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人社系统上下闻令而动,认真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铮铮誓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就业促增收、技能强素质、社保保生活、人才人事促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广大人社干部使命在肩,接续奋斗乡村振兴,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踏步迈进。夯实幸福根基坚决扛起人社扶贫的重大政治责任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1)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2)

文丨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邢泽宇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3)

战胜贫困、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从悬崖上爬藤条到走下“天梯”进新居,在各项人社扶贫工作助推下,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悬崖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映射出人社部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社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闻令而动、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在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征程中,全力推进就业扶贫、技能扶贫、社保扶贫、人事人才扶贫,奏出了人社扶贫的壮丽凯歌。

就业促增收、技能强素质、社保保生活、人才人事促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广大人社干部使命在肩,接续奋斗乡村振兴,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踏步迈进。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4)

夯实幸福根基

坚决扛起人社扶贫的重大政治责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人社系统上下闻令而动,认真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铮铮誓言。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从连年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服务活动,到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大力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从推动一大批贫困县劳务品牌建设,到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在脱贫攻坚战中,人社部门举全系统之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扶持发展扶贫车间、促创业带就业,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贫困劳动力的务工规模从2015年的1227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243万人,三分之二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

不让一家受寒,方为天下之暖。社保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底线工程,是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根本保障。“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寻你而来。”十几万名社保干部钻山沟、攀悬崖、涉险滩,把党的真情与厚爱送到千家万户。通过代缴参保费政策,推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为符合政策条件的贫困老人发放养老保险待遇,稳定实现“两不愁”;建立相关机制,让每一名老弱病残贫困人员,都能享受到社保政策的阳光雨露。到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609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自2019年9月起保持在99.9%以上,助力全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5)

荆门钟祥市人社局结算中心和工伤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工伤人员发放社保卡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全国人社系统以强技能提素质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技能扶贫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技能扶贫模式;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以技工院校为主阵地,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多方面给予西藏技师学院支持和帮助,用技能点亮更多贫困家庭子女的未来。“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培训贫困劳动力约1000万人次,全国技工院校累计招收贫困家庭子女超过36万人。一大批贫困劳动力吃上了“技能饭”,一大批技能人才为贫困地区的发展献力献策。

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才是关键。全国人社系统面向深度贫困地区持续深入开展人才人事专项扶贫,精准制定倾斜激励政策,厚植贫困地区拴心留人热土。

2020年,全国选派“三支一扶”扶贫类服务人员1.25万人,2万余人通过“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取得高级职称;人社部组织遴选103个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示范性专家服务团,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

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社部与山西省天镇县、安徽省金寨县建立定点帮扶机制,发挥职能优势,因地制宜深厉浅揭,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扶持”,部属各单位与43个贫困村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责任到村、联系到人,群众不脱贫、任务不结束,探索出具有鲜明人社特色的扶贫模式。

……

千年脱贫梦,今朝终得圆。从雪域高原到戈壁沙漠,从悬崖绝壁到大石山区,人社扶贫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温暖了千家万户。特别是面对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人社系统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决战决胜,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生动鲜活的人社扶贫实践,写在了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写在了奔腾的历史洪流中。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6)

大同市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的学员正在参加保洁课程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深刻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脱贫摘帽后,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人社部门下大力气稳固脱贫基础,不断完善脱贫攻坚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坚持用发展的方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做好就业、技能、社保等各项工作,筑牢防止返贫堤坝。

就业“饭碗”端得稳,好日子有奔头。

“脱贫后,政府部门继续帮扶,岗位送上门,真是帮在我的心坎上!”来自甘肃省定西市的文明霞高兴地说。去年9月,在当地人社部门的组织下,她乘着劳务协作转移就业高铁专列抵达山东青岛,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从健全完善东西部劳务协作等机制到加大稳岗政策落实力度,从持续拓展就近就地就业空间到加大重点地区就业支持力度……在政策扶持下,越来越多的脱贫群众端稳了就业饭碗。截至去年年底,全国脱贫劳动力通过务工就业3145万人,比2020年底增加126万人、增长4.2%。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7)

技能促增收,群众腰包更鼓了。

在贵州省凯里市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当地政府为搬迁劳动力提供了服装制作、创意刺绣加工等方面的免费技能培训。“参加技能培训后,我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兴美宏杨制衣厂,吸纳了100多名农民工就业,他们的月收入能有5000余元。”凯哨村村民杨美说。

千里的路途,丈量着追梦的脚步。当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冠军宁显海再次回到大凉山,为山里的孩子们讲述自己一步步走来的故事时,一颗颗稚嫩的心中已种下了技能成才的梦想。

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从“就业无门”到“一技傍身”,技能之光点亮梦想,脱贫群众干劲十足,越来越多的脱贫群众吃上了“技能饭”,走上致富路。2021年全国脱贫人口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8527元,同比增长22.6%。

社会保障网织得更密,生活底气更足。

“前几年,我都按照最低标准缴费,政府为我每年代缴了100元养老保险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奥特贝希乡脱贫人员古丽罕·艾萨,在政府的帮扶下发展养殖,有了稳定的收入。他高兴地说,今年自己选择了3400元档次缴费,退休后可以领到更多养老金。据悉,今年以来,阿克苏地区累计为4.3万名各类困难人员按照100元标准代缴养老保险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攻坚成果,养老保险让脱贫群众“老有所养”,工伤保险防止因工伤致贫返贫,失业保险发挥了扶危济困的政策优势,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让脱贫群众生活底气更足。

共同富裕,走上幸福的小康路。

走进天镇县万家乐移民新区居民李光的家中,各种家具一应俱全。“原来住三间平房,年久失修。现在住上了新楼房,孩子们读书方便了,二女儿的幼儿园就在楼下,生活太便利了!”李光说,易地搬迁后,依靠人社局的帮扶,他学习了技能,每月能有5000多元收入,生活越过越好。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社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和保障民生,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力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助力脱贫群众在幸福的小康路上越走越稳,为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8)

推进乡村振兴

接续奋斗新生活

深刻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推进乡村振兴,接续奋斗新生活,成立人社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部领导包省指导联系制度,确立了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个不变、两个强化”……一年多来,人社部门再接再厉,用脱贫攻坚的“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的“致富门”,描绘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

扶持政策续力,增强发展能力。

2021年5月4日,人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保留延续原有就业扶贫政策,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同年8月,人社部、民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强调要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困难群体社会保险帮扶政策,推动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提高社会保险保障能力,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同年11月,人社部会同国家乡村振兴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帮扶工作的意见》,从强化就业帮扶促进持续增收、强化技能帮扶实现技能提升、落实社保帮扶兜牢基本生活底线、加大人才人事帮扶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加强东西部人社协作推动人才技能双向流动等5个方面提出21条倾斜支持政策举措……一项项政策,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9)

立足职能,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一年多来,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人社部门立足职能优势,推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返乡创业、深化劳务品牌建设等,就业帮扶让更多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受惠于技能帮扶,千万名脱贫群众端牢技能饭碗,全面乡村振兴有了技能人才支撑;困难群体社会保险帮扶政策不断完善,脱贫群众也有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人才人事帮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撑,充分激发了乡村人才活力。

加强定点帮扶,增强帮扶实效。

从易地搬迁变身“新市民”,到“天镇保姆”“天镇绣娘”等劳务品牌不断发展壮大;从推动金寨、天镇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到对西藏自治区札达县提供网络培训课程和网络交互课程;从加强对定点帮扶县政策指导、细化完善社会保险政策措施,到加大定点帮扶职称倾斜力度,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倾斜政策……一年多来,人社部结合天镇县、金寨县、札达县特点,发挥职能优势,持续推进各项人社帮扶工作。在人社部定点帮扶下,乡村田野孕育着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铭记昨日的筚路蓝缕,扛起今日的使命担当,奔赴明日的伟大梦想。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人社部门重任在肩,勇毅前行!

编辑丨邱曼

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非凡十年夯实幸福根基)(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