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在蝶小簪:点缀在顶簪、挑心簪两侧的饰物。这对龙凤镶宝石的小簪做工十分精美。镶宝石龙首型金鬓:掩鬓流行于明清时期,已婚妇女在出席正式场合时,往往需要盛装打扮,“四鬓”都要装点得一丝不苟,造型多做成带尾的祥云状。“头面"之称在宋代已经出现,而明代的发髻头面已发展为一套插戴规则的首饰组合,每-款皆有其特定的造型、名称以及佩戴位置。下面我就结合这个明代首饰佩戴图,分享一下我拍到的明代王妃们身上的这些稀罕物。镶宝嵌玉八仙金钿:镶嵌是明代首饰的特色。花钿原先是戴在䯼髻前方底部,整体呈弧形环带状的一种发簪,背面有垂直向后的簪脚,插戴入发中。不过到了后期就发展为左右两端连缀系带,系在䯼髻上的一种发箍,当时仍称为“花钿”、“钿儿”。云头凤纹镶宝金掩鬓:明代女子的“发夹” 又称“边花”或“鬓边花”,插戴于左右两鬓,因此总是成双成对,相当于现在的发夹。簪柄均为扁平条状,插戴时自下而上倒插入发内,用以押发

首饰,现代定义是指与服装或者相关环境相配套起装饰作用的饰品,以达到美化自身的效果。在古代,佩戴首饰是贵妇人以及有钱人炫耀财富的一种时尚,身份越高越讲究。对古代饰物的认知,我们大多是通过现代荧屏荧幕上的人物看到的。其实,这些首饰是为了拍摄效果的需要设计的。你如果去过博物馆,看过那些出土的文物,才会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来自荧屏的古代首饰都是假的。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1)

这次过年来上海,我们住在奉贤区,这是个被老上海人叫做乡下的地方。我因为第一次来,对这里的方位都不知道,更谈不上了解这里的历史了。听说奉贤就有一个展览功能非常齐全的博物馆,于是,欣然前往参观。正巧,我们遇到了《日月光辉——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明代王妃首饰精品展》。不看不知道,原来明代王妃们身上的稀罕物与电视里的不一样。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2)

明朝,是汉族人执政的最后一个中国封建王朝,享国276年,共历16帝。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前四代皇帝都是盛世,实属罕见,分别是“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更不要说还有后面的“弘治中兴”、“隆庆之治”,鼎盛时期80年。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3)

明代是中国传统首饰发展的鼎盛期,它们集历代之大成,类型多样,造型丰富,工艺精湛,佩戴讲究,可谓空前绝后,登峰造极。明代首饰以一副头面为单位,第一次以整体配套的方式佩戴,精美的黄金造型和玉石珠宝巧妙搭配,交相辉映,争奇斗艳。朝廷专门设立内府银作局监管皇室金银器的制作,集中全国各地能工巧匠,或累丝编织立体造型,或錾刻精美细致的纹饰,制作的首饰尤为华丽精美。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4)

“头面"之称在宋代已经出现,而明代的发髻头面已发展为一套插戴规则的首饰组合,每-款皆有其特定的造型、名称以及佩戴位置。下面我就结合这个明代首饰佩戴图,分享一下我拍到的明代王妃们身上的这些稀罕物。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5)

镶宝嵌玉八仙金钿:镶嵌是明代首饰的特色。花钿原先是戴在䯼髻前方底部,整体呈弧形环带状的一种发簪,背面有垂直向后的簪脚,插戴入发中。不过到了后期就发展为左右两端连缀系带,系在䯼髻上的一种发箍,当时仍称为“花钿”、“钿儿”。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6)

云头凤纹镶宝金掩鬓:明代女子的“发夹” 又称“边花”或“鬓边花”,插戴于左右两鬓,因此总是成双成对,相当于现在的发夹。簪柄均为扁平条状,插戴时自下而上倒插入发内,用以押发和装饰。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7)

镶宝石龙首型金鬓:掩鬓流行于明清时期,已婚妇女在出席正式场合时,往往需要盛装打扮,“四鬓”都要装点得一丝不苟,造型多做成带尾的祥云状。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8)

在蝶小簪:点缀在顶簪、挑心簪两侧的饰物。这对龙凤镶宝石的小簪做工十分精美。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9)

金玉簪:羊脂玉雕刻,造型优美。凤的尾部镶嵌在金棍内,简洁实用,美观大方。簪,这个传统饰物,具有东方古典神韵,实用性强。挽簪的女子带着夏季的清凉、摇曳的风情,宛如从宫廷壁画上走来,摇曳婀娜如夏荷,不由得让人想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想起江南采莲女,“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象一幅水墨山水画,如旋转的乐拍,让人回味悠长……都市中几近绝迹的一种美!!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10)

花蝶顶簪:顾名思义,戴在䯼髻的顶端的簪子。因为佩戴的饰物掩映重叠、分量不轻,为了防止䯼髻负担太重歪掉变形,会从髻顶向下直插一根长簪,起到支持和固定作用。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11)

如果头面较轻,也可以不戴顶簪。为了看上去更加美观,即使并不必需,明代妇女也会进行佩戴。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12)

王母驾鸾金桃心:是明代妇女头面的重头戏,插在整个发髻上最中心、最引人注目的位置,因此总是制作的玲珑奇巧、夺人眼球。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13)

挑心簪脚多为扁平,自下向上倒插入发内。最常见的是佛像挑心,还有宝塔、梵文、凤凰、王母等祥瑞图案。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14)

龙纹青玉佩件:这是一品王妃才能享有的饰物。明式服装的一大特色是襟上佩戴饰物,十分醒目。都是用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种 饰物。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佩饰统称叫"杂佩"。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15)

龙纹四方白玉佩带: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腰带,这是明代王妃们才可以有的标志,不具有实用功能,只是一种饰物。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16)

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汉族的传统,根据”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而满身的饰物,却越发雍容华贵,宫廷气十足,这和贴近世俗生活的宋元金银首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17)

透雕云龙纹盖钮:在王妃服装上既起到装饰效果,又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利用玉料的俏色雕琢鸳鸯的身姿,用镂雕技巧把荷叶、纹饰细腻刻画,惟妙惟肖。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18)

凤纹霞帔金坠:古人常说凤冠霞帔,为女性冠服之极盛,荣耀四方。这凤冠好理解,是戴在头上的珠玉凤冠,霞帔是什么呢?它是类似于披肩的织物,织金绣彩,蔚如云霞,霞帔下端常饰坠子,能使其平展下垂。《明史》中叙皇后常服,“大衫霞帔,衫黄,霞帔深青,织金云霞龙文,或绣或铺翠圈金,饰以珠玉坠子,瑑龙文”。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19)

小金冠:又称䯼髻,这次展出的是个复制品。明代已婚妇女在正式场合需要戴“䯼髻”,䯼髻通常以金银丝或马鬃、头发、篾丝等材料编成,外覆白色纱,佩戴时罩于头顶发髻之上。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20)

耳坠:出于五代时期,兴于唐,宋元时期灭绝,到了明代进入鼎盛时期,形式多样。与现在耳环不同,它是挂在耳朵上的,并非我们现在的女同事在耳朵上打眼佩戴。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21)

从元代蒙古人手中接过封建社会接力棒的大明朝,在女性金银首饰的风格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改宋元金银首饰的草根本色,雍容华贵,宫廷气十足,明代金银首饰有趣的事儿,还远不止这些,此图文也只能是抛砖引玉。

我是一位旅行者,带着好奇和欢喜看世界。奉贤博物馆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了解到了明朝女人们身上的这些稀罕物,仿佛看到她们满身的雍容华贵和那回眸一笑的惊艳。

这个展览还在进行中,4月15日截止。

上海奉贤博物馆参观(参观奉贤博物馆)(22)

遇见亦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本图文为作者@官姥爷爱旅行原创,拍片码字不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和商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