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如何逆袭(解析豆瓣9.0分风平浪静的闲暇)
讨好型人格如何逆袭(解析豆瓣9.0分风平浪静的闲暇)1、故事情节:讨好他人得不到任何人关心,立即重新开启新生活。主动放弃原来的生活,离开以前自己一直讨好的人,就是自我救赎的第一步。今天,我们就结合剧中的叙事内容,分析剧中"讨好型人格"自我救赎的过程以及引发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解析:她晕倒了,没有同事看她,甚至最爱的男朋友也没有来看望她。于是,她背着一张棉被,骑着自行车到乡下去了。这样一部剧在豆瓣上获得9.0高分,在去年夏天里受到许多人的欢迎。大概是女主的经历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或者同情,大概是女主的义无反顾地离开深深地击中了人们的内心,因为很多人也想这么义无反顾地离开 。这部剧不仅将窸窣平常生活中的情感与触动,细腻地展示出来了,还将与凪一样的老好人的绝望与凄惨都展示出来了。当然这部剧不仅仅聚焦在讨好型人格的悲惨生活上,还关注了讨好型人格自我救赎的那一刻甚至那一整段时光。因此整部剧看下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凪勇敢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看到《风平浪静的闲暇》这部剧名字的第一眼,就感受到那股迎面扑来的清新风,以为这部剧讲的故事像宫崎骏动漫一样地唯美。然而,第一集女主出场就让人心疼不已。
女主凪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28岁的她,一直觉得生活百无聊赖。工作时,她不敢拒绝别人的请求帮助很多同事干了不少活,事情做错了自己主动背黑锅,一直对上司和同事说"对不起、对不起"。因为担心融不进群体,一直说"我懂我懂"。在爱情方面,她因为男朋友喜欢自己头发又直又顺,就每天提前起床一个小时把自然卷的头发拉直,很多事情都小心翼翼。
但有一天,事情全变了。她一直以为自己的做法已经融进了群体里,但其实同事们交工作给她跑去参加聚会,并不带她去聚会。她一直以为,她和男朋友恩爱甜蜜就差男朋友求婚,但听到男朋友和别人:"其实我和她只是那方面和谐,对她这么小气的女人生理上一直很抗拒。"
她晕倒了,没有同事看她,甚至最爱的男朋友也没有来看望她。于是,她背着一张棉被,骑着自行车到乡下去了。
这样一部剧在豆瓣上获得9.0高分,在去年夏天里受到许多人的欢迎。大概是女主的经历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或者同情,大概是女主的义无反顾地离开深深地击中了人们的内心,因为很多人也想这么义无反顾地离开 。这部剧不仅将窸窣平常生活中的情感与触动,细腻地展示出来了,还将与凪一样的老好人的绝望与凄惨都展示出来了。
当然这部剧不仅仅聚焦在讨好型人格的悲惨生活上,还关注了讨好型人格自我救赎的那一刻甚至那一整段时光。因此整部剧看下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凪勇敢说出自己需求以及拒绝别人的时候。这便也是整部剧的可贵之处,通过具有讨好型人格人物的经历、言行前后的变化,带给我们启示,引发我们对讨好型人格的深层次思考。
今天,我们就结合剧中的叙事内容,分析剧中"讨好型人格"自我救赎的过程以及引发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解析:
1、故事情节:讨好他人得不到任何人关心,立即重新开启新生活。主动放弃原来的生活,离开以前自己一直讨好的人,就是自我救赎的第一步。
2、人物形象:曾经自卑敏感的凪,也有勇敢、大胆、果断的一面。自我救赎的第二步,就是勇敢地做自己。
3、现实意义:这部剧指出"讨好型人格"基础就是因为太注重"察言观色",但主人公的经历告诉我们年轻人在看人脸色时代里应该调整心态,其实跟随自己的心做选择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人觉得舒服。
凪生活过得很累,尽管自己经常笑着。其实凪并不喜欢和同事聚餐,更喜欢独处,但是因为生活和职场,她不得不和同事附和着吃饭,和同事附和着聊天。凪可以不在意这一切,因为还有自己爱的男友和爱自己的男友——公司高管慎二。然而慎二说的话再次打击了她。看透这一切之后,她离开了原来的人,原来的生活,好像是逃避他们又好像是在开启自己的新生活。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少人都能感到凪身上有着我们自己的影子,但也感叹做不到像凪一样去离开原来的生活和原来自己一直讨好的人。其实我们多多少少都明白讨好的累,也看得到身边人对待自己的虚伪和利用性行为。但是很多时候,还是因为家庭或者工作,没有去重新开启新的生活。
可惜,就恰恰差这一步,就很难开启新的生活,开始自我救赎。因为我们待在原来的生活里,还是会害怕自己的改变会引起他人的嘲笑和鄙视,这样一来就不容易改变。因此,不如干脆去一个谁都不认识自己的地方,像凪一样轻装上阵带着仅仅够三个月生活的存款,去过一段闲暇的时光。
在同事面前只会说"我懂我懂"、"对不起对不起"像个女主播形象的凪,其实是刻意如此形象的凪。头发是因为男朋友喜欢拉直,服装是为了贴近办公室同事的风格,"我懂我懂"的话是为了融进群体的台词。
可是这些有什么用呢?她没有做自己,周围人也没有看到她自己,除非在要求帮忙做工作的时候。她没有做自己对男朋友百依百顺,连节约的好习惯都被男朋友鄙视成小气。
但这又有什么所谓呢?她选择一个小村随遇而安,重新开始生活,真正地开始去做自己。头发卷成爆炸头,她也开心地在路上骑着自行车。商贩算错了价钱,虽然有所犹豫但最后还是告诉了商贩情况。碰见熟人约自己吃饭,拒绝后她开心地在路上笑。慎二找回她还想"吃饭例行旧事",她拒绝并赶走了他。
她勇敢了,她不是以前的凪。更准确的来说,她成为了真正的凪。那个喜欢独处,喜欢大笑的她才是真正的她。她也会果断地"断舍离",而不是吝啬地生活,她也会大胆向他人提出需求,并不是一味地满足别人的需求。
这样有什么不好呢?正因为凪能如此地勇敢做自己,才能实现"讨好型人格"的自我救赎,才能远离那些对自己不友善的人,才能过上轻松、自在、快乐且有意义的生活,才能有所成长。另外,以前的她并不是没有优待过自己,虽然只有一点——节约。以前的她因为节约,也才能有资金果断地离开原来的生活。因此,勇敢做自己,照顾自己的感受,并不会对自己"有害而无利"的。
现实意义: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讨好型人格"基础就是因为太注重"察言观色",重要原因是内心不够独立。因此,实现内心独立是自我救赎第三步。有人说,这部剧就是教"讨好型人格"自我救赎的教科书。的确,主人公的经历就像在一步步教我们如何摆脱自己的"讨好型人格"。但主人公简单的逃离以前的生活和人,是不能够真正完成自我救赎的。
在主人公开始新生活不久之后,过去的人就开始找上门来,甚至告诉她"你不可能改变的",这个人就是慎二。不仅如此,为了隐瞒父母自己已经分手的事实,就和慎二在父母面前假装演戏。另外,邻居小言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凪。
虽然新生活又有新的困扰,虽然凪还是有些害怕和难受,但凪最终调整了心态。从凪没有选择任何一个追求自己的人,并离开了村庄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到凪已经能够跟随自己的心做选择了。她能如此做选择,一是因为她已经真正做自己,已经接纳并喜欢上自己,自己的内心已经独立了。
其实,人们很多时候就是会像凪一样,害怕自己拒绝别人就会被别人讨厌起来。当勇敢做自己之后,发现真正的自己也能够被他人喜欢和接纳,自己随之也就接纳自己起来了。
当然,凪也发现真正的自己也有人不喜欢。但她已经不在意了,因为她明白虽然自己身处在这个看人脸色的时代里,但不能总是看别人的脸色,主要是做好自己,就像那位捡垃圾的婆婆一样(那位婆婆常常捡垃圾,但是家里非常整洁)。
老好人"凪"的自我救赎,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和启示?凪以前"老好人",后来成为真正的自己,可爱又温柔,独立又善良。我们不仅替凪高兴,也越来越喜欢上了凪。不得不说,人们都会希望自己被人喜欢上,被他人认可。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希望周围的人能够喜欢、认可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又不希望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父母这样的心理无可厚非。很多时候父母一开始是想培养好孩子的行为习惯,但不知觉中让孩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就像凪的母亲一样,我相信凪的母亲如果知道自己说了"是不是又顶着乱七八糟的头发过生活"会让凪自卑的话,也不会这样说凪的。
那么,我们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形象的时候,如何避免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呢?又或者当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我们应该怎么帮孩子救赎呢?
1、 平常应该接纳孩子,常常认同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自卑并不是孩子自身不够优秀,恰恰相反他们有些比常人更加优秀。但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接纳和认可,所以也不认可接纳自己,仅仅因为一些缺点。有些父母担心夸多孩子会让孩子骄傲,其实认同不等于夸。认同是指,接纳孩子无可改变的缺点,比如像凪的自然卷,把孩子这些不足往好的一面看,并把好的一面告诉孩子,就好像有些孩子喜欢凪的头发,并摸着说:"我喜欢你的头发,毛茸茸的。"此外,还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并让孩子继续发挥优点。
2、 指出孩子错误后,孩子改正后要及时给予认可。
平常孩子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就会说孩子的不好。如果,我们能在指出孩子错误后,及时地表扬孩子,如"看到你的改变我很开心!""我感到好欣慰,因为你这次做的比上次好。"如果孩子改变得效果不好,但付出了努力,我们也要诚恳地表示下自己看到他的努力,然后给出具体的建议或者小小的帮助,鼓励他再接再厉。
3、 给予孩子表达自己意愿和需求的机会。
这一点很关键,基本上能帮助孩子形成正常的人格,因为这一点让孩子能够内心独立,察觉并尊重自我感受。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家长在小问题上(即非原则性问题上)向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给出建议并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一来,孩子才越来越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近年来,讨好型人格一直在人们的讨论之中,不少人便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但能够主动去做出改变的人却不多,许多人是在自怨自艾。如果你有自我讨好型人格,为了自己就勇敢做出改变吧,改变的结果可能不理想但过程会让你收获满满。如果你在教育孩子中,已经不经意让孩子有着讨好型人格的趋向,那就立刻调整教育方式。主动改变一点点,都会让明天更美好一点。
我是小航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