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豆糊面的正宗做法(糊糊面从农家粗粮到)
蔚县豆糊面的正宗做法(糊糊面从农家粗粮到)蔚县本地出产的豆子很多,豇豆、芸豆、绿豆、黄豆等等,这些都能用来加工成糊糊面。玉米面和莜面也常被用来加工成糊糊,但是与豆类相比,他们的口感要差一些。现在作为特产出售的糊糊面主要的原料是扁豆和豌豆,其它杂豆或有土味或者味道不正,渐渐不被采用。在过去,蔚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普通农家比较穷苦,粮食也少,人们舍不得吃干饭,就将糊糊作为主食来吃。喝糊糊有个好处,几大碗下肚,可以增加饱感。虽然吃下的粮食不多,但胃满了,当时的感觉是吃饱了。到了冬闲时节,吃干饭的时候就更少了,就是在农忙季节,也多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吃干一点的饭食,比如,毛糕、小米饭、玉米面饼子等,而家里的辅助劳力,女人、孩子、老人则多吃的是稀食,如,糊糊、稀粥等。如果粮食多的话,糊糊里面可以煮糕、土豆、粥等其它主食,一锅里面稀饭和干饭都有了,简单实惠,也是农家普遍的吃法。时间久了,当地便形成了晚上喝糊糊的饮食习惯。糊糊是蔚县及周边地区常见的一
糊糊,本来是蔚县及周边地区普通农家因为粮食短缺而无奈琢磨出来的一样家常饭,不值一提。但是,随着糊糊面用料上的精挑细选和加工上的精工细作,使它逐渐演变为一道大众美食,不但走进了更多普通农家的厨房,也走上了高档饭店的餐桌。
糊糊面是蔚县暖泉镇的土特产,街边小店都有出售。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王瑾涧
地道农家饭
糊糊是蔚县及周边地区常见的一种农家饭。将谷、黍、玉米、豆类等小杂粮,上锅炒至半热磨成面粉,叫糊糊面。喝糊糊,既助消化,又解除疲劳,是晚餐的最佳选择。
糊糊其实就是用面粉和水熬成的,外地人称之为粥,蔚县人叫糊糊。糊糊的做法很特殊,先是在锅中添一定数量的冷水(水温一定不能高),接着舀一定比例的糊糊面(根据稀稠要求添加适当的数量),然后将糊糊面搅开,直到没有面疙瘩为止,在添加糊糊面的同时可以开火加热,加热过程中要不停地用勺子在锅中搅拌(不搅拌就会糊锅),等到烧开锅成均匀稳定的浆状物时,就是做好的糊糊,即可盛出食用。也可用温水汤开,熬沸后食用。这种做法不常用,一般是糊糊做好了但有点稀的一种补救办法。
蔚县一带人们将米饭称为粥,比如小米粥、大米粥,用小米或大米熬的稀饭,蔚县人则叫稀粥,总的来说,蔚县人说的糊糊就是外地人说的玉米面粥之类。糊糊熬成后久放不会沉淀,可稀可稠,也可加入蔬菜、山药、黄糕之类同煮,味道更加鲜美。糊糊喝多了会胃酸,当地人便佐以咸菜同吃,可以中和胃酸,并增加食欲。
在过去,蔚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普通农家比较穷苦,粮食也少,人们舍不得吃干饭,就将糊糊作为主食来吃。喝糊糊有个好处,几大碗下肚,可以增加饱感。虽然吃下的粮食不多,但胃满了,当时的感觉是吃饱了。到了冬闲时节,吃干饭的时候就更少了,就是在农忙季节,也多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吃干一点的饭食,比如,毛糕、小米饭、玉米面饼子等,而家里的辅助劳力,女人、孩子、老人则多吃的是稀食,如,糊糊、稀粥等。如果粮食多的话,糊糊里面可以煮糕、土豆、粥等其它主食,一锅里面稀饭和干饭都有了,简单实惠,也是农家普遍的吃法。时间久了,当地便形成了晚上喝糊糊的饮食习惯。
蔚县本地出产的豆子很多,豇豆、芸豆、绿豆、黄豆等等,这些都能用来加工成糊糊面。玉米面和莜面也常被用来加工成糊糊,但是与豆类相比,他们的口感要差一些。现在作为特产出售的糊糊面主要的原料是扁豆和豌豆,其它杂豆或有土味或者味道不正,渐渐不被采用。
“蔚州咖啡”
“早晨粥,晌午糕,黑夜糊糊煮山药”,这便是蔚县人的日常膳食标准。
以前,蔚县人一天最理想的饭食莫过于“早晨粥(小米饭),晌(中)午糕(黄糕)、黑夜(晚上)糊糊煮山药(土豆)。”
为啥早晨要吃粥?是因为农村人要干一上午的活,吃饱了才有力气。为了节约粮食,晚上就吃点稀的,喝糊糊,然后一觉睡到天亮,少吃点粮食也能抗得住。
蔚县人既聪明又勤快,俗称“天下十三省,能不过蔚州人”的蔚县人,在饮食上也是用足了心思,他们的老辈人在粮食单调不足、条件简陋的前提下,为蔚县的后代创造了好多粗粮细作的美食,别的不说,仅这糊糊,就有多种原料和多种做法。比如,将谷子和玉米上锅炒熟,然后磨成面熬糊糊,那就很好喝了,要是在熬糊糊时再加一饭勺小米的话,那就叫糊糊饭,比糊糊耐饿点。如果用炒熟的豆类磨成的面,如黄豆、蚕豆、芸豆、豇豆、小豆等来熬糊糊,那就是有名的豆面糊糊了,非常好喝。而最上讲究的当属扁豆面糊糊了,由于扁豆耐寒怕热,所以大都种植在高海拔的山区,所以,就比较珍贵,在过去,一般家里是不常吃的,常吃的只是用玉米和谷子磨成面的糊糊。
糊糊的口味独特,口感好,有特性,可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好菜”,同时成为节日馈赠佳品。先不说它的制作程序,单论口味,熬熟以后,热气沸腾,香气四溢,喝上一口,令人倍感清爽,略带一丝甜意,没有一点生面的味道,会让人回味无穷。
到饭店、宾馆就餐时,人们在大鱼大肉吃腻了时喝上一碗糊糊,解腻、消食,非常受欢迎。糊糊喝起来有一股炒香味,入口细腻爽滑,人们形象地把豆面糊糊面称“蔚州咖啡”。如今,糊糊面不仅是普通人家的日常食品,还荣登高级酒店的餐桌,蔚县各大宾馆的早点薄上“蔚州咖啡”是必备食品。
受欢迎的土特产
糊糊是蔚县人的家常饭,近年渐渐被外地人所接受,并作为土特产外销。其中,蔚县暖泉镇的糊糊面最为有名。
暖泉镇赵春林家的古堡粮油店位于暖泉镇西侧,有包装好的也有散装的,几个大铁皮面柜排成两行,里面装着不同口味的糊糊面。扁豆的、豌豆的、混合豆的等等。散装糊糊面一斤4到5元,超市小包装的暖泉的就卖到七八元了。据蔚县暖泉镇工作人员刘聪明介绍,像古堡粮油店这种注册的糊糊面加工点暖泉有十多家,此外,没注册的加工点也有不少。
许元贵是最早做糊糊面的人。早在大集体时期他就是村磨面坊的负责人,包产到户后,他继续从事老本行,加工糊糊面的活干了三四十年。早些年,糊糊面是村民们的主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糊糊面渐渐吃的少了,人们也不再自己炒了豆子磨面,许元贵的糊糊面生意才渐渐做大起来。赵春林介绍说。
糊糊面的制作也有讲究,从选料到加工认真细致,它的原料是豆类的豌豆和扁豆,产地源于南山地区。加工前要挑去沙子,炒热去皮,磨面,在磨面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否则磨出的面太干太油,沾在一起下不去。面味的好与坏取绝于烘炒的火候,一般烘炒到八成火候味最佳。赵春林说,这时候口感好,颜色正,炒过了的话份量轻、口感也差了。然后去皮倒入磨面机磨出面粉,就是远近闻名的暖泉糊糊面。
刘聪明说,蔚县人是张家口各区县里最会吃的,而暖泉人又是蔚县人里最会吃的。暖泉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定居,金元时期有了暖泉这一村名,是一个游牧、农耕文化交汇的地方,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人多,带来了天南海北各地的食品和加工方法,糊糊面被演绎得炉火纯青也就不奇怪了。
口感好,易消化,糊糊面尤其适宜老年体弱多病者,以及有肠胃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食用。目前,糊糊面已深入千家万户,成为各阶层青睐的食品。 糊糊面不但在张家口各区县的土特产门市部都有经销,而且远销石家庄,广东,山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