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洞庭湖的七律诗(关于八百里洞庭)
八百里洞庭湖的七律诗(关于八百里洞庭)抛去这层意思不谈,诗的前四句对洞庭景色的描写极为精彩,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八月,秋水暴涨,水面几乎与岸相平,水天连为一体,壮哉美哉。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诗中的后四句透露出,孟浩然并不愿意只是做一个归隐田园的隐士,而是希望有机会为国效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既是当地渔民和农民的衣食父母,也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看着那水天一色的壮丽美景,怎不让人心潮澎湃。
历朝历代,关于洞庭的诗歌数不胜数,但公认有两首写得最好,也流传最广。其中一首来自盛唐时的孟浩然,另外一首来自中唐时的刘禹锡。先看第一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诗中的后四句透露出,孟浩然并不愿意只是做一个归隐田园的隐士,而是希望有机会为国效力。
抛去这层意思不谈,诗的前四句对洞庭景色的描写极为精彩,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八月,秋水暴涨,水面几乎与岸相平,水天连为一体,壮哉美哉。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最为经典,写出了洞庭湖的动态之美,仿佛天地都为之震颤。相比之下,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则是静态之美: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孟浩然一样,刘禹锡游洞庭也是在秋天,唯一不同的是在夜里,而且“潭面无风”,就像一面没有磨成的铜镜,水中的倒影模模糊糊。
三、四两句是一个大胆的想象,在刘禹锡眼里,八百里洞庭好像一个白银盘,而君山就像一枚青螺,这个比喻既新奇,又贴切。
这两首诗,分别写出了洞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白天的狂躁与夜晚的平静形成了一次鲜明的对比,让人神往之至。
可惜的是,如今的洞庭随着水面的日益萎缩,再也见不到水与岸平的景象了,波再也撼不动岳阳城,白银盘也成了一把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