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字帖全文高清版(听书法一孙过庭书谱译读)
孙过庭书谱字帖全文高清版(听书法一孙过庭书谱译读)注释:23.(八分①,包括篇章②,涵泳飞白③。若毫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④。)至如钟繇隶奇⑤,张芝草圣⑥,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⑦;元【原文】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当仁者得意忘言,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虽述犹疏。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翻译】书家在同一个时期作书,有合与不合。也就是得势不得势,顺手不顺手的区别。这与本人当时的心情思绪、气候环境颇有关系。合则流畅俊秀,不
听书法孙过庭书谱译读(四)
【原文】至如钟繇隶奇,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自兹己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磋呼,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
【翻译】至于钟繇的楷书堪称奇妙。张芝的草体荣膺草圣。都是由于专精一门书体才到达无与伦比的境地。张芝并不善写楷书,但他的草体具有楷书点划明晰的特点。钟繇虽不以草见长,但他的楷书却有草书笔调奔放的气势。至此以后,不能兼善楷草二体的人,书法作品便达不到他们的水平,也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专精了。由于篆书、隶书、今草和章草工巧作用各自都有变化,所以表现出的美妙也就各有特点。篆书崇尚委婉圆通,隶书需要精巧严密,今草贵在畅达奔放,章草务求简约便捷,然后以严谨的风神使其凛峻;以妍媚的姿势使其温润;以枯涩的笔调使其劲健;以安闲的态势使其和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书者的情性,抒发着喜怒哀乐,查验用笔浓淡轻重的不同风格。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从少壮到老年不断变化的书法意境,一生中随时可以表露出来。是啊,不入书法门径怎能深揭其中的奥妙呢?
【原文】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当仁者得意忘言,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虽述犹疏。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
【翻译】书家在同一个时期作书,有合与不合。也就是得势不得势,顺手不顺手的区别。这与本人当时的心情思绪、气候环境颇有关系。合则流畅俊秀,不合,则凋零流落。简略说其原由,各有五种情况:精神愉悦、事务娴静为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为二合;时令温和、气候宜人为三合;纸墨俱佳,相互湮发为四合;偶然兴烈,灵动欲书为五合。与此相反,神不守舍、杂务缠身为一不合;违反己愿、迫于情势为二不合;烈日躁风、炎热气闷为三不合;纸墨粗糙,器不趁手为四不合;神情疲惫、臂腕乏力为五不合。合与不合,书法表现优劣差别很大。天时适宜不如工具应手。得到好的工具,不如舒畅的心情。如果五种不合同时聚拢,就会思路闭塞,运笔无度;如果五合一齐具备,则能神情交融,笔调畅达。流畅时,无所不适,滞留时茫然无从。有书法功底的人常常是得其意而忘其言,不愿对人讲授要领。企求学书者又每每慕名前来寻其奥妙。虽能悟到一些,但多疏漏,空费精力,难中要旨。因此,我不拘守个人平庸昧见,将所知的全盘贡献出来,望能光大既往的风范规则,开导后学者的知识才能,除去繁冗杂乱,使人见到论述即可心领神会了。
附《书谱》草楷对照帖及注释:
23.(八分①,包括篇章②,涵泳飞白③。若毫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④。)至如钟繇隶奇⑤,张芝草圣⑥,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⑦;元
注释:
① 八分:此指今人所称的隶书。
② 篇章:此指章草。章草是由草隶演变成的一种草书,兼有隶书和草书的笔意,通常字不相连。
③涵泳:深入体会。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正渊明诗意,诗字少意多,尤可涵泳。”飞白:飞白书。一种特殊的书体。笔画中露白,像枯笔所写。
④胡:北胡。越:南越。胡、越:胡与越,分别指北方与南方的各民族,胡在北,越在南,疏远隔绝,自然风格大不相同。风: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
⑤奇:臻于奇绝。
⑥圣:跻于圣境。
⑦狼藉:零乱错杂、纵横堆积之貌。此句意为点画点画密布。
24.常不草,使转纵横①。自兹己降②,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③,非专精也。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④,济成厥美⑤,各有攸宜⑥。篆尚婉而通⑦,隶欲精而⑧
注释:
① 纵横:笔势奔放。
② 自兹己降:从那以后。兹:这,这个,此。降:下。
③ 逮:及、达到。《荀子·尧问》:“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④ 工:技术和技术修养。用:物质使用的效果。
⑤ 济成厥美:即济美,犹言在以前的基础上使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济成:相助促成,《后汉书?卢植传》:“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厥:代词,其。
⑥ 攸:所。《易?坤》:“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各有攸宜:指各有所宜。
⑦ 篆尚婉而通:篆书崇尚婉转而圆通。尚:尊崇,注重。婉:柔顺,和顺,(说话)曲折含蓄。通: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
⑧ 精:细密的,与“粗”相对。
25.密①,草贵流而畅②,章务检而便③。然后凛之以风神④,温之以妍润⑤,鼓之以枯劲⑥,和之以闲雅⑦。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⑧,千古
注释:
① 密:精致,细致。
② 原帖“流”字前面衍“流而”两字。贵:值得看重,重视。流:像水那样流动不定。畅:痛快,尽情地。
③ 务:一定。检:约束,收敛。便:简单。
④ 凛:可敬、畏惧。风神:中国古代美学用语,原指人的风采神韵,后指文艺作品中的气韵。
⑤温:通“蕴”,犹指积蓄、含蓄。
⑥鼓:振动、振作、激发。
⑦和:调和、调适。闲雅:娴静优雅。
⑧殊节:这里指不同的节凑形态。
26.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①,磋(cuō)呼②,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又一时而书③,有乖有合④,合则流媚,乖则雕疏⑤,略言其由⑥,各有
注释:
① 俄顷:片刻,瞬间。
② 原帖“磋”字前面衍“磋乎盖有学而”。
③ 一时:特定的时间,不同的状态。
④ 乖:此处形容书写是艰涩不顺、别扭难受的状态。合:此处形容书写时和谐融洽、得心应手的状态。
⑤ 雕疏:凋残,零落,无神采。
⑥ 原帖“言”字前衍“而”字。
27.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①,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jù)体留②,一乖也;意违势屈③,二乖也;
注释:
① “徇”字原作“绚”,作者改。感惠徇知:感激他人的二回,报答知己。徇,通“殉”献,报答。
② 心遽(jù):心意仓猝慌乱。体留:身心不自在,迟钝僵化。
③ 意违势屈:违背心意,屈从情势。
28.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①,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②。得时不如得器③,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④,思遏手蒙⑤;五合交
注释:
① 情怠手阑:感觉懈怠,手笔慵懒。怠:懈怠、疲惫、不恭敬。阑:衰落消沉。
② 差:不同,不同之点。
③ 器:工具。
④ 萃:聚集、汇集在一起。
⑤ 遏:阻止、阻拦。蒙:昏迷,眼发黑。
29.臻①,神融笔畅。畅无不适②,蒙无所从。当仁者得意忘言③,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④,虽述犹疏。徒立其工⑤,未敷厥旨⑥。不揆庸昧⑦,辄⑧
注释:
① 臻:到。
② 适:切合,相合。
③ 当仁者:当之无愧的高手、大家。得意忘言:此为《庄子》的哲学、美学命题之一。《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书谱》引用《庄子》的话,表明在书法创作中只要情感的表现得到了满足,其它的笔墨形式与规则皆可抛却,此乃孙过庭书法美学的最高抒情哲理。
④ 希风叙妙:仰慕前贤的风操,叙述其妙处。
⑤ 工:工致,工细。此指浮华而不切实际的言辞。
⑥ 敷:铺陈,阐述。厥:代词,其、他的,那个。
⑦ 揆(kuí):度量、考察、揣摩。庸昧:谓资质愚钝,才识浅陋,常用作谦词。
⑧ 辄:总是。
30.效所明①;庶欲弘既往之风规②,导将来之器识③,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④。代有《笔阵图》七行⑤,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⑥,点画湮讹⑦。顷见
注释:
① 效:显示,呈现。
② 庶: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弘:扩充,光大。既往:过去。风规:风度品格,指文学作品风格。
③ 导:启迪。器识:器度识量。
④ 睹:看见。迹:前人遗留下的事物。
⑤ 代:本应作“世”。因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为“代。”《笔阵图》:传为晋卫夫人所作,王羲之书。⑥ 乖舛:谬误,差错。
⑦ 湮讹:残缺错讹。
(待续……)
【本篇朗读者简介:漏风独语,资深朗诵爱好者,广东省朗诵协会理事《印象武隆》、《你最生动》全国朗诵大赛冠亚军获得者。擅长诗歌散文、国学经典朗诵,喜马拉雅FM认证主播。微信号ayao1962 漏风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