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生态葬海葬手续(厦门首次举办公益花坛葬活动)
中山生态葬海葬手续(厦门首次举办公益花坛葬活动)今年以来,市殡仪服务中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举措、多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活动。此次公益花坛葬活动面向本市市民,实行费用免除。落葬区,设在薛岭山陵园的一个大花坛。暖穴、灵骨入穴、撒福土、撒花瓣、填土安葬……灵穴上方种上了美丽的鲜花,逝者融入大地,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清风相随,沿着铺满鲜花的路,12位逝者从此与鹭岛同在。面向本市市民 实行费用免除此次花坛葬活动突出“节地、绿色、公益”理念,用音乐与礼仪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昨天上午9点30分,2021年花坛葬落葬仪式拉开帷幕。工作人员现场朗读诗歌《致亲人》,向过往告别,向生命致敬。家属们点烛祈福,手捧亲人灵骨,缓缓穿过祈福桥,用虔诚的心送别亲人最后一程。
来源:台海网
家属将亲人灵骨安放入花坛
台海网11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钱玲玲/文 常海军/图)与山川同在,与花木共荣。在亲人的送别下,12位逝者在厦门被安葬于鲜花之中,融于芳土,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昨天上午,为贯彻落实民政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倡导绿色文明丧葬新风,由厦门市民政局主办,厦门市殡葬事务中心、厦门市殡仪服务中心承办,厦门市怀祥礼仪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大爱归自然芬芳励后人”公益花坛葬活动在薛岭山陵园举行。这是厦门首次举办公益花坛葬活动。
面向本市市民 实行费用免除
此次花坛葬活动突出“节地、绿色、公益”理念,用音乐与礼仪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昨天上午9点30分,2021年花坛葬落葬仪式拉开帷幕。工作人员现场朗读诗歌《致亲人》,向过往告别,向生命致敬。家属们点烛祈福,手捧亲人灵骨,缓缓穿过祈福桥,用虔诚的心送别亲人最后一程。
落葬区,设在薛岭山陵园的一个大花坛。暖穴、灵骨入穴、撒福土、撒花瓣、填土安葬……灵穴上方种上了美丽的鲜花,逝者融入大地,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清风相随,沿着铺满鲜花的路,12位逝者从此与鹭岛同在。
今年以来,市殡仪服务中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举措、多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活动。此次公益花坛葬活动面向本市市民,实行费用免除。
不留碑不留名 化作春泥更护花
花坛葬是一种环保、节约土地资源的骨灰安葬方式。薛岭山陵园生态花坛葬区可循环使用,骨灰粉化处理后深埋花坛内,不留碑、不留名,化作春泥更护花,是生命最美好的延续。
厦门市殡仪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吴小佩告诉导报记者,薛岭山陵园已开发300多平方米的生态葬区,除了花坛葬,接下来还将开展树葬、草坪葬。未来如果市民需求比较大,还将把生态葬推广至其他墓陵园开展。
近年来,厦门不断致力于节地生态葬的大力推广,骨灰撒海已率先开展多年,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参与,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生态殡葬和文明殡葬理念,展现了大爱情怀和奉献精神。
链接
72岁老奶奶送别三位亲人
昨天,望着三位亲人的骨灰缓缓葬入花坛,泪水一次又一次打湿了她的脸颊。她的泪水里,既饱含思念,又充满欣慰。
72岁的黄奶奶,已是满头银发,但她坚持要来到现场,送别亲人最后一程。“今天在这里安葬的,是我的公公、婆婆和先生。几年前,我就有这样的想法,今天终于实现了。将来我百年之后,也要葬在这里,我们一家人用这种方式,永远相依在一起!”
黄奶奶几度哽咽,她流着泪说:“薛岭山陵园举行这次花坛葬活动,我万分感谢。这样的形式很好,有利于子孙后代,不给年轻人增加负担,也能回归自然、落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