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巅峰时期(周鸿祎打的第一场商战)
周鸿祎巅峰时期(周鸿祎打的第一场商战)RealNames公司热情的接待了未来的竞争对手周鸿祎,并且向他全面介绍了RealNames:RealNames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商业模式,并且已经与微软、中国电信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广“中文实名”业务。RealNames深谙不同名字怎么卖给客户。周鸿祎随即飞往美国,这是他第一次去美国,他想起18岁时候读到的《硅谷之火》,当真正地踏入美国硅谷时,他的内心还和18岁一样充满激情与斗志。这个在之前不被人看好的项目,渐渐地开始被大家熟悉,网络实名受欢迎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没过多久这个网络实名搜索市场就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RealNames,中文可以翻译成“真名儿”,这是一个来自美国的公司,这家公司在美国和3721提供相同服务是通过插件输入英文名字直达网站,而不同的是RealNames用20%的股份、几千万美元的现金换来了和微软的合作。自此之后,微软允许RealNames捆绑在微软的IE浏览器
本文来自《浪潮三十年》之 第八章 2001 惊天逆转 未经容许 请勿转载
3721在世纪股灾之前,幸运地得到融资(第五章 2.8),这让周鸿祎得以在互联网圈子里继续支撑,但是日子也过得畏首畏尾、哆哆嗦嗦。3721在拿到融资之后搬到了CBD附近低调的和乔大厦,避免了当时很多互联网公司从国贸或者嘉里中心搬出的尴尬局面。很多公司已经融不到钱了,必须从豪华办公室搬到普通的办公室里,一夜之间让人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感觉。
在这个互联网寒冬里,3721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周鸿祎把公司战略聚焦在网络实名上,简单地说就是用户在浏览器的插件工具里直接输入网站的中文名即可访问该网站。
经过周鸿祎的大力推广,3721的用户数已达2000万大关,服务于20万家企业,每天都有1300万次搜索。不过这一切对于3721来说并不能够盈利,因为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这个在之前不被人看好的项目,渐渐地开始被大家熟悉,网络实名受欢迎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没过多久这个网络实名搜索市场就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RealNames,中文可以翻译成“真名儿”,这是一个来自美国的公司,这家公司在美国和3721提供相同服务是通过插件输入英文名字直达网站,而不同的是RealNames用20%的股份、几千万美元的现金换来了和微软的合作。自此之后,微软允许RealNames捆绑在微软的IE浏览器上,微软得到RealNames每年15%的收入。
这意味着,RealNames通过和微软的合作,可以轻松的来到中国市场,这对于3721来说将是一场“毁灭性打击”。3721公司所有人都对这个即将到来庞然大物感到头皮发麻。
为了不和RealNames贴身肉搏,周鸿祎想出了一个缓兵之计:他想让3721成为RealNames的中国代理商,从而避免3721与RealNames正面战场直接厮杀。
周鸿祎随即飞往美国,这是他第一次去美国,他想起18岁时候读到的《硅谷之火》,当真正地踏入美国硅谷时,他的内心还和18岁一样充满激情与斗志。
RealNames公司热情的接待了未来的竞争对手周鸿祎,并且向他全面介绍了RealNames:RealNames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商业模式,并且已经与微软、中国电信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广“中文实名”业务。RealNames深谙不同名字怎么卖给客户。
在讲解中周鸿祎还了解到,RealNames在韩国没有跟微软合作,也不需要下载客户端,就能够解析韩文的名字。这让周鸿祎颇感意外。
周鸿祎提出3721想做RealNames中国的代理商,共同开拓国内市场。而对方回复:RealNames只能收购3721公司,并且不再使用3721的技术,而是使用统一实名访问标准,最终由微软统治全球的地址技术标准。
显然周鸿祎不能接受这个方案,因为3721的客户端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他不可能舍弃。3721是最早开发出中文实名上网的,这是公司最核心的技术,他不能把公司的主动权交给他人之手。双方的谈判,无疾而终。
回到北京以后,周鸿祎在3721公司成立了“指挥部”,准备迎战RealNames。周鸿祎仔细重新复盘了RealNames的运营模式,RealNames在韩国不用插件直接输入名字访问网站的技术实际就是域名劫持的手段,比如用户在IE浏览器输入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会被当成域名一样解析,当无法解析时候,就会跳转到msn的页面去搜索,只要将msn.com的域名劫持到自己的服务商上,重新进行解析即可让用户搜索到这个名字所对应的网站。
受域名劫持的启发,周鸿祎决定去找电信合作,只要说服电信帮他劫持域名,3721不用客户端也同样可以实现中文访问网站的目的。
3721迅速成立了电信合作部,周鸿祎派出一大批精兵干将去各个省会城市去找当地电信部门谈合作,最终都铩羽而归,原因是当时中国电信在一线城市都有自己的信息港(类似于门户网站),他们并不需要3721这种技术,自己也能完成。
既然大城市打不进去,那只能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了。于是周鸿祎带领业务员深入三四级城市电信公司逐个去谈,他们提出可以帮助电信公司做一套智能系统,这套系统专门针对这样的情况:互联网上每天都有大量输入错误域名的用户,IE就会提示网页错误,这些网页后来直接由电信收集在一起,并直接将域名解析到3721的网页上,由此一来用户也不会觉得电信出了什么问题。这个方式绕过了微软的IE,给3721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这个模式是周鸿祎的首创,后来采用这个方式的还有百度、谷歌以及微软。当然这个域名劫持技术也成为3721公司的“原罪”,同时也为以后周鸿祎做“360安全”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迅速让3721打开市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电信部门都开始与3721合作。为了让公司尽快取得盈利,周鸿祎开始卖“中文实名”,彼此的中小企业也意识到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很多企业开始购买3721的中文实名,只要在输入网址的地方打上自己公司名字就会有其相关介绍。
整个2001年,周鸿祎都在全国各地招代理商,他把产品定价为500元,周鸿祎和代理商三七分成,周鸿祎拿三成,代理商拿七成,这让全国的代理商颇感惊讶,一下子打动了全国的代理商。周鸿祎的办公室有一张全国地图,每在一个城市找到代理他就会用在地图相应的位置标上一面红旗,到2002年时候,已经是祖国山河一片红了。
3721成功阻击了RealNames,逆势增长,到2002年3721奇迹般的扭亏为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