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宋江武功排行(水浒传中盛名赫赫的宋江)
水浒传宋江武功排行(水浒传中盛名赫赫的宋江)宋江起义路线图南有方腊,北有宋江,再加上其他义军此起彼伏,宋王朝岌岌可危。宋徽宗赵佶召集群臣商议,该怎么办?这时候,中书侍郎侯蒙出了个阴招,建议朝廷招安宋江,使其对付方腊。《宋史·侯蒙传》对此事有专门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说白了,就是让宋江和方腊狗咬狗,朝廷好坐收渔人之利。赵佶对这个建议很是满意,当廷表扬了老侯,并任命老侯为东平知府,做好宋江团伙招安事宜。只是此时的侯蒙已年过花甲,且身体状况不佳,正要上任,却突然一病不起,于宣和三年春去世。也就是说,宋江的义军自始至终并没有被朝廷招安(只是战败投降),他甚至可能连朝廷的旨意都不知道。据史料推测,宋江归降朝廷后,亦曾参与了征讨方腊等起义军的活动,但并未发挥明显作用。《水浒传》中很多情节,都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宋江乐善好施,江湖上素有义名
北宋末年,农民揭竿而起者达数十起之多,影响最大的有宋江(约1074-1122年,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方腊等数支义军。其中宋江起兵于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完败于宣和三年(1121年)2月。历史上,宋江的结局是“不得已,海州出降”,而非“被招安”。殊不知,导致宋江在海州(今连云港)全军覆没的关键一役,乃是此前的沭阳阻击战。能够把宋头领打得溃不成军的,并非宋朝某位著名将领,而只是沭阳县一位名叫王师心的县尉。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
施耐庵先生创作的《水浒传》,把宋江等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描写得精彩绝伦,波澜壮阔,读来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然而史实中,宋江一行虽起事于梁山水泊,却并没有固定的根据地,而是一支“流寇武装”。曾任沭阳知县的袁枚,也在《随园随笔》卷十八《辩讹类下·梁山泊之讹》中声明:“俗传宋江三十六人据梁山泊,此误也。”其一众头目仅三十六人,亦非一百单八将。这三十六人,或许就是“三十六天罡星”的原型。
梁山好汉图
根据史料记载,徽宗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将梁山泊八百里水域收归“公有”,要求入湖捕鱼、采藕、割蒲的百姓,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如不服从,就以盗贼论处。承受不了剥削和压迫的贫苦农民,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杀富豪,拒官兵,攻州县,劫钱粮,闹得黄河以北大片地区鸡犬不宁。
宋江乐善好施,江湖上素有义名,百姓归附者甚众,再加上三十六位头领都有拳脚枪棒功夫,擅长游击战,很快就把一盘散沙式的团队训练成了能征善战的游击部队。
宋江画像
宣和末年担任监察御史的张守在《毗陵集》中提到:“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振,吏多逃匿。”《宋史·张叔夜传》亦提到:“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的话,宋江的起义军就是“所向披靡”。这也与宋朝重文抑武,军备废弛,部队战斗力急遽下降有很大关系。且宋江团队是“流窜作案”,官军对敌作战的难度确实很大。
南有方腊,北有宋江,再加上其他义军此起彼伏,宋王朝岌岌可危。宋徽宗赵佶召集群臣商议,该怎么办?这时候,中书侍郎侯蒙出了个阴招,建议朝廷招安宋江,使其对付方腊。《宋史·侯蒙传》对此事有专门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说白了,就是让宋江和方腊狗咬狗,朝廷好坐收渔人之利。赵佶对这个建议很是满意,当廷表扬了老侯,并任命老侯为东平知府,做好宋江团伙招安事宜。只是此时的侯蒙已年过花甲,且身体状况不佳,正要上任,却突然一病不起,于宣和三年春去世。也就是说,宋江的义军自始至终并没有被朝廷招安(只是战败投降),他甚至可能连朝廷的旨意都不知道。据史料推测,宋江归降朝廷后,亦曾参与了征讨方腊等起义军的活动,但并未发挥明显作用。《水浒传》中很多情节,都是作者的“一厢情愿”。
进入沭阳,遭县尉王师心伏击,伤亡惨重,溃不成军
宋江起义路线图
宋江义军活动的地点主要在河朔,即今河北、山东大片地区。宋宣和三年(1121年)2月,为扩充钱粮,宋江率义军南下,攻打淮阳军(治所为下邳,领宿迁、睢宁二县)。在夺得粮草辎重后,向楚州(今淮安)、海州一带扩大战果。宋代的沭阳县,即隶属海州管辖。南宋吏部尚书汪应辰在《文定集·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中有云:“河北剧贼宋江者,肆行莫之御。既转略江东,径趋沭阳。”
让宋头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无往不胜的大军会在沭阳这个“小地方”遭到重创,而后形势急转直下,“替天行道”的大业最终黯然收场。据《沭阳县志》(1997年4月出版)载:“宣和三年(1121)二月,宋江率义军南下,进入沭阳县境,遭县尉王师心伏击,伤亡惨重。遂放弃去楚州,率残部乘十条船走海州......”
1997版《沭阳县志》中关于宋江遭遇伏击的记载
沭阳县,直到明万历四十四年,才有了一座较为坚固的砖石城池,此前,只是土城墙。遇到洪水和外力,基本上起不到防御的作用。可见,王师心的这场伏击战,打得相当不容易。那么,鲜有败绩的宋江,缘何会在沭阳栽了大跟头?宋江损折了多少人马?笔者查阅多部史料,尚未找到这场战事的完整记载,但却发现了多条沭阳人民协助官府抵御“贼寇”的“大事录”。甚至有民众不惧凶险,只身犯险,营救“父母官”的史事。如明正德六年(1511),沭阳军民协力防御刘六、刘七义军,及城破,淮安知府刘祥、县丞程俭被擒。邑人沈麟只身入义军,劝说放回刘、程二人(见1997版《沭阳县志》第593页)。这位沈麟,可谓是智慧和勇气均超乎常人。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大义”二字。
今日沭阳城墙
足以见,沭阳历史上的官员大多是称职的,官员和百姓的关系主体上是融洽的。在城破家亡的危急关头,沭阳人民把个人安危抛诸脑后,军民一体,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奋勇杀敌,这才是王师心取得伏击战大捷的主要原因。此外,王师心在战前对兵员、武器、战略战术、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赢得了决胜的前提条件。偏偏宋江赶到沭阳的时候天色已晚,人生地疏,部队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遭到了沭阳军民的“伏击”。此一战,宋江被打得措手不及,军心大乱,直接咏出了“流水落花春去也”。
王师心(朱熹撰词)
王师心(1097-1169)字与道,浙江金华人。重和元年(1118)21岁的王师心中进士,被任命为沭阳县尉。三年后,24岁的王师心因狙击宋江起义军有功,诏改承奉郎。58岁时,官至左奉议大夫后致仕。著作有《易说》。沭阳伏击战,是文官王师心一生的亮点。
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应该说,折戟沭阳是宋江最终遭遇“滑铁卢”的前奏。海州知州张叔夜本奉旨招讨宋江,得知宋江沭阳兵败后,张叔夜让人放出口风,说海州兵力不足,防备空虚。仓皇溃逃的宋江遂放弃了南下楚州,劫掠官船十余只,携人马竟往海州而来。王师心命军民打扫战场,统计战果,也不再追击宋江。
宋江剧照
宋江的残部撞进了张叔夜织好的大网中。是夜,张叔夜将招募的千余名死士埋伏在近海的城边,宋江船到,先以少量兵士吆喝,引诱宋江上岸作战。待起义军下船上岸,却又遍寻他们不着。正要上船继续赶路,猛一回头,发现十余大船燃起熊熊大火,海面上火光冲天。一时更加慌乱,不知作何处去。
此刻,千余死士从藏匿处突然现身,呐喊着挥刀砍来。宋江大惊,却无法组织部队进行有效对抗。义军首尾不能相顾,斗志瞬间瓦解,逃无去处,或死或降。宋江先还想找机会逃出去,怎奈副帅也被张叔夜擒住,并以此要挟宋江投降。宋江无奈,只得放下兵器,全军投降。
《宋史·张叔夜传》述及此战云:“(叔夜)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擒)其副贼,江乃降。”
宋江投降后,亦曾作裨将随童贯出征,然其终非真心归顺朝廷。据有关史料记载,宋江归降不久,便串联原起义弟兄谋反。宣和四年(1122年),朝廷派折可存迅速平叛,宋江等一干人被残酷杀害。
张叔夜画像
张叔夜(1065-1127年)字嵇仲,开封人。北宋名臣,文武全才。曾祖父、祖父、父亲皆为朝廷重臣。收降宋江后不久,张叔夜即被加任为徽猷阁直学士,并改任济南府知府。北宋灭亡时,张叔夜于宋金交界处(今河北白沟)自缢身亡,以死明志。
END
参考资料:《宋史·徽宗本纪》《宋史·侯蒙传》《宋史·张叔夜传》《宋史纲》《宋史目》《沭阳县志》、汪师韩:《韩门缀学续编》、袁枚:《随园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