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洞庭湖名句(白居易写洞庭湖经典之作)
唐诗中洞庭湖名句(白居易写洞庭湖经典之作)起笔就写诗人登上岳阳楼。“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岳阳城下江水浩荡,无边无际;独自登上高楼倚着栏杆眺望。俯瞰整个洞庭湖,看到水光潋滟。是人的心情尤为这一阵。 这首唐诗就是白居易《题岳阳楼》,整首古诗反映的是湖光山色。尤其是前两句把洞庭湖的好苗写的生动形象。三四句更是写夕阳下的洞庭湖景色,也表达出了诗人对长安城的期待。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公元819年,48岁的白居易结束了江州司马的被贬生涯,赶赴忠州(今重庆忠县)担任刺史。
一路奔波,一路鞍马劳顿,途经湖南岳阳楼。他登上了这一做千古名楼,写下了一首经典的唐诗巨作。
当年杜甫曾有云:“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相比而言,白居易的这首古诗名气肯定无法与之匹敌,但是他诗歌当中有独特的意境。对波澜壮阔的湖水也有描绘,而且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还是很值得一读。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这首唐诗就是白居易《题岳阳楼》,整首古诗反映的是湖光山色。尤其是前两句把洞庭湖的好苗写的生动形象。三四句更是写夕阳下的洞庭湖景色,也表达出了诗人对长安城的期待。
起笔就写诗人登上岳阳楼。“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岳阳城下江水浩荡,无边无际;独自登上高楼倚着栏杆眺望。俯瞰整个洞庭湖,看到水光潋滟。是人的心情尤为这一阵。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接下来的诗句更写此地美景。春天,两岸的绿色与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仿佛红波尽头就是长安。
毕竟此时的白居易刚刚从被贬之地调任另外一个地方,心中所想的肯定是能够回到京城。所以才看到洞庭湖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把自己的想法融入景色之中。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写旅途的鞍马劳顿,写诗人的奔波之苦。两岸山中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啼声悲苦,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也很是艰难。这一路几千里远,颠沛流离奔波之苦,那种漂泊感一直在诗人心头。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相比前几句的壮阔,最后两句有点狗尾续貂。这或许也是这首诗不太闻名的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