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仪陇县日兴镇来仪乡(嘉陵江畔德乡仪陇)
四川省仪陇县日兴镇来仪乡(嘉陵江畔德乡仪陇)颂思德 传德行唐向东告诉记者,这里一天到晚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金城镇的人每天都会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读一读,感受书法魅力的同时也浸润着他们的心灵:向上、向善、向德。书德字 树德志仪陇县有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单体汉字“德”,它位于老县城金城镇金城山北面绝壁柳家岩下,整个“德”字宽高个20米,占地400余平方米,蔚为壮观;位于金城镇禹宫社区金城山陡峭的崖壁上,硕大的“金粟书岩”四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这座崖壁长1200余米,最高处达28米,排列有序地刻有伟人、名家的书法作品。刻有210多幅真、草、隶、篆、行五法齐备,风格各异、雄伟壮观,全国罕见。自此而始,刻诸石壁的件件书法魂宝,从石壁间悠然溢出阵阵翰墨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仿佛置身于浩瀚无边的书艺海洋之中。站在这绝壁书岩下,看着这挺拔刚毅、遒劲浑厚的石刻文字,记者不禁感慨,这是怎么刻上去的呢,“这些书法都是由一个不识字的石匠刻上去的,整整刻
源远流长嘉陵江,红色基地看“德”乡。11月10日,“壮丽新时代 百家媒体看仪陇”采访团来到四川省仪陇县开展采访活动。
仪陇是开国元勋朱德的故乡,也是革命战士张思德的故乡,素有德乡的美誉。
这里历史文化厚重,红色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走进仪陇,时时有德、处处见德,“德”字是仪陇孩子认识的第一个字,也是仪陇人心中最美的汉字。对于仪陇人来说,德不仅仅是朱德、张思德,更是道德、品德、德行……德不仅要书写,更要传承和弘扬,做一个有德的人是仪陇人毕生的追求,他们为此努力践行。
仪陇县致力于对红色文化的挖掘、研究、保护和传承,在“德”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大力推动“旅游 文化”。近年来,仪陇先后荣获“四川省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众多殊誉,极大的提升了仪陇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朱德故里·德乡仪陇”已成为仪陇对外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书德字 树德志
仪陇县有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单体汉字“德”,它位于老县城金城镇金城山北面绝壁柳家岩下,整个“德”字宽高个20米,占地400余平方米,蔚为壮观;位于金城镇禹宫社区金城山陡峭的崖壁上,硕大的“金粟书岩”四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这座崖壁长1200余米,最高处达28米,排列有序地刻有伟人、名家的书法作品。刻有210多幅真、草、隶、篆、行五法齐备,风格各异、雄伟壮观,全国罕见。自此而始,刻诸石壁的件件书法魂宝,从石壁间悠然溢出阵阵翰墨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仿佛置身于浩瀚无边的书艺海洋之中。
站在这绝壁书岩下,看着这挺拔刚毅、遒劲浑厚的石刻文字,记者不禁感慨,这是怎么刻上去的呢,“这些书法都是由一个不识字的石匠刻上去的,整整刻了20年之久”。金城镇文化馆馆长唐向东介绍说,“那时候没有先进技术,都是由人一石锤一石锤凿出来的”,石壁上遗留的痕迹向我们展示着当时雕刻的艰辛,如此费时费力刻出的书法,难道仅仅是供人欣赏的艺术?不,仪陇人用这种方式书德,更用这种方式树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仪陇人的言行。
唐向东告诉记者,这里一天到晚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金城镇的人每天都会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读一读,感受书法魅力的同时也浸润着他们的心灵:向上、向善、向德。
颂思德 传德行
张思德是仪陇另一个德“字”的代表。张思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革命战士。用短暂的29个春秋,谱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诠释了生命的价值,毛泽东在他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对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作了高度评价。“欢迎大家来到张思德纪念馆,我是今天的小小讲解员,下面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了解张思德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张思德纪念馆给我们讲解的是今年10岁的讲解员贾裕。
一年来,像这样的讲解贾裕已经讲了200多场,“张思德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农村孩子,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是一个恪尽职守、不计个人得失的革命军人”,当这个十岁的孩子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张思德的事迹时,他眼睛里流露出的自豪和骄傲,让人为之动容,他是张思德故事的讲解者,更是张思德精神的发扬者传承者。
贾裕说:“我很喜欢当讲解员,每一次解说都让我对张思德了解的更多,我长大后也要做像他这样的人”。在仪陇,德不仅仅是言传身教,更要传承践行。
德乡里 德正美
走进仪陇县的德园景区,剪纸博物馆映入眼帘,馆内珍藏着很多珍贵的剪纸艺术品:《龙的传人》、《汶川大地震》、《百寿图》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向游客展示着德乡仪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的魅力,这些剪纸不光是装饰仪陇的艺术品,更是吸引游客留恋驻足的文创产品。
马鞍镇的村民邓小英凭着剪剪纸不仅摆脱了贫困,更为自己谋得了一份事业。“我以前在家带孩子没收入,现在剪纸一个月能收入2000多块钱,”邓小英告诉记者,剪纸一幅作品能卖20到500元不等,剪剪纸家庭收入两不误,她很喜欢剪。
从学习剪纸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邓小英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剪出300多个图样。2015年,她还代表仪陇的剪纸艺术到美国交流。像邓小英这样学习和传承剪纸艺术的在仪陇还有很多很多,有学生、老师、医务工作者等等,作为仪陇人,他们每一个人都主动肩负起,擦亮家乡文化名片的职责和使命。
采访团记者在这里感受到,仪陇市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市民凝聚力的增强,正是“德”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德”是提升仪陇文化软实力的载体,是这里的文化地标,更是仪陇人的行为标杆。时时有德、处处见德、事事现德。在德乡,“德”正如穿城而过的嘉陵江,在人们心里缓缓流淌……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