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441厂历史(江西九江491厂旧址)
九江441厂历史(江西九江491厂旧址)家属区成排的楼房已经空置,曾经的食堂、工会、粮站、职工楼等等建筑,如今都已成为残砖烂瓦。留在深山沟的491厂,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变得破败不堪。回首往昔,曾经的难忘时光,真实却又梦幻⋯⋯工厂步入正轨后,这个曾经贫穷的小山坳变成了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生活区内建有自己的商店、粮站、照相馆、银行、邮局、子弟学校、澡堂、医院、职工大食堂、招待所等等。为了方便生活,职工们还自发形成了场镇,后来工厂还投资兴建了一个菜市场。而且山沟里的业余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工厂还会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电影的放映,那时候看一场露天电影也是非常难得的。每当有电影要放映时,早早地就会有人在场地占位。后期职工俱乐部建起来,看电影也从室外搬到了室内。再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变,491厂为了更好地发展,整体搬迁至九江市区,并更名为“海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如今再次走进这个老厂区,这里草木繁盛,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令人
什么是三线?三线是1964年到1980年,主要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在三线建设时期,江西地理位置优越,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了全国三线建设中的重点地区。
1970年,原第六机械工业部在九江地区成立指挥部,也标志着九江地区的船舶工业发展开始了新起点。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九江船用机械厂应运而生,军工代号“491厂”,地址为瑞昌市夏畈镇夏畈村石溪冲村,这里距离瑞昌30多公里,距九江70多公里,一片山洼凹地中。
491厂于1970年3月开始建设,最初厂名为井冈山机械厂,邮箱代号为江西九江936信箱。因为厂名也闹出过不少笑话,很多寄往491厂的信件都被转送到井冈山。到70年代中期,工厂更名为“九江船用机械厂”。
建厂之初,这里还是一片远离城市,远离交通要道的贫困山区。最开始过来的一批建设者生活得非常艰苦,他们大多是从大连造船厂援内的职工,还有部分转业军人,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但历经多年建设,到了后期工厂除了有宽敞的车间和厂房,还有供职工和家属生活的福利区。
工厂步入正轨后,这个曾经贫穷的小山坳变成了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生活区内建有自己的商店、粮站、照相馆、银行、邮局、子弟学校、澡堂、医院、职工大食堂、招待所等等。为了方便生活,职工们还自发形成了场镇,后来工厂还投资兴建了一个菜市场。
而且山沟里的业余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工厂还会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电影的放映,那时候看一场露天电影也是非常难得的。每当有电影要放映时,早早地就会有人在场地占位。后期职工俱乐部建起来,看电影也从室外搬到了室内。
再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变,491厂为了更好地发展,整体搬迁至九江市区,并更名为“海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如今再次走进这个老厂区,这里草木繁盛,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令人遗憾的是早期繁忙热闹的景象已不见踪影。厂区内是一排排早已废弃的厂区,任凭风雨冲刷或人为毁损,呈现一片凋零荒芜。
家属区成排的楼房已经空置,曾经的食堂、工会、粮站、职工楼等等建筑,如今都已成为残砖烂瓦。留在深山沟的491厂,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变得破败不堪。回首往昔,曾经的难忘时光,真实却又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