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纯露脐装露肚脐(马思纯纷纷中招)
马思纯露脐装露肚脐(马思纯纷纷中招)让我们带着种种疑惑,揭开这个病的神秘面纱!带状疱疹真的如此可怕吗?得了带状疱疹应该怎样的治疗?哪些高危人群需要特别预防?不少人深受带状疱疹带来的困扰,包括我们熟知的娱乐明星,也纷纷中招……圈中出名的“拼命三郎”蔡依林碰上带状疱疹,也不得不停下工作,在医院里康复。人气小花马思纯一改往日的靓丽形象,发了一张浮肿的自拍,面对带状疱疹,工作也要被耽误了。
近期,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已经获批上市,全国各地已经可以陆续接种。
又一个接种疫苗?所谓的带状疱疹到底是什么?
带状疱疹,在民间又叫“蛇缠腰”“缠腰龙”,甚至有缠一圈就会死人等说法。
带状疱疹的“神经痛”,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痛,简直折磨得人苦不堪言。
不少人深受带状疱疹带来的困扰,包括我们熟知的娱乐明星,也纷纷中招……
圈中出名的“拼命三郎”蔡依林碰上带状疱疹,也不得不停下工作,在医院里康复。
人气小花马思纯一改往日的靓丽形象,发了一张浮肿的自拍,面对带状疱疹,工作也要被耽误了。
带状疱疹真的如此可怕吗?得了带状疱疹应该怎样的治疗?哪些高危人群需要特别预防?
让我们带着种种疑惑,揭开这个病的神秘面纱!
一、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侵犯儿童时容易起水痘,侵犯成年人和老年人则容易起带状疱疹。
患者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大多抵抗力差,精神压力、熬夜、劳累过度皆可导致诱发。
1、典型症状
(1)发病前几天会有不明原因疼痛、刺痛感和烧灼感,偶尔会出现瘙痒,而且常常会有浑身无力的症状。
(2)丘疹成带状排列,在红斑上能够生成簇的米粒状的疱疹,并且迅速的变成水泡,渐渐的能变成血疱以及脓包,前三天的感觉就是痛、痛、痛!
(3)会有发热的症状,以低热为主,一般出现在发热初期。
2、高 发 人 群
本病多发于成年人,50岁以上的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危人群,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神经痛也更加严重。
小年轻也别太得意,注意身体健康,防范于未然~
二、带状疱疹致命吗
关于“带状疱疹长满一圈就会死人”的说法,这是不严谨的。
这种由潜伏水痘感染再激活的带状疱疹,它的发病的范围是和人的神经分布有关,一般是只会长半边,不会长满一圈。
之所以很多人说长满一圈会要人命,是因为这种疼痛非常难以忍受。
毕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全球三大神经痛之一。
三、医学诊断
01、西 医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就是消炎止痛,抗病毒侵入,尽量缩短病程,最后是预防感染。
一般在抗病毒药物常见的是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
常用的止痛药物有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加上营养神经的药物如B1或B12或甲钴胺等。
02、中 医
在中医上,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累累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或称"火带疮"、"蛇盘疮"。
《外科启玄》称为:"蜘蛛疮"“此疮生于皮肤间,如水窠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攒,亦能荫开。”
早期主要是湿热困阻和湿毒火盛导致,后期则主要是火热伤阴、气滞血瘀或脾虚失运而造成,
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
中医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拥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针灸治疗,分别以梅花针、棉花灸、艾灸法、吹灸和循经针灸的治疗效果最为突出,有需要的朋友,可求助于专业中医师进行治疗。
那么,患有带状疱疹的人,常常会有着怎么样的证型呢?
四、常见症型和调理方法
01、肝经火盛型
①皮疹色红,疱壁紧胀,有灼热感、刺痛感
②口苦咽干,口渴
③烦躁易怒,食欲不振
④大便干,小便黄
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
调理上以清泻肝胆实火,解毒止痛为主,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配方:
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生地15g,大青叶15g,连翘10g,生甘草10g,泽泻10g,元胡10g,车前子(布包)10g。
02、脾胃湿热型
①丘疱疹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
②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
③不思饮食,食后腹胀
④大便时溏,女性患者白带多
⑤舌淡胖,苔白厚或白腻
调理上以健脾祛湿,佐以解毒为主,常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配方:
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5g,板蓝根15g,元胡10g,车前子10g(布包),泽泻10g,生甘草10g。
03、气滞血瘀型
①水疱消退,局部疼痛不止
②皮色暗红,灰褐色或色素沉着
③疼痛以夜晚或阴雨天加重
④舌暗苔白,脉弦细
调理上以活血化瘀,清解余毒为主。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配方:
熟地黄15g,当归12g,芍药10g,川芎8g,桃仁6g,红花4g,制香附10g,延胡索19g,莪术10g,珍珠母20g,生牡蛎20g,磁石20g
PS:除了内服外,外敷可用二味拔毒散:雄黄、白矾各等分,共研细末,用清茶水调化,蘸擦患处。每日2-3次。亦可用新鲜马齿苋捣烂外敷。
预防带状疱疹的途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扶助正气,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二是减少邪气的产生,饮食上清淡,少吃或者不吃肥甘厚味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我是主治中医邱超平医生,喜欢给大家分享一些干货内容。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收藏,欢迎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