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波讲方方(胡锡进隔空问话方方)
何江波讲方方(胡锡进隔空问话方方)真心建议,新一代的年轻人少看方方日记,这种负能量满满的虚假纪实内容,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是有弊无利,即使将来我的孩子问我“2020年的那场世界抗疫行动是什么样的呢?”我也不会拿出《方方日记》告诉孩子当年的我们是多么的惨烈,也许我会这样回答:如果方方真想将这种“多元化”文化发扬光大,去谢谢美国日记,英国日记,法国日记,用和方方武汉日记同样的情绪和基调来写,看看外国人是想骂你还是想夸你!但凡有点底线的作家、学者都不会容忍这些事情的发生。更何况方方日记结束没多久,就给了西方人可乘之机,立刻登上外媒头版,随后又马上出书,中文版和英文版均已完成出版,如果说这不是早有预谋,那么请问方方作家,你有向外媒和出版社收取版权吗?如果没有,赶紧找律师维权,我们还是可以选择相信你!不得不说,方方这一事件再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崇洋媚外、亲美”都能表现的这么清新脱俗,用文字来向西方媒体刷好感。虽然方方及一众作协作家们一
4月8日,《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就“方方日记在美国出版”这件事,再次发表了新的感想。
与第一次评价《方方日记》有所不同的是,这次胡锡进希望方方能为此事给大众一个交代,长文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话就是:
现在可以说,方方日记就是西方人手中的一把利剑!
其实在“方方日记”最初出来的时候,许多人都以为这就是一本写实小说,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湖北作协、包括许多文人大咖,甚至于许多教育界都争相追捧方方这本日记,甚至给予了最高评价,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这种脑回路,作为作家以及学者,难道就看不出这本日记里面暗藏的三大猫腻吗?
- 名为纪实,却使用了大量的修饰语,以及情感词,用文艺的写法记录了一个“惨烈”的武汉,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没错,但是全国各地纷纷支援武汉,都在为武汉贡献一份力,从最初的情况误判到后期的改进优化,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在方方的笔下,武汉仿佛没有明天,没有希望。
- 方方日记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听朋友说,听医生说,听XXX说,基本没有一件事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听说而来的事情,不辨真假,加以语言修饰,就变成了真实的写实日记,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跟孩子们我都不敢这样教。
- 所述故事频频翻车,什么殡仪馆的手机,逝去的广西女护士,写实日记造假都这么的光明正大,遭到网友质疑和批判,反而在公众平台,大骂批判者为极左人士,摆脱了,现在是什么年代了,阶级斗争早已不适用于现在了。
但凡有点底线的作家、学者都不会容忍这些事情的发生。更何况方方日记结束没多久,就给了西方人可乘之机,立刻登上外媒头版,随后又马上出书,中文版和英文版均已完成出版,如果说这不是早有预谋,那么请问方方作家,你有向外媒和出版社收取版权吗?如果没有,赶紧找律师维权,我们还是可以选择相信你!
不得不说,方方这一事件再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崇洋媚外、亲美”都能表现的这么清新脱俗,用文字来向西方媒体刷好感。
虽然方方及一众作协作家们一再强调这个社会需要度多元化的声音,但是在民族荣誉感面前,全民抗疫面前,这种不实的“声音”尽量还是留待后来再绽放吧!
如果方方真想将这种“多元化”文化发扬光大,去谢谢美国日记,英国日记,法国日记,用和方方武汉日记同样的情绪和基调来写,看看外国人是想骂你还是想夸你!
真心建议,新一代的年轻人少看方方日记,这种负能量满满的虚假纪实内容,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是有弊无利,即使将来我的孩子问我“2020年的那场世界抗疫行动是什么样的呢?”我也不会拿出《方方日记》告诉孩子当年的我们是多么的惨烈,也许我会这样回答:
“2020年,中国诞生了一座英雄之城——武汉,他们居家隔离长达78天,就是为了保障全中国14亿人口不被感染,这期间全国数万名医护人员、志愿者都去支援他们,全国20多个省份也都在持续不断的物质支援他们,他们真的受苦了!”
纵然武汉在抗疫期间确实也存在一些不公、不正、不透明的事情,但是整个抗疫过程是依然是正能量居多,我们能接受那些真实的不公,也要认可抗疫中取得的成绩。
这才是我们要传递给子女、后代的正向价值观,方方们,你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你们见过了文人的黑暗时刻,烦请自我消化,不要再一直用哀伤文化继续影响下一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