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道德经的正确讲解(解读道德经的典型错误-1)

道德经的正确讲解(解读道德经的典型错误-1)到了第7章,第8章,才能有点感觉。第3,4,5,6章,基本上也读不懂。到了69章,基本上就卡住了,因为多数人解读得云里雾里。如果从前往后读呢?第1章,读不懂;第2章,还是读不懂。

因为写了一本关于《道德经》的书,经常会被问到怎么学老子这部天书。

通常我给大部分人的建议是从后往前学。。。

先看81,再看80,79,78,76,75,74,73,72,71,70

基本上这些章节,配合解读,都会有收获。

到了69章,基本上就卡住了,因为多数人解读得云里雾里。

如果从前往后读呢?

第1章,读不懂;第2章,还是读不懂。

第3,4,5,6章,基本上也读不懂。

到了第7章,第8章,才能有点感觉。

问题是,你能坚持读到第7章吗?

我记得第一次读《道德经》,硬着头皮读了3章,就不读了。

虽然和那个解读者的解读方式有关,但是第1-6章,解读的水平高,也不容易让人读下去,因为它就是难。

解读者本身也会问题很多,能吸引人读下去的,可能就是故事讲讲得好了,比如《老子他说》,南怀瑾博学不必说,会讲故事不必说,但是对于《道德经》前6单的解读,问题多多。

本文的重点是,第1章,解读的典型错误是什么。

第1章可谈的点有很多。

今天重点谈这三个字:有,有名。

如果你能用大白话说一说什么叫有,什么叫有名,那么你对《道德经》的理解,或者说对于哲学的理解,都已经相当不一般了。

只可惜,绝大多数解读者,以及99%以上的读者,对有和有名的理解都是云里雾里,以玄说玄。

哲学是把对世界的看法压缩成抽象的文字,在老子那个年代,只有压缩了才能流传。

A有名,万物之母。B有,名万物之母。

这两种断句你倾向哪一个?

对于多数人来说,要么A, 要么B。

C余秋雨在《老子通释》中说,他觉得这两者的区别不大。

不论是坚持A,还是坚持B,或者如余秋雨一样认为C,如果细致地分析一下,就是对什么是有、什么是有名,没有理解透。

其实什么是有、什么是有名,我们只要认真体验生活,观察眼前的事物,就会做很好的区分。

那么究竟有是指什么,有名又是指什么呢?

咱们不谈道理,接一下地气。

以下这个照片,是我在本篇文章时拍的。

道德经的正确讲解(解读道德经的典型错误-1)(1)

如果我问你:桌子上有东西吗?

一般情况下你会这样回答:有。

能和我说一下有什么吗?

电脑,鼠标,咖啡。

答案是不是就出来了:

电脑、鼠标、咖啡,合在一起叫有。

分开来说,叫有名。电脑、鼠标、咖啡,这些都是名词。

有名必须涉及具体的名词。有一定是个体名词或者它们的集合,当然也可能是不可命名的存在的集合。

也就是说,有名必然是有,但有不一定是有名,它可能是有名的集合。

听懂的朋友在评论区回复一下我看看有多少人。

有这个字,在《道德经》一书中,它不特指什么东西,但一定是有东西才能称之为有。

至少要有一样东西。

而且名,必然是一个一个的存在,就是老子讲的一。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这么强大,比动物强好多,就是因为我们能认识一个一个的一,能发明一个一个的一。

而这些一,就是名。有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概念,它必然是个名词。

概念不能是空的,它必须对应现实世界的物。

《道德经》的哲学是道法自然,所以这本书中的有名,一般指有实物对应的存在,而不是抽象名词。

想学习明白《道德经》,知道什么叫道法自然,必须把概念和自然联系起来,否则就是以玄解玄,对着空气讲话。

总结:

在解读或者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我们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就是对“有“和”有名”不能进行精确地区分。

这种错误,不仅出现在余秋雨身上,也出现在很多人身上。

问题来了:“无”和“无名”怎么区分?

学《道德经》,不要就经书大谈特谈玄之又玄的道理,一定要想办法接地气。

不接地气的解读《道德经》,就会变成玄学。

对《道德经》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交流。

道德经的正确讲解(解读道德经的典型错误-1)(2)

《老-子-略-释》封面

世界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用丰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

本文作者:

王鸿飞

大蓄书院国学讲师,代表作《老子略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