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良品铺子为何不怕抄袭模仿)
良品铺子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良品铺子为何不怕抄袭模仿)和很多行业的领导者一样,杨银芬对自己很有信心。他直言:“公开核心做法和数据后,我不担心被模仿。”在他看来,休闲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很大,良品铺子一家企业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把它全部都吃下,如果通过良品铺子的公开,能有三五家品牌都能做得不错,那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1不怕被模仿抄袭对于上述两个问题,良品铺子的回答是不怕,其总裁杨银芬说,对外公开的本质目的是想推动休闲零食行业进一步发展。
作者 汪彻
“这是个奇迹。”6月7日下午,谈到良品铺子今天的发展,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连连感叹。要知道,2006年创办时,从武汉走出来的良品铺子,营收只有百万级,而到了去年已经飙升至78.94亿元,十五年间翻了无数倍。
良品铺子究竟做对了什么?这并不是踩对风口那么简单,核心还是源自其对品质的坚持。当天,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用几万字的《良品铺子2020年度质量年报》,详细解密了良品铺子的增长密码——坚守“品质第一,其他第二。”
这份内容详实的质量报告,几乎把良品铺子的核心做法和数据全部摆在了外界面前。在其他企业,这些商业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良品铺子为何敢于向外界公开?难道它不怕同行们模仿学习并抢走它的市场份额吗?
1
不怕被模仿抄袭
对于上述两个问题,良品铺子的回答是不怕,其总裁杨银芬说,对外公开的本质目的是想推动休闲零食行业进一步发展。
在他看来,休闲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很大,良品铺子一家企业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把它全部都吃下,如果通过良品铺子的公开,能有三五家品牌都能做得不错,那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
和很多行业的领导者一样,杨银芬对自己很有信心。他直言:“公开核心做法和数据后,我不担心被模仿。”
他认为,其他人有模仿良品铺子单品成功的可能,但是他们的商业模式很难轻易被复制,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对消费者的研究、到供应链管理、研发、门店等方面是有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的。”
这就好比虽然有很多企业学习苹果、华为、宝洁、联合利华等大企业,但迄今为止没有一家能超越一样,因为它们已经构建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有一套很成熟的经营模式,别人可以学习借鉴,但要想照搬几乎行不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也正因如此,尽管人人都知道海底捞服务好,但没有一家能学成功一样,因为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
程虹认为,良品铺子质量报告的发布不仅又一次领先同行,在上市公司中也是一个很大胆的尝试。“良品铺子的一小步,是上市公司的一大步。”他认为,质量报告和财务报告一样,对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倒逼。
确实,在财务上,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变动能反应一家企业经营的好坏,质量报告也是如此,明年的指标怎么做才能比今年更好,怎么才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持续不断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对于零食企业而言,想生产出好零食,食材必须好;食材不好,生产工艺再怎么好,也生产不出好零食。因此,在原材料采购上,良品铺子坚持“金字塔尖选好料”的原则,包括夏威夷果、碧根果、开心果、腰果等原材料,均采购自国外,2020年采购规模达8800吨。拿松子举例说,良品铺子选的是品质最好的巴基斯坦松子,且要求果实颗粒大小必须高于平均果实大小12%以上。
在国内选用的原材料,例如香酥脆枣、恩施小土豆等上,良品铺子的要求是必须来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地,截止去年年底,良品铺子已建立包括葵花籽、灰枣、莲藕、虾夷扇贝等在内的12个原材料专属基地,并且还对原材料的长度、重量、大小等指标做了详细要求。
此外,在产品理化和感官标准上,良品铺子主要理化指标比国家要求普遍严格20%以上,例如国家标准要求每100g产品中的氯化钠(以NaCl计)含量≤3.0g,而良品铺子的标准是≤1.0g。在感官标准方面,良品铺子的要求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高于国家标准50%以上。
2
代工模式不是原罪
良品铺子不仅高标准要求自己,对供应商的要求也很严苛。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食品行业更高标准的合规体系有HACCP、ISO22000、GMP和BRC-Food等,而截止去年年底,良品铺子供应商中有135家通过了HACCP体系认证,占比高达六成多,是同行平均水平的9.28倍。通过ISO22000认证的有152家,占比达68.74%,是同行平均水平的7.28倍。通过GMP和BRC-Food认证的分别是同行平均水平的3.6倍和5.07倍。
良品铺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核心原因是从我国食品加工行业2.9万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中,优中选优,按照132:1的比例选取222家供应商,他们普遍具有长期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的经历。其中,良品铺子核心供应商从事食品加工的平均时间已达20.80年,是中国企业平均年龄的5.33倍。
并且,成为良品铺子供应商后并非一劳永逸,只要达不到良品铺子的标准,就会被清退,2020年,就有8家不合格供应商因达不到良品铺子的质量标准而退出,虽然这些供应商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但良品铺子仍然选择淘汰它们。
尽管标准严苛,但多数供应商仍将与良品铺子合作当作自己的首要选择,核心原因是,良品铺子与供应商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撮合、交易关系,而是相互赋能、利益共享的整体,并且能够做到引领产业链发展。
因此,良品铺子并不认同很多企业将出现的质量问题甩锅给供应商的做法,也不认为代工模式就代表着质量差。
杨银芬称,“目前有不少人对代工有偏见,实际上世界上排名前十的药厂,并不是所有药都是自己生产的,包括耐克、雀巢、星巴克等在内的跨国公司,很多产品也都用的是代工。”
在他看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整合社会上的资源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休闲零食企业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代工模式,而在于企业是否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控体系。
对于目前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食品质量问题,杨银芬认为,这要一分为二地看,有的是系统性问题,有的是偶发性问题,对于前者他并不担心,当前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迅速,良品铺子在加工等环节层层把关,一般不会出现系统性问题。
对于后者他也很头疼,像包装袋抽真空,由于技术原因,会有百万分之一出现问题的概率,想要完全把概率降为零几乎不可能,成本会太高。这些年为了避免偶发问题,良品铺子投入了很多,下了很多功夫去研究,但依然无法全部避免。
3
逃离低价恶性竞争陷阱
除了质量问题外,由于进入门槛低,零食行业历来以同质化竞争严重著称,某一家企业推出了一款产品,如每日坚果、核桃、儿童零食等,立即有无数竞争对手跟进。
程虹认为,休闲零食行业的竞争已经到了非常要命的地步,大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停地打价格战,本来利润就微薄,稍有不慎就陷入亏损的窘境,企业不赚钱自然无法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这实际上是陷入低质量陷阱的恶性循环中,对产业的长远发展很不利。
“一个行业如果陷入到低价恶性竞争的陷阱里,就相当于这行完蛋了。”程虹认为,零食行业只有通过品质拉动消费升级,才能推动企业既健康又高质量地发展。
确实,曾经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的观念很是流行,但是历史最终表明,一个企业长期不赚钱,最终的结果是一地鸡毛,远的有千团大战,无数企业被裹挟其中,互相厮杀,最终没有一个赢家,唯一幸存的美团最后是靠转型外卖活下来的。近的有共享单车,给城市带来了一堆垃圾,还有上亿的押金暴雷难题。
而从成立初期,良品铺子就没打算走低价竞争的路线。杨银芬称,虽然很多同行都是靠打价格战抢市场份额,但良品铺子选择的是最苦的一条路,把高品质写到墙上,落实到日常的行为规范中,目的就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生产出让消费者认可的、好吃的零食。
结果表明,高端零食这条路虽然难走,但是很有价值。
4月下旬发布的一季报显示,良品铺子业绩取得了双位数增长,营收25.74亿元,同比增长34.83%;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6.06%。对于业绩的增长,良品铺子解释称,核心原因是公司始终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食品,持续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从而实现了全渠道业务的稳定增长。
财报显示,一季度良品铺子研发费用增长151.1%。公司解释称,持续加强产品研发,能够提升产品品质,满足客户需求,打造核心竞争力。
不仅一季度,事实上自2015年到2020年期间,良品铺子的销售额就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高出中国休闲食品行业1.34倍,连续6年拿下高端零食全国销售领先的宝座。这意味着,良品铺子高端零食的定位,得到了消费者和市场的充分认可。
根据尼尔森的调查显示,在良品铺子1.16亿消费者中,中等收入人群占比超73%,会员中这一占比更是超78%。按照国家的界定,所谓中等收入人群,主要指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有购车、购房、旅游能力的人群。
这表明良品铺子的消费群体消费实力不容小觑,更关键的是这部分人群对良品铺子有着较强的重复购买欲望和粘性。在衡量顾客忠诚度的净推荐值(NPS)方面,良品铺子2020年NPS达到79.46%,高出快消品行业5.46倍,比2019年增长18.95%。
作为零食行业的领导者,过去已成定局,最核心的是如何继续引领未来。良品铺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千亿良品,十年梦想。”这个目标不可谓不大,要知道过去十多年良品铺子才完成近百亿的营收,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十年里,良品铺子的业绩要翻十倍。
不过,良品铺子掌舵人杨银芬对实现这个目标很有信心。“千亿良品的实现,核心是以顾客为导向,通过高品质来驱动,我们有信心能够完成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