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徐悲鸿纪念馆几次改扩建(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

徐悲鸿纪念馆几次改扩建(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八十七神仙卷》局部一楼展厅的首件展品是著名的“国宝级“藏品——《八十七神仙卷》复制品。这件珍宝为”画圣“吴道子所作,画面纯以线条表现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代表了中国古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徐悲鸿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古代书画的保护。1937年,他在香港用重金从一名德国人手中赎回这幅画。1942年,这件文物在日军空袭中被盗,徐悲鸿在成都想尽办法再次重金购回。1953年徐悲鸿逝世后,他的夫人廖文静将这件文物无偿捐赠给国家。与这件文物一同被捐赠的,还有徐悲鸿1200余幅画作和1200余幅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以及徐悲鸿生前从国内外收集的1万余件图书、图片、碑拓、画册与美术资料。走进展馆一层,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徐悲鸿在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故居样貌。房间内的陈设均为徐悲鸿在生命最后阶段使用过的原物,墙上悬挂着徐悲鸿写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书法。据讲解员介

徐悲鸿纪念馆几次改扩建(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1)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徐悲鸿的画作可谓开“一代新风“。《漓江春雨》几无线条,更无皴擦,酣畅的大块墨色写物造形,烟雨蒙蒙之中,村落若隐若现、树木错落有致,尽显水墨湮烟、渗透之美。《奔马》用大块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寥寥数笔写出主要骨骼肌肉,浓墨点出五官之特色,硬笔焦墨扫出随风飘舞的鬃尾,形神兼备,蕴含一往无前之势。《愚公移山》中人物或膛目,或吶喊,有雷霆万钧之势,白描以勾勒人物外形,强调透视、比例、明暗关系,融合中西传统技法,关切现实,鼓舞人民大众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他的作品造妙自然,笔下一草一木,皆含义隽永,引人遐思。历经9年改扩建工程,近日,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向公众免费开放,观众可在新馆欣赏上述作品真迹,了解这位画坛巨匠的一生。

徐悲鸿纪念馆几次改扩建(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2)

《愚公移山》

走近新馆,观众的第一感受是宏大。从原先的两层小楼到如今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的现代化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5363.2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85平方米。其中藏品库区面积1799平方米(含两间文物修复室),展览陈列区面积4163平方米,观众活动区5000余平方米。一到三层为固定陈列展区,一层展厅展出徐悲鸿的生平资料、照片、故居复原室以及青年的徐悲鸿从贫穷的家乡走向世界的履历介绍,二、三层展厅展出徐悲鸿各个时期创作的国画、油画及素描作品共计120余幅,经典作品《奔马》《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集中亮相。四层为临时展厅,可承接海内外各种展览。

徐悲鸿纪念馆几次改扩建(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3)

《奔马》

走进展馆一层,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徐悲鸿在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故居样貌。房间内的陈设均为徐悲鸿在生命最后阶段使用过的原物,墙上悬挂着徐悲鸿写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书法。据讲解员介绍,徐悲鸿十分欣赏鲁迅,这幅作品长期悬挂于故居的客厅中。1953年12月,周恩来在参观徐悲鸿遗作展时,曾指着这幅对联说:“徐悲鸿便有这种精神。”

徐悲鸿纪念馆几次改扩建(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4)

徐悲鸿故居复原

徐悲鸿纪念馆几次改扩建(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5)

鲁迅语联

一楼展厅的首件展品是著名的“国宝级“藏品——《八十七神仙卷》复制品。这件珍宝为”画圣“吴道子所作,画面纯以线条表现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代表了中国古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徐悲鸿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古代书画的保护。1937年,他在香港用重金从一名德国人手中赎回这幅画。1942年,这件文物在日军空袭中被盗,徐悲鸿在成都想尽办法再次重金购回。1953年徐悲鸿逝世后,他的夫人廖文静将这件文物无偿捐赠给国家。与这件文物一同被捐赠的,还有徐悲鸿1200余幅画作和1200余幅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以及徐悲鸿生前从国内外收集的1万余件图书、图片、碑拓、画册与美术资料。

徐悲鸿纪念馆几次改扩建(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6)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馆内共有藏品2416件,为了更好地保存遗作以及收藏,徐悲鸿纪念馆建立了现代化文物库房,分别为油画储藏区、轴画储藏区、图书资料储藏区、素描储藏区、遗物开放展示区、鉴赏区及机动区,将文物分区分类规范化管理。

目前,新馆在四楼同时推出了“大师眼中的大师——徐悲鸿与齐白石”研究展,展出两位大师创作的50余件(套)作品,观众可近观见证这段20世纪中国画坛的佳话。

徐悲鸿纪念馆几次改扩建(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7)

据工作人员介绍,新馆开放首日参观人数便已逾千,徐悲鸿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名人纪念馆,也是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相符的现代化博物馆。未来,这里还将举办一系列学术及教育活动,继续扩大影响力。

作者:见习记者吴金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