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楚的历史故事(楚恭孝王马希萼)
马楚的历史故事(楚恭孝王马希萼)马希范临死之前也不含糊,把王位传给了弟弟楚废王马希广。由此,衡阳王马希声临死之前,遵照自己父亲的规矩,把王位传给了自己弟弟,楚文昭王马希范。马殷是晚唐时节涌现出来的枭雄,虽然能力也许不如朱温,李克用之流,达不到坐拥半壁江山的程度,但其所建立的南楚政权,以潭州(湖南长沙)为中心,囊括湖南全境,广东北部,广西大部,贵州东部,下辖二十九州,领一百零六县,由此,马老爷子也算是位名动一方的人物。作为开国君王,马殷制定了一套十分古怪的继承制度,即“兄终弟及”。临死之前,他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楚衡阳王马希声,要求马希声过世之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然后弟再传弟,弟再传弟,而绝不允许传给自己的儿子。
(南楚政权)
天福十二年,南楚政权的第三任国君,楚文昭王马希范去世了。
为了照顾一下那些不太熟悉南楚历史的朋友们,作者要在文章开始之前,捋一下南楚的帝王世系。
南楚政权的开国之君,是楚武穆王马殷。
马殷是晚唐时节涌现出来的枭雄,虽然能力也许不如朱温,李克用之流,达不到坐拥半壁江山的程度,但其所建立的南楚政权,以潭州(湖南长沙)为中心,囊括湖南全境,广东北部,广西大部,贵州东部,下辖二十九州,领一百零六县,由此,马老爷子也算是位名动一方的人物。
作为开国君王,马殷制定了一套十分古怪的继承制度,即“兄终弟及”。
临死之前,他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楚衡阳王马希声,要求马希声过世之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然后弟再传弟,弟再传弟,而绝不允许传给自己的儿子。
由此,衡阳王马希声临死之前,遵照自己父亲的规矩,把王位传给了自己弟弟,楚文昭王马希范。
马希范临死之前也不含糊,把王位传给了弟弟楚废王马希广。
(楚武穆王马殷 形象)
朋友们,马殷同志的生育能力十分强悍,一生之中,大概诞育了三十多个儿子。
这其中,有早夭的,有死于意外的,还有因病去世的,还有史书无载的,不算以上这些,有明确记录的,仍有十五位。
按照马殷“兄终弟及”的规划,老大当完国君老二当,老二当完老三当,老三当完老四当,老四当完老五当...以此类推,按照每一个儿子都能在位二十年来算的话,到自己的第十五子当完国君,南楚王朝也差不多绵延三百年了。
大唐国祚二百八十九年,明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也亏得马殷同志真敢想,轻轻松松就为后代子孙们直接规划了三百年。
不过,想法虽然很美好,但马殷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按照每一位国君在位二十年来算的话,老大传老二,老二传老三,老三传老四,老四传老五,等到轮到老六能即国君位的时候,他本人的坟头草也差不多长半人多高了。
并且,文昭王把王位传给废王马希广这个行为,看似合理,但实则却另有猫腻。
马殷要求儿子们“兄终弟及”,马希广是马希范的弟弟,所以这个操作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我们要知道的是,马殷所设想的兄终弟及,是要求每一位儿子在临终前,选拔诸弟中最年长者为国君,而不是让你随便选一位。
并且,马希广和马希范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所以马希范如此传位,必然不是瞎传的,而是包含着极强的血缘关系。
(楚文昭王马希范 形象)
这样的内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所以马殷的十五子马希萼很快就开始站了出来,公开表示反对。
马希萼能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他虽然是庶出,位列诸子中的第十五,但其实他的年纪却是诸子中最大的。
从这种角度来说,马希萼同志才是王位的合理继承人。
于是,在乾祐二年,公元949年,马希广即位后的第二年,马希萼即举兵造反,想要颠覆马希广政权,自己取而代之。
听说马希萼已经造反,南楚国君马希广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
马希广心里明白,自己的王位得来不正,完全靠哥哥偏袒,所以他内心对马希萼是充满歉意的。
开战前夕,他曾经对马希萼遥相呼应,希望马希萼可以停战讲和,自己愿意以国君之位相让。
按作者来分析,我认为马希广没有撒谎,史书上的他憨厚懦弱,极富同情心,完全有可能干出这样的事儿来。
但在马希萼的眼里,“以国君之位相让”这样的话无异于是天方夜谭,是马希广用来哄骗自己的说辞,抑或是缓兵之计,所以他并没有搭理马希广,而是命令全军攻城,直取潭州。
盲目进取的野心往往会影响人们对当下情况的判断,马希萼的造反行动十分仓促,他一来没有分析过马希广政权的实力,二来没有对自己的兵力有一个充分的,清晰的认知,所以两方军队在战场上刚一交手,马希萼才发现,自己实在是有些自不量力。
马希广再不济,也已经成了南楚政权的王,坐拥广袤的土地,掌握着大量州府和城池,自己这点散兵游勇,还不够给人家塞牙缝的,哪里来的勇气举兵造反?
(楚恭孝王马希萼 形象)
马希萼悔不当初,他此时全军覆没,深陷重围,俨然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事实上,这也许并不怪马希萼。
因为历史上的确有仅靠一城之地,几万兵马就能夺取全国政权的存在,只不过,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几百年后的明朝。
而现在,造反失败的马希萼已经心灰意冷,他但求一死,就此结束自己这稀里糊涂的一生。
不过万幸的是,南楚王朝的新国君马希广似乎并不是个十分邪恶的人。
在拥有绝对胜算,掌握了绝对主动权的情况下,马希广大发慈悲,放掉了马希萼。
他唯念他这位大哥可以惦念手足之情,以后可以在封地安享天年,不要再滋生事端。
马希广是个仁君,性格也很仁慈,但很可惜,他把仁慈用错了地方。
你对仁善者施以仁善,仁善者必以仁善还你。
而你对不仁者施以仁善,他只会把这当成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一种羞辱。
面对马希广的宽宏大量,马希萼并不觉得感激,反而一度让他觉得十分恼怒。
你是施恩于天下的王,那我是什么?自取其辱的失败者?还是夹着尾巴逃走的跳梁小丑?
我想马希萼已经迷失了自己。
(楚废王马希广 形象)
马希广将他“无罪释放”的那一刻,即代表他被永远地关进了“心灵的监狱”。
他成了一个被打上了“失败者烙印”而被放逐的人,他无法再抵达自己想去的地方,也已经几近于失去了一切,但他并不同情自己,因为对他而言,只有卑劣的懦夫才会同情自己,想要洗刷掉这些耻辱,唯一的办法,就是消灭马希广。
是的,这位仁兄相当有毅力,受此大挫,仍不罢休,一年之后又在乡间募兵,集结队伍,开始举兵造反。
不过这一回,马希萼明白了,想要对付马希广,强攻,硬攻伤亡太大,无异于是自取灭亡,只能智取,所以他决定,要使点阴招。
列宁同志曾经说过一句话: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马希萼当然不认识列宁,但他很快联系上了负责潭州城防的大将许可琼。
和城内守将取得联系后,马希萼立刻动之以情,诱之以利,一顿忽悠,并且表示只要许可琼肯投诚自己,自己当了楚国国君之后,愿意跟他平分天下。
巧的是,几百年后那位靠着一城之地覆灭全国统一政权的人也曾经对他的兄弟说过这样的话,结果这位仁兄当了皇帝之后立刻把他的好兄弟流放封地,终生不用。
不过,这是之后事,许可琼同志并没有前车可以借鉴。
他被马希萼一顿忽悠,乖乖上当,果断投诚了马希萼,在马希广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大开潭州城门,马希萼的乱军趁机入城,并且很快的获得了潭州的控制权,马希广被俘虏,旋即被杀害。
(许可琼 形象)
马希广死了,抑或是死于阴谋诡计,抑或是死于部下的叛变,然而作者更愿意认为,他是死于自己的仁慈。
马希萼同志这么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年,终于击败了马希广,取得了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王位。
然而在登上王位之后他才发现,当一个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或者说,并不是那么快乐的。
堆积成山的奏折需要处理,如山浩海的政务更需要你亲力亲为,马希萼一天忙到晚,有时候甚至加班连轴转,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想念以前优哉游哉地在小县城生活的日子。
得不到时愈想要,得到之时又放掉。
于是,马希萼很快开始放任自流,花天酒地,不理政务,很快引发了南楚王朝新一轮的内乱。
(内乱)
马氏亲族们,如侄子马光惠,弟弟马希崇,乃至部将周行逢等人都开始作乱,结果马希萼即位后仅一年,南楚即在内外交困中,终为南唐所灭。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当了五十六年南楚政权的潭州,到如今也开始荒凉落寞。
王朝兴衰变化,果真就在旦夕之间。
曾见潭州城金銮宝殿莺啼晓,听香水榭花开早,谁知道一朝散尽,覆于南唐之手。
眼看他横起朱楼,眼看他大宴宾客,眼看他宫败楼塌。
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我曾睡过许多荒凉觉,将五十六年兴亡看饱,太平街不姓马,长兴湖佳人哭,清风台栖枭鸟,远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作者改编这一曲《哀江南》为《哀南楚》,放悲声唱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