从去年8月份开始施工,到今年5月底建成,从跑手续到建成大概用了1年时间。”这也是陈晓义、张炳仁帮扶过程中,用时最长、跑手续最多的一次。
在山钢永锋工作的人员大概有2600多人,其中有1300多人是从淄博老厂调来的老职工,很多双职工来到临港区,他们的孩子上学也成了问题。陈晓义得知山钢永锋职工的难处后,便去莒南县教育局对接,入学需要办理的手续非常严格,需要根据区域、户口等方面严格规章制度执行。但为了能让工人安心扎根临港工作,陈晓义经过多次对接协调,教育局特事特办,山钢永锋双职工的27名子女顺利入学。
“目前,我们正在筹建‘青春临港·走进永锋’青年联谊会。”陈晓义告诉记者,永锋这边青年男职工偏多,他们本身条件不错,加上工资高七险两金,为了让企业能更好的扎根临港,同时解决企业内大龄青年的结婚问题,我们筹办联谊会,就是想让他们在临港安家立业。
“大事小事尽量先一步帮助企业想到,先一步解决。”陈晓义说。
现在,山钢永锋正在进行内部绿化,按照5A级森林工厂标准打造,点缀景观、花草,建设绿色隔离墙,再过不久一座森林级工厂将成为临港新地标。
陈晓义、张炳仁只是临港帮扶企业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关心关爱企业发展,临港区帮扶单位俯下身子,主动靠前,把服务做到企业的家门口,把难题扛在自己肩膀上,从手续办理、现场推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协调土地、规划建设、公安、交警、供电、通信、燃气、市政等部门,通力合作,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保障项目有序顺利推进。
来源:临沂临港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