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粟裕和杜玉明(粟裕与杜聿明淮海战役对决)

粟裕和杜玉明(粟裕与杜聿明淮海战役对决)杜聿明集团从徐州撤逃还是达成了一定的突然性的。1948年11月30日,白天邱清泉兵团还发动了个佯攻,借以迷惑我军。晚上便溜之大吉。不难看出,与粟裕对决,杜聿明不是逆风仗不能打的问题,而是顺风仗逆风仗都不行的问题。第一阶段,黄百韬兵团被围时,杜聿明不敢令邱李兵团放胆东进,生怕被我诱歼。第二阶段,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同样也不敢放胆北进,主要也是怕被我诱歼。第三阶段就更不用说了,杜聿明的几十万人马被围在陈官庄地区,淮海战役大势已定,杜聿明集团不仅是处于绝对被吊打的状态,而是面临的悉数就歼的局面。

作为国共各自阵营的名将,粟裕与杜聿明仅在淮海战役时有过唯一的一次对决,也是终极对决。在这场对决中,杜聿明完败。多年后,粟裕在谈淮海战役时提到敌方的指挥时说:“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只能在有利条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条件下打仗。”(《粟裕谈淮海战役》)

对于蒋介石最得意的爱将,黄埔一期生的佼佼者,粟裕何以称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为什么打逆风仗不行呢?

粟裕和杜玉明(粟裕与杜聿明淮海战役对决)(1)

不能打逆风仗表现之一:兵力多的却被兵力少的吊打

粟裕率领的华野共36.9万人,杜聿明手下50多万人(不含黄维兵团)。本来杜聿明占据绝对优势。但一手好牌打得却极差。结果是兵力多的一方始终被兵力少的一方吊打。

仅从兵力对比看,杜聿明打的非但不该是逆风仗,而应该是顺风仗。但纵观淮海战场杜聿明整个表现,两个多月三个阶段的作战,虽然有个别的进攻,但总体上被压着打,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第一阶段,黄百韬兵团被围时,杜聿明不敢令邱李兵团放胆东进,生怕被我诱歼。

第二阶段,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同样也不敢放胆北进,主要也是怕被我诱歼。

第三阶段就更不用说了,杜聿明的几十万人马被围在陈官庄地区,淮海战役大势已定,杜聿明集团不仅是处于绝对被吊打的状态,而是面临的悉数就歼的局面。

不难看出,与粟裕对决,杜聿明不是逆风仗不能打的问题,而是顺风仗逆风仗都不行的问题。

粟裕和杜玉明(粟裕与杜聿明淮海战役对决)(2)

不能打逆风仗表现之二:三十万人竟然被三十万人包围

杜聿明集团从徐州撤逃还是达成了一定的突然性的。1948年11月30日,白天邱清泉兵团还发动了个佯攻,借以迷惑我军。晚上便溜之大吉。

本来我追击杜聿明集团滞后一天多,敌如果放开逃走,这一天多的时间差并不容易弥补。也许我能追上一部分,但完全追上并合围住并不容易。

本来粟裕用兵已达极限,手中满打满算的11个纵队全部都参加追歼。而此时杜聿明尚有近三十万人的兵力,双方的兵力差不了多少。但仅只四天多的时间,粟裕这11个纵队硬是将杜聿明集团的三十万人围住。

说是合围住,其实粟裕后来说得更确切:“实际上我们对杜聿明是网开三面,你向西去也好,向北去也好,向东去也好,就是不让你向南。其他方向都唱空城计。说明我们的力量也差不多用尽了。”(《粟裕谈淮海战役》)

三十万人竟然被三十万人包围,古今中外这种战例并不多见。看来,杜聿明这逆风仗打得真的是太一般了。

不能打逆风仗表现之三:三十万人从没打个象样的主动进攻战

杜聿明手中握有徐州集团的三十万大军,但纵观整个淮海大战,这三十多万人始终没能打个象样的主动进攻战。杜聿明作为国民党统领大军经验最为丰富的将领之一,被动到如此地步确实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尽管徐东阻击战,国民党军也搞出了“徐东大捷”、“潘塘大捷,但那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没过几天,黄百韬便在这大捷庆贺之中全军覆没了。

第一阶段结束后,蒋介石抛出了杜聿明集团、黄维兵团和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三路对进,打通津浦线的计划。但这一计划被粟裕预见在先,准备在先。结果,杜聿明集团自徐州向南攻击了没两天,便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

第二阶段作战时,杜聿明也曾在包围圈中采取了重兵攻击一点等战术,试图突出包围。但这些战术又都被粟裕很快破掉。之后,杜聿明连突围的勇气也都失掉了。

而此时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不但将杜聿明集团围死,还居然再能派出三个纵队参加打黄维。

三十万人就这样被围住了,就这样被困死了,就这样被全歼了。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但杜聿明作为淮海战场上敌前线最高指挥官,战局打成这样,肯定是与他不能打逆风仗有很大关联的。

主要参考文献:《粟裕谈淮海战役》《粟裕传》

粟裕和杜玉明(粟裕与杜聿明淮海战役对决)(3)

(帅克品读:坚持原创,坚持客观,坚持公正。点击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