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体验世纪冰原(徒步云端冰河世纪)
徒步体验世纪冰原(徒步云端冰河世纪)知道冰川的发源地是南巴塔哥尼亚冰盖 冰川只是从山间溢出来的冰.无尽的冰川勾起了我的兴趣 看书不多的我之后也小读了几本书 知道了些与巴塔哥尼亚有关的 与冰川有关的故事. 但这次旅行让我深深迷上了冰川 当时问向导 “冰川的后面是什么? ” “望不到尽头的冰 一直通到太平洋. ”
世界尽头的巴塔哥尼亚 这几年在国内也逐渐火了起来.
来这儿的多半是到阿根廷的冰川国家公园一睹莫雷诺冰川的雄姿 或是去火地岛的苏斯怀亚玩玩小纠结 往往不知巴塔哥尼亚藏有更加伟大的景观和故事.
我与老婆第一次来到巴塔哥尼亚是2010年的蜜月之旅 婚礼花了不到2万算是基本没办 钱都省下来旅行了.
第一站便是冰川国家公园 非常愚蠢地报了Big Ice项目 贵不说 冰上走了3个来小时 上下山就花了4个小时. 回到宾馆两人一倒就到了第二天.
但这次旅行让我深深迷上了冰川
当时问向导 “冰川的后面是什么? ”
“望不到尽头的冰 一直通到太平洋. ”
无尽的冰川勾起了我的兴趣 看书不多的我之后也小读了几本书 知道了些与巴塔哥尼亚有关的 与冰川有关的故事.
知道冰川的发源地是南巴塔哥尼亚冰盖 冰川只是从山间溢出来的冰.
知道了一战后来自山东德租界的曾鲁士乔和他驾驶的 “青岛号” 水上飞机首次拍摄了冰川和冰盖的记录片 也成为首先坠毁在这外星美景一般的湖畔边的先烈.
知道了达尔文所乘的 “猎犬号” 曾经到过这片水域 以及达尔文与他的船长费兹洛伊间的友情 仇恨与传奇的故事.
知道了阿根廷与智利曾经为了这片土地险些开战 冰川国家公园的建立也是为了争夺土地.
知道了为了这片美丽的土地 特尔维切人和其他印第安族群被残忍地屠杀.
还知道了大屠杀之后第一批开拓者在此与政府 与自然 与自己斗争的故事.
这一切都使我更加被这片土地所吸引.
2011年我得知除了一般人们参观的卡拉法特市附近的冰川国家公园南园以外 还有风景更加壮美的北园存在 便再也按捺不住 于2012年10月和2013年2月两次来到有 “阿根廷徒步之都” 美誉的小镇查尔腾 参观冰川公园北园. 可惜两次都因为天气原因有不尽人意之处. 这期间 我听说了这里徒步南巴塔哥尼亚大陆冰盖的项目 于是新的目标变得清晰了.
南巴塔哥尼亚冰盖是冰河世纪遗留下来的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的一块整体冰盖. 是全球第三大 也是除南北极以外最大的冰盖. 85%属智利 15%属阿根廷 但从阿根廷这边最好观赏也最便于接近. 从这片冰盖向山下蔓延着49座冰川 为阿根廷与智利的巴塔哥尼亚地区提供着水源.
19世纪被灭的巴塔哥尼亚土著特维尔切人(Tehuelche)曾流传着有关于这片冰盖的神话传说: “人类的祖先挨拉尔在圣山查尔腾被天鹅所养大 他创造火打败了风 雪与严寒三个邪神 让冰川退回到山上去. ” 这也许就是流传至今的罕见的人类有关冰河世纪终结的记忆吧. 至今依然屹立的圣山查尔腾附近的山洞中 仍留有古人类的壁画 而风雪严寒这三位邪神依然居住在这人迹罕至的圣山背后.
就是这么一片神奇的土地 用中文搜索 我们竟然几乎查不到什么有用信息. 问作地质学家的母亲 也是一无所知.
于是我和老婆决定 南极游轮什么的休闲游就让它见鬼去吧!
趁着年轻 让我们成为踏上冰盖的第一批中国人.
图1. 1月19日 从阿根廷首都布市登上阿航可爱的 “胖头鱼” 飞机前往卡拉法特.
图2. 飞机下方巴塔哥尼亚戈壁滩上建筑物之间的土路 我管它叫 “巴塔哥尼亚线条”
图3. 天公作美 在别德马湖东边 离查尔腾还有至少150公里时就看到了传说中的 “圣山” 来自帝都的老婆表示压力山大
图4. 到卡拉法特已经过了夜间巴士的点 遇上两个来玩的阿根廷小姑娘 直接拼了个出前往查尔腾.
快到查尔腾时小哥给我们把车停在了路边的观景台 于是拍下此行第一张美图
图5. 旅店多设有大落地窗 可以慵懒地看路人看上一整天
图6. 行前是一定要吃好的 巴塔哥尼亚的烤羊羔-----天下无敌! 老婆嘴馋 加上去年2月吃的 我们把镇上的烤肉馆吃了个便 最爱的还是 “Como Vaca” 餐厅 也不知是应该译成 “如牛餐厅” 还是 “我吃牛餐厅”. 自然 老婆的大爱Quilmes啤酒是少不了的.
图7. 行前向神兽祈祷
图8. 自己安排的适应性训练 穿着租来的鞋爬了个小镇边50分钟行程的 “老鹰观景台” 回头看费兹洛伊峰 (Cerro Fitz Roy)
22日 我们出发了. 我背着27.5公斤的背包 (其中4公斤是相机包) 老婆背着17公斤. 两位向导一个是阿根廷人马蒂亚斯Matias 老婆赐大名 “马天天” 外号大猴子 是个从小就不好好读书的阿根廷海边人 初中毕业就只身来到查尔腾爬山 现在是镇上有名的攀岩爱好者和向导. 一年工作四个月 剩下的时间用来游山玩水以及跟家人团聚. 一个是智利人雷纳多Renato 老婆赐外号二猴子 是个上过大学读过登山专业的好学生 平时在巴里洛切一带当滑雪教练 夏天来查尔腾攀岩 顺便赚点儿小钱 这是他第一次带冰盖团. 还有同行的第三位游客 54岁的巴西计算机教授罗伯特Roberto 老婆赐外号巴西猴.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还对中国称霸宇宙的时间表有着不切实际的乐观.
第一天的行程 7小时的路程咱们只走了5个半小时. 前半段还是在树林里走 后半段树林消失 就是祼露在山谷间了. 路上实在都是些比较普通的巴塔哥尼亚徒步风景 就不污染各位看官的眼睛了.
图9. 即将到达第一天的营地 “小河滩” (La Playita)
图10. 马天天在观天象
图11. 23日早 准备开始第二天的行程,上冰盖前的合影
图12. 湖对面就是通往冰盖的 “马可尼小道” (Paso Marconi) 要来真的了
图13. 马可尼冰川 (Glaciar Marconi) 底部 冰与石头混在一起 很滑 我和老婆都摔了跟头.
图14. 走在马可尼小道
图15. 马可尼小道另一侧. 天气是出奇的好 很多团在这里都会遇到冰盖往下灌的大风 风速可达每小时100公里以上.
图16. 靠近冰川上端 冰缝多了几来 大猴子带着队 每一步都要用登山杖测测雪到底实不实. 这也是我们雇向导的主要原因.
图17. 老婆大人掉进冰缝 离她最近的我-----当然是拍照啦…
图18. 马可尼小道的中段 一段百来米的峭壁 得负重爬上去. 拴绳是必须的 有风时人是经常会往下掉的
图19. 峭壁顶端 通往冰盖的路已经敞开
图20. 虽然我们这儿没什么风 头上云仍然像嗑了药一样飞速地跑着
图21. 眼前仿佛只有百来米高的雪坡却像是被施了魔咒一样 越走越缓但越走越广 原以为是小石子的黑点走成了大山 小雪坡怎么着也走不到头. 这一段看似百来米的路走了我们5个小时以上
图22. “大约再2个小时就能爬到坡顶了” ------大猴子说
图23. 回头看二猴子和巴西老头 远处的费兹洛伊峰和被冰河世纪的冰川磨得像刀片一样的诸山峰
图24. 雪坡终于走到了尽头 南巴塔哥尼亚冰盖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老婆成为踏上南巴塔哥尼亚冰盖的第一位中国人 我是第二个
图25. 望不到尽头的冰盖 远处云正从雪中升起
图26. 在通往营地的最后一小段上坡迅速丧尽体力的我. 呼吸没法恢复正常 不停地吃雪以解渴
图27. 晚餐 非常非常非常难吃的意大利面
图28. 夜间 营地. 海拔1500. 我们已经走进智利 此营地属智利冰盖科考队所有 只是因为阿根廷一侧上冰盖太容易 大多数情况都是阿根廷这边的游客和登山爱好者在用罢了
图29. 银河和费兹洛伊峰的背面. 山上有个小亮点 是白天见到的猴子在攀岩.
图30. 24日一早 天气依然完美
图31. 费兹洛伊峰的背面
图32. 费兹洛伊峰的背面
图33. 经过第二天的折磨,第三天显得特别快乐
图34. 营地边的“白帽峰” (Cerro Gorra Blanca) 海拔2900多. 本来行程上写着第3天如果天气允许 可以选择登顶白帽峰 经过了魔鬼般的第二天 我们都决定放弃了.
白帽峰下挖雪烧水的大猴子
图35. 因游客理智战胜了冲动而不用爬白帽峰的马天天表示很开心
图36. 营地另一侧 可以看到坡下的大陆冰盖
图37. 营地中装着会中文的大猴子和二猴子
图38. 营地边捡化石的德国猴. 这俩德国人没找向导 是自己在风暴中从 “荒漠湖” (Lago Desierto) 一侧爬上冰盖来的 其开拓精神和勇气让人肃然起敬. 据他们说 在风暴中身边的同伴都看不见 过冰缝花了他们很长时间 最后实在找不到营地在冰上搭帐篷过夜 第二天早上起来却发现营地就在离自己不到300米的地方.
图39. 24日下午 风起云涌 冰盖上已经变成了切实的 “一片雪白”
冰盖和冰盖上的云像是把我们卷在了中间
图40. 25日早起床的老婆. 智利科考站里又湿又冷 但抗风是南极级别的 对我们来说 有个屋顶就是五星级. 经过夜观天象以及通过卫星电话与镇上联系 马天天决定我们这天要一口气走两天的行程 直接穿过冰盖.
图41. 难道这就是小时候课本里传说的 “火烧云”么?
图42. 冰盖一侧 天气仍然不容乐观
图43. 二猴子与巴西猴 背后的白帽峰显得很是壮观 我们已经离开了智利 再次踏入了阿根廷领土.
图44. 雪开始变得松软 我们换上了雪鞋 准备走进冰盖深处. 冰面上不时露出的小石头不是山上掉下来的,而是地下冰盖下冒出来的, 只等全球变暖冰盖消失后就能成为某座雄壮的山峰吧
图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