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民国历任总统下场(中华民国历任总统简介)

民国历任总统下场(中华民国历任总统简介)第二任大总统:黎元洪(1916.1.7-1917.7.1)1912年2月15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10日,在北京就职。10月,国会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民国初年,诸如对俄国的外蒙古交涉、对英国的西藏交涉、对日本的廿一条交涉等均采取屈辱外交的政策。1914年,通过《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时约法》,赋予大总统中央集权;后又制定《大总统选举法》,谋求无限期连任。但袁世凯仍不满足,并寻求称帝。1915年12月,在国会、高校、民众请愿团、筹安会和各省国民代表的推戴下,准备建立君主立宪制,袁世凯多次揖让,最终接受皇帝之尊号,准备成立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行君主立宪政体。12月25日,表面支持帝制的蔡锷和唐继尧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压制南

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1912.1.1-1912.3.10)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名文,字载之。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受兄长孙眉资助,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接受西式教育。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取“振兴中华”之意,决心“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895年2月,在香港联合当地爱国知识分子组建辅仁文社,建立香港兴中会;10月,兴中会欲在广州起事,事泄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为基础,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党中国同盟会并担任总理,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作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民国历任总统下场(中华民国历任总统简介)(1)

孙中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于12月下旬回国,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职。受帝国主义、国内封建势力及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被迫于1912年2月13日向参议院提出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3月10日,袁世凯正式接任临时大总统。

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及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1912.3.10-1916.6.6)

袁世凯,(1859.9.16-1916.6.6),字慰亭。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一个官宦之家,叔祖袁三甲官至漕运总督,父亲袁保中为地主豪绅,捐同知官位。1879年袁世凯以束缚袁保恒的捐赈款或“中书科中书”官衔;同年第二次参加乡试不第,遂弃文从武。1881年10月,投奔驻防山东登州的吴长庆。1882年,朝鲜发生军乱,袁世凯随吴长庆入朝平乱,战乱平息后,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并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后又在朝击溃日本,粉碎了日本谋求朝鲜的企图。1885年被委任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位同三品,左右朝鲜政局。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军趁势进攻朝鲜,袁世凯回国;目睹甲午战争清军惨败的袁世凯萌生了训练新军的想法。1895年12月,袁世凯正式在天津训练新军。1897年,袁世凯升任直隶按察使;1898年9月,升任工部右侍郎,卷入维新派与慈禧的政治漩涡中,因其告密至戊戌变法失败。由于告密获得慈禧信任,1899年冬,以工部侍郎升任山东巡抚;1901年11月,李鸿章去世后,受命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在任上极力推行新政。1903年,又主持全国新军编练。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与袁世凯达成协议,确保清帝退位后,由其全权组织临时政府。

民国历任总统下场(中华民国历任总统简介)(2)

袁世凯

1912年2月15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10日,在北京就职。10月,国会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民国初年,诸如对俄国的外蒙古交涉、对英国的西藏交涉、对日本的廿一条交涉等均采取屈辱外交的政策。1914年,通过《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时约法》,赋予大总统中央集权;后又制定《大总统选举法》,谋求无限期连任。但袁世凯仍不满足,并寻求称帝。1915年12月,在国会、高校、民众请愿团、筹安会和各省国民代表的推戴下,准备建立君主立宪制,袁世凯多次揖让,最终接受皇帝之尊号,准备成立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行君主立宪政体。12月25日,表面支持帝制的蔡锷和唐继尧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压制南方起义力量,但起义各省没有停止军事行动。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省安阳市。

第二任大总统:黎元洪(1916.1.7-1917.7.1)

黎元洪,(1864.10.19-1928.6.3),原名秉经,字宋卿。1864年10月19日出生于湖北汉阳府黄陂县;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接受新式海军教育,后因学业优异进入海军任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其所在广甲舰触礁,为躲避追捕,跳海逃生,从此结束海军生涯。1896年,随张之洞在湖北练新军,此后,黎元洪受张之洞委派,前后三次出国考察学习并被提拔为湖北新军的高级将官。至1904年,黎元洪以实际把持湖北陆军和水师两支重要力量。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黎元洪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举为副总统兼领鄂督;16日,民社成员孙武、刘成禺等发文极力拥戴黎元洪为首领,与同盟会争权,公开与同盟会对立。8月16日与袁世凯合谋,诱杀湖北军政府军务部副部长张振武和湖北将校团团长方维。黎元洪对革命党人的血洗和镇压,也使他牢牢地控制住了湖北军政大权。1913年10月7日,黎元洪被选举为副总统;1914年6月21日,由70人组成的参议院正式成立,黎元洪任院长。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封黎元洪为为“武义亲王”,黎元洪拒不接受;1916年3月28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后,在黎元洪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滇黔问题得以解决;5月7日,西南四省倡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由黎元洪继“中华民国大总统,领海陆军大元帅”一职;6月7日,黎元洪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

民国历任总统下场(中华民国历任总统简介)(3)

黎元洪

黎元洪就职大总统后,各方来电请求恢复“民元约法”(民国元年约法)和“民二国会”(民国二年国会)制定之大总统选举法,但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坚持袁氏约法,主要是出于维护北洋军阀的合法地位的考虑,有利于段祺瑞独揽大权,武力统一全国。在对德参战等问题上,双方斗争和矛盾急剧升级,引发了激烈的府院之争,其结果是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的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策划武装倒黎。1917年5月,张勋在徐州邀开督军团会议,正逢段祺瑞被免职,与会各省督军群情激愤,痛骂黎元洪和国会,张勋则乘机盘算着借驱黎之名达到复辟清室的目的;6月7日,张勋率五千辫子军北上,7月1日张勋进京,拥戴清废帝溥仪即位。出于对张勋势力的威胁,黎元洪不得已逃到日本公使馆进行躲避。此时,广东省长朱庆润、广西省议会、江苏督军李纯等纷纷电请黎元洪勿思引退,以武力斩除张勋。7月3日,段祺瑞以讨逆军总司令名义誓师讨伐,剑指张勋一人,余者不咎。不出十日功夫,张勋等复辟势力即遭到段祺瑞的镇压。张勋复辟使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身份回到北京,黎元洪也因段祺瑞讨逆成功而重获自由。

第三任总统:冯国璋(1917.7.6-1918.10.10)

冯国璋,(1859.1.7-1919.12.18),字华符。1859年1月7日出生于直隶河间市;1884年,至大沽口当兵;1885年,进入天津武备学堂学习;1893年,进入聂士成军中效力,后得其保荐,以清朝驻日公使裕庚随员身份赴日。1896年,回国后被袁世凯招入小站辅佐编练新军。1900年,冯国璋参预镇压义和团运动有功,经袁世凯奏保,升为补用知府,不久被调至济南主管武卫右军和山东全省军队督操事宜。1901年,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冯国璋出任军政司教练出总办;后历任清政府中央练兵处军令司副使,同时督办北洋各武备学堂,兼任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和将弁学堂督办等职。1906年,冯国璋署理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兼任陆军贵胄学堂总办。1907年,升任陆军部军咨处正使。1908年,升任清西陵梁各庄值班大臣;慈禧太后去世后,载沣为替光绪报仇,把袁世凯开缺,冯国璋怕受牵连,向朝廷请辞,但未得到批准,仍被委以重任。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不久之后,冯国璋被任命为第二军军统,增援南下镇压起义。冯国璋为袁世凯命是从,清廷无奈,重新启用袁世凯,后在袁世凯命令下,调兵遣将攻打起义军。至11月27日,冯国璋攻陷汉口和汉阳,经此一役,冯国璋被清廷封为二等男爵。然袁世凯欲借革命党力量,迫使清帝退位,命令冯国璋暂缓进攻,使冯国璋怀疑袁世凯,并向太后请旨,但被袁世凯抢先一步,不久,段祺瑞抵达汉口接替冯国璋指挥北洋军的职务;12月15日,袁世凯命冯国璋回京并任命其为禁卫军总统兼察哈尔都统;在袁世凯逼迫清军退位时,遭遇禁卫军反对,冯国璋亲赴禁卫军总部召集官兵,顺利帮助袁世凯篡权。1912年9月,冯国璋任直隶省都督兼民政长。1913年7月,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爆发,23日,冯国璋受命江淮宣抚使并率部南下,9月2日,攻入南京。因进攻南京时与“辫子军”张勋有约,陷入南京者为总督,9月10日,冯国璋北上任直隶都督,但因张勋御下不严,导致引出“南京叫涉案”,于是袁世凯于12月16日任命冯国璋为江苏都督,并于1914年授宣武上将军。1915年6月,冯国璋听闻袁世凯父子策划恢复帝制的消息后,十分惊讶,决定亲赴北京面见袁世凯。但因种种原因,导致冯国璋与袁世凯父子关系恶化;12月18日,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总参谋长,冯国璋托病不受;12月25日,蔡锷等组织护国军讨袁,冯国璋于1916年3月9日致电袁世凯销假,从此放开胆量,公开反对抵制。袁世凯迫于压力,于3月22日取消帝制,但冯国璋与袁世凯裂隙已深,于是决定给予袁世凯更大的压力,促使袁世凯将政权让位于冯国璋。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出任大总统,10月,被选举为副总统,11月宣誓就职并兼江苏督军。1917年2月,冯国璋赴京调节黎元洪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3月,因调节无果离京。段祺瑞倒黎时,冯国璋致电支持黎元洪。7月1日,张勋拥戴溥仪复辟,黎元洪致电冯国璋代行总统职权,维护共和;12日,张勋投降;14日,冯国璋请黎元洪复大总统职务,黎元洪因段祺瑞的原因,坚决辞职拒绝,于是冯国璋继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新的府院之争再次爆发。

民国历任总统下场(中华民国历任总统简介)(4)

冯国璋

段祺瑞上台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召开国会,于是孙中山以《临时约法》为名义于1917年9月在广州组建护国军政府,与北京政府对立。段祺瑞见此情形,决定以武力统一全国,10月6日,护法战争首先在湖南爆发。正当段祺瑞在湖南用兵之时,冯国璋确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政策;20日,冯国璋指使“长江三督”联名提出停止湖南战争,撤回湖南督军,段祺瑞对南方的战争彻底失败。12月25日,冯国璋发布“弭战布告”,其和平统一主张占据上风,段祺瑞一度下野。段祺瑞下野后,竭力破坏冯国璋和平统一政策,首先拉拢主战派直隶督军曹锟继续对南方用兵,并还指示徐树铮勾结张作霖派兵入关,以威胁冯国璋。冯国璋的和平统一政策进行缓慢而无效果,致使护法战争于1918年1月重新爆发,段祺瑞阴谋得逞,冯国璋于北京陷入孤立;26日,冯国璋以巡视的名义,准备赴南京与李纯共伤反段大计,但因督军倪嗣冲阻拦,不得已返回北京,后于30日下令讨伐湖南,于2月上旬发布罪己诏,缓和于段祺瑞一派的紧张关系,3月23日复任段祺瑞为总理。段祺瑞的武力统一又占据上风,然冯国璋不甘心和平统一的失败,遂密电曹锟率兵南下适可而止。占领衡阳后,曹锟与吴佩孚止步不前,是段祺瑞的武力统一到此为止。段祺瑞深知阻碍“武力统一”的主要障碍是冯国璋,于是便指使亲信王揖唐为首的“安福俱乐部”收买政客,操纵国会选举,把冯赶下台去。安福系乘冯国璋继黎元洪总统任期已满,按照事前段祺瑞的部署选举徐世昌为新总统,冯国璋只得把总统的“宝座”让了出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