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能祭拜灶神吗(因为灶神长得太帅)
女人能祭拜灶神吗(因为灶神长得太帅)除了黄帝、炎帝、祝融,还有不少女灶神。西晋历史学家司马彪在《庄子注译》中,将“灶有髻”三个字想象成了“灶神,其状如美女,着赤衣,名髻也。”不仅变鬼为神,还变成了着红衣叼扑克的邱淑贞一般美人。但至少可以肯定,至晚在汉朝,已经产生了对灶的崇拜,祭灶活动也已经形成规范,时间倒是说法很多,难以统一,有夏有冬。比时间还难以统一的,是灶神的形象。灶神的形象来源之多,可与各地城隍相比。一开始,灶并不是神,而是鬼。《庄子》中有两处提到灶。一处是齐桓公田猎时归来,大病一场,疑为见了鬼。问某人,世上可真有鬼吗?回答说,有,“沈有履,灶有髻。”灶里有名髻的鬼,既然有个髻字,可见还是女鬼。另一处是阳子求学于老子,“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炀者避灶”,可见有所忌讳。烧火做饭的人不敢使用炉灶,究竟是怕烟气四散,居室不洁,还是怕沾染邪气,冲撞尊者,就不得而知了。汉朝时,炎黄传说逐
陈鸿年先生在《故都风物》一书中写到,老北京有个讲究,北平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一般“老妈妈论儿”,是“男不圆月,女不祭灶”。所以祭灶都是男人的事。
这是什么讲究?按老理儿推断,灶神无论如何,也是和女人们关系更大,男主外女主内,整日围着灶台转的又不是男人。无独有偶,并不止北平有这讲究。福州亦是如此,广东潮汕地区也有这一讲究。天南海北,为何都不让家里的女主人祭灶呢?
若说这讲究是如何形成的,至少可以找到南宋时的证据。南宋诗人范成大《祭灶词》中写道:“男儿酌献女儿避”,女儿要回避,显然是不让女人参加祭灶了。《吴郡志》也说“二十四日祭灶,女子不得预。”到了明朝,已经成了禁令,《帝京景物略》称“男子祭,禁不令妇女见之”。
这是为什么呢?福州一位老教授给出的解释是,女人在家都是辛勤劳作、抚养儿女,灶神都看在眼里,所以男主人要好好拜一拜。这个说法未免过于现代,还是从何为灶神来探究一番吧。
一开始,灶并不是神,而是鬼。《庄子》中有两处提到灶。一处是齐桓公田猎时归来,大病一场,疑为见了鬼。问某人,世上可真有鬼吗?回答说,有,“沈有履,灶有髻。”灶里有名髻的鬼,既然有个髻字,可见还是女鬼。
另一处是阳子求学于老子,“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炀者避灶”,可见有所忌讳。烧火做饭的人不敢使用炉灶,究竟是怕烟气四散,居室不洁,还是怕沾染邪气,冲撞尊者,就不得而知了。
汉朝时,炎黄传说逐渐形成,这俩人都跟灶扯上了关系。今本《淮南子》中没有,但《太平御览》收录有两段轶文,一说“黄帝做灶”,把灶神的名号安在了黄帝身上,另一说“炎帝做火官,死为灶”,另有一段托名许慎的注称“灶神,古《周礼》说,颛顼有子曰犁,为祝融,祀以为神”,这下灶里可是够挤的。
但至少可以肯定,至晚在汉朝,已经产生了对灶的崇拜,祭灶活动也已经形成规范,时间倒是说法很多,难以统一,有夏有冬。比时间还难以统一的,是灶神的形象。灶神的形象来源之多,可与各地城隍相比。
除了黄帝、炎帝、祝融,还有不少女灶神。西晋历史学家司马彪在《庄子注译》中,将“灶有髻”三个字想象成了“灶神,其状如美女,着赤衣,名髻也。”不仅变鬼为神,还变成了着红衣叼扑克的邱淑贞一般美人。
郑玄等人据《礼记·礼器》里“奥者,老妇之祭也”几个字,创造出了一位女神,专门司掌烹调之事,名为先炊。皇帝等男性神,之所以能担当灶神,都和火有关,祝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这位女神先炊,管烹调,当然要用到灶,也可以担当灶神。所以灶神,是男女都有的。
沿着两条不同的线索,又陆续出现了很多灶神。比如有一种说法是火之精曰宋无忌,能出入灶中,可以做灶神,有一位女神诞生了火,名为种火老母,也成了灶神。另有不少灶神是一对儿,大约男的生火,女的做饭,巧的是男的一般都叫苏吉利,其妇姓名却各有不同,有叫王抟的,有叫博颊的。
此外还有灶神依旧似鬼。比如唐朝李贤在《杂五行书》里写到的名为禅,字子郭,穿黄衣,夜批发,从灶里钻出来的家伙,就跟贞子一模一样。后来流传的张单,张禅等人,都是这一位灶神的变种,又融合了其他流派,长得美而行为不端,成为灶神中的渣男流。但这显然不是灶神中的主流。
宋朝人爱给神封官,这大约与崇信道教有关。灶神一会儿是“九天东厨司命九天元皇灶君感应天尊”,一会儿是“南天护福星利济真乡东厨司命万化天尊”,一会儿是“醉司命”,让人晕头转向。
灶神的情况就是如此复杂。不同来源,不同神格,不同造型的灶神混在一起,很难分辨谁影响了谁,先后如何区分。但可以肯定的是,灶神具有上天言事的功能,非常之早,“月晦之仪,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语出葛洪《抱朴子》,东晋时灶神的核心功能就诞生了。
此后即便灶神的形象越来越复杂,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多,从计划生育管到婆媳关系,但核心的职能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担任人间和天庭之间的沟通桥梁。这个角色,颇近于巫觋。搞清楚灶神的形象和职能,我们就能判断关于“女不祭灶”,哪些说法是肯定错误的。
前面提到,福州这位老教授的说法,太过想当然,这是现代核心家庭中才可能诞生的观念,放在过去的宗族大家庭中,男主人没见灶神,要特意去汇报一年的工作,祭灶好像成了男性体验女性辛劳的仪式,这不合理。而且这也不符合灶神的神格,灶神是坐在灶上观尽家中事的,男主人在庙会上偷偷拉了某个姑娘的手,他可能都要记上一笔,何必走那个过场专门汇报。
还有一种说法说灶神长得帅,是男神,所以要家中女眷远离她,就像让家中的男人们远离嫦娥一样。这说法也根本靠不住。且不说灶神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张禅这样貌美如花的渣男只是个例。即便是按照后来较为正统的灶神形象,一个长髯黑面的官人坐在那里,身边好歹还有一妻一妾看着他,哪里容他胡来。
说灶属阳月属阴,男的避阴女的避阳,这种说法倒是有其合理之处。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内外有别。灶神的地位日渐提升,因为他被封了官职,成为祀典得一部分,拜祭灶神,实则是拜官拜天子,这使得祭灶成为和挂祖宗画轴一样重要的信仰活动,这种场合就不属于内,而属于外,要当家人出面,且女性尽皆回避。而拜月,属内,男的不便参与。灶神的形象和祭灶的人群,也是随着家庭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早期,是只有女人可以祭灶的,谁知千年后换了人间,她们反而不能这么做了。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权且一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