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诵典红笺小字怎么读(名句诵典红笺小字)
名句诵典红笺小字怎么读(名句诵典红笺小字)于是放下笔,在夕阳里沉默地独倚西楼,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远山;目光回转,又可以见到帘钩。看着它们遥遥地相对,他或许会想,自己在窗帘之后,与佳人又隔着几重远山呢?而这一次他又说“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即便鸿雁可以传信,鲤鱼可以寄书,可如今她在哪里呢?在古人的情感世界里,总有一些很朴素的浪漫。比如月下相思,比如笔墨寄情……这样的浪漫并不昂贵,却非常可贵,因为它把一个人内心最深沉的爱记录了下来,无论对方是否看到,都字字含情,句句入心。就像这首词里的主人公,是在怎样的情境下,铺好一张张红笺,写下一行行小字,字里行间全部是对另一个人的爱慕之情。这平生最美的心意,与思念有关,也与哀愁有关。思而不见,所以结成了愁绪;念而不得,所以细细描摹。描摹自己的心情,也描摹远方她的样子。然而,这样的锦书能寄出去吗?晏殊曾在自己的词中写“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他知道路途遥远,锦书难寄。
清平乐
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人间词话在古人的情感世界里,总有一些很朴素的浪漫。比如月下相思,比如笔墨寄情……这样的浪漫并不昂贵,却非常可贵,因为它把一个人内心最深沉的爱记录了下来,无论对方是否看到,都字字含情,句句入心。
就像这首词里的主人公,是在怎样的情境下,铺好一张张红笺,写下一行行小字,字里行间全部是对另一个人的爱慕之情。这平生最美的心意,与思念有关,也与哀愁有关。思而不见,所以结成了愁绪;念而不得,所以细细描摹。描摹自己的心情,也描摹远方她的样子。
然而,这样的锦书能寄出去吗?晏殊曾在自己的词中写“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他知道路途遥远,锦书难寄。
而这一次他又说“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即便鸿雁可以传信,鲤鱼可以寄书,可如今她在哪里呢?
于是放下笔,在夕阳里沉默地独倚西楼,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远山;目光回转,又可以见到帘钩。看着它们遥遥地相对,他或许会想,自己在窗帘之后,与佳人又隔着几重远山呢?
崔护的诗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晏殊的这首词里,伊人同样不知何处,但依旧在的,不是桃花,而是绵延不绝的流水。
也许,流水就是那般无情吧,正如时间,带走了太多的美好,只留下了记忆,偶尔回首才发现,那散落了一地的,是青春,抑或爱情。
文史拾遗鸿雁在云鱼在水
在古代传说中,鸿雁和鲤鱼都能传递书信。
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之地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有人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用尺素代指书信。这就是“鱼传尺素”的典故来源。
人面不知何处
此句化用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是唐贞元年间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之家,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苦读,即使偶尔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
这一年的清明时节,崔护决定去郊外好好欣赏一下春的盛情。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口渴,想找一处乡野农家讨些水喝。他举目四眺,望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檐,于是加快脚步朝茅屋走去。院内仅有一位妙龄女子,面若桃花,名叫绛娘。崔护饮完水后,依依不舍地离去。
据说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绛娘对他一直念念不忘,魂牵梦萦。而崔护回到家中,随即就埋头于繁重的功课中,日夜苦读。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崔护又来到茅屋前寻找绛娘。只是这时大门紧闭,院内无人,崔护怅然地在门上写下一首七绝——“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一直思念着那位姑娘。数日之后,他再度前往城南寻访。这次,崔护尚未走近就听到茅屋中传出的哭声。叩门之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了出来,老者诉说了绛娘看见崔护的题词,痛恨自己错失良机,以为今生再不能见到崔护,因此不食不语,魂归西天。
崔护仿佛遭到雷击,他抱住断气不久的绛娘声嘶力竭地呼喊,这时绛娘竟然慢慢地苏醒过来。随后,崔护回家把情况禀明父母,父母十分体谅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依礼行聘,择一吉日将绛娘娶进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