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养鸡致富经野外放养(90后小伙3年前开始林下养鸡)

养鸡致富经野外放养(90后小伙3年前开始林下养鸡)2010年开始,通渭县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经济林果发展。 “我的存款在山上。”通渭县陇川乡村民苟彦虎指着满山的苹果树说。 绿色,就硬是从这片黄土地上“长”了出来!迎难而上,久久为功。 定西人用勤劳的双手再造秀美山川,并且开始用满山绿色拔掉穷根,创造财富。

“山是和尚头,沟深无水流”“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

这些过去在甘肃定西广为流传的顺口溜,道尽了陇中人民“望天兴叹、看地落泪”的辛酸。

近现代以来,由于频繁战乱和人为破坏,定西这块土地却成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植被脆弱、生态严酷之地”的代名词。

面对巨大的生态欠账,40年来,定西人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打响了以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梯田为主的治山理水“大会战”。

绿色,就硬是从这片黄土地上“长”了出来!

养鸡致富经野外放养(90后小伙3年前开始林下养鸡)(1)


迎难而上,久久为功。

定西人用勤劳的双手再造秀美山川,并且开始用满山绿色拔掉穷根,创造财富。

“我的存款在山上。”通渭县陇川乡村民苟彦虎指着满山的苹果树说。

养鸡致富经野外放养(90后小伙3年前开始林下养鸡)(2)

2010年开始,通渭县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经济林果发展。

苟彦虎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今他的果园面积已达百余亩,成了小有名气的“土专家”不说,还是当地致富带头人。

如今,在陇山、陇川、新景和鸡川等通渭县所属的乡镇,苹果产业已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春天,苹果花香飘四野;秋天,苹果彤红满山川。

养鸡致富经野外放养(90后小伙3年前开始林下养鸡)(3)

林业产业的发展激发了农民的脱贫主体性,也激起了农民的致富想象力。

“鸟语花香饭不香,”渭源县锹峪镇峡口村李建平这样形容以前的日子。峡口村背靠风景奇特、森林茂密的天井峡,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但长期以来远在深山无人识。

养鸡致富经野外放养(90后小伙3年前开始林下养鸡)(4)

2015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峡口村开始打造生态旅游,李建平在村口显眼的位置开起了农家乐,明年还打算修整房屋弄个民宿。“好风景里藏着好日子,”李建平准备大干一场。

“现在峡口人啥都敢想了,”李建平说,村里种了一辈子苞谷、小麦的李宝平转行种起了城里人爱吃的野菜,养了大半辈子鸡鸭的李淑贵如今养起了观赏孔雀……

养鸡致富经野外放养(90后小伙3年前开始林下养鸡)(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尝到绿色甜头的村民们,生态保护的意识也开始在心里扎下根。

养鸡致富经野外放养(90后小伙3年前开始林下养鸡)(6)

30岁的陇西县文峰镇桦林村村民秦兴明3年前开始林下养鸡,如今年收入十万元左右。

小时候,村后荒山上的树木还没成林,秦兴明父母种地为生。现在,草长起来了,树多起来了,他们开始靠山吃山。

养鸡致富经野外放养(90后小伙3年前开始林下养鸡)(7)

“没想到这片林子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慢慢懂得了,绿色就是银行,存得多,回报多。”秦兴明说,村里人现在有个习惯,不管日子过得怎么样,家家户户每年都要雷打不动栽上几棵树。

田畴织锦,沃野泛金。随着定西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特别是林业产业的形成壮大,农村致富渠道开始拓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截至去年底,全市林果经济、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年产值实现12.92亿元,生态带来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如果说以前的定西顶着改善生态、发展生产的巨大问号,那么今天,定西人把这个问号变成了巨大的惊叹号!

旱塬定西,“苦”地上“长”出新希望,极目之处绿意浓浓已然是风景。

养鸡致富经野外放养(90后小伙3年前开始林下养鸡)(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