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会说话对孩子的影响(不会聊天的父母)
父母不会说话对孩子的影响(不会聊天的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曾说,父母最错误的沟通方式之一,是不懂共情,忽略感受。想想多少父母也是这样,孩子兴致勃勃地期待和父母交流,话题还没有展开就不幸被聊死,草草收场。“我看到老师发的课堂照片,大家都在仔细看老师演示,你怎么在和同学交头接耳呢,平常上课你是不是也这样不认真听啊?”孩子一脸不悦,松开妈妈的手,独自向前走,妈妈紧追着儿子,想要一个回答。孩子很气愤说:“妈妈你没在课堂上不知道情况别乱说!”他们的聊天不欢而散。妈妈责怪孩子小心眼,一言不合就生气;而孩子觉得莫名的气是事出有因,好好的聊天就被妈妈这样一句话终结。
作者:羽阿佳(爸妈进化论主笔)
昨天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一对母子正在开启聊天模式。
儿子开心地说,今天的一堂科学课特别有意思,老师带着大家做实验感觉太棒啦。说着孩子便侧目期待妈妈会问他是什么样的实验。
妈妈却“哦”的一声,没有孩子预想中好奇的表情,话题一转问孩子:
“我看到老师发的课堂照片,大家都在仔细看老师演示,你怎么在和同学交头接耳呢,平常上课你是不是也这样不认真听啊?”
孩子一脸不悦,松开妈妈的手,独自向前走,妈妈紧追着儿子,想要一个回答。孩子很气愤说:“妈妈你没在课堂上不知道情况别乱说!”
他们的聊天不欢而散。妈妈责怪孩子小心眼,一言不合就生气;而孩子觉得莫名的气是事出有因,好好的聊天就被妈妈这样一句话终结。
想想多少父母也是这样,孩子兴致勃勃地期待和父母交流,话题还没有展开就不幸被聊死,草草收场。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曾说,父母最错误的沟通方式之一,是不懂共情,忽略感受。
聊天中只顾自己一时嘴快,急于评价不顾孩子感受,是父母真的不懂怎么和孩子聊天的表现。
只会评价式聊天的父母,真的太“无聊”网上看到曾有一所小学的老师们广泛收集了一份关于孩子怎样和父母聊天的问卷,近4千份的问卷结果让人意外,孩子和父母每天的聊天时间不仅短而且太目的性太强。
数据显示:聊10分钟左右占比34.53%;聊20分钟左右占27.14%;聊30分钟左右占31.1%;仅有7%的孩子每天能和父母聊上1小时及以上的时间。
在这有限的聊天时间里,每天聊得最多的是“学习及作业”,和孩子聊“梦想”谈感受的父母仅占1.6%。
父母动不动就要拿作业评头论足:“做完了没有”,“怎么这个不会、那个不会”,这样的亲子聊天效果是什么呢?
什么话都被父母说完了,好吧你们赢了,孩子和你们根本没得聊!所以父母也就成了当之无愧的话题终结者。
《少年说》里曾有一期,一个女孩说起和妈妈的聊天方式,让很多孩子都有共鸣。
她说妈妈聊天时联想特别丰富,从一件衣服没有叠好的小事,可以聊成全家的大事。
妈妈说她衣服没有叠好,那学习也不会好,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只有去打工,爸爸没及时指出问题,所以爸爸也得批评,妹妹见此情景就会哭。
把芝麻绿豆说成了西瓜,这位妈妈一定能言善道,但她却一点也不会和孩子聊天。
衣服没叠好可以得出以后得打工的结论?
难怪每次和妈妈聊天的最后,女孩已不想再多说,因为妈妈的每一句都是聊天的“死胡同”,要说谈心更无可能。
《小王子》里曾有一句话说,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父母的语言决定了孩子的状态。
看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不是真“无聊”而是有满肚子的话却不想说出口。
习惯评价式聊天,父母毁掉了孩子对聊天的期待,错过了真正值得聊的话题,还怎么能指望在聊天中教导孩子?
父母说得多,孩子的话自然少孩子说与不说,取决于父母会不会换位思考,与他产生共情。
《小欢喜》里有一幕“刻意的聊天”让人印象很深,高考前学校为给孩子减压,组织学生和家长参与畅言班,让学生和父母独处说出内心的想法,刚好方一凡和英子都与父母在高考志愿上有意见分歧。
在畅言班里,方一凡和英子都试图说服父母支持自己。
英子说她希望父母同意自己上南大,妈妈宋倩刚听英子说完第一句,便按捺不住起身质疑英子的选择。
妈妈振振有词,英子背对着妈妈眼泪直流,畅言的沟通瞬间被“聊死”了,英子的渴望成了妈妈的畅言。
与宋倩相反,文洁听方一凡说自己就喜欢唱歌跳舞,她的心里无比难过,因为这和自己的期望差很远。
虽然内心不甘愿,但她几番忍住眼泪认真倾听。方一凡说:“妈,我不是个坏孩子,只是成绩不好。”
是啊,多精准的自我认识,文洁不可否认,也体会到孩子的那份无奈。这不是任性也不是头脑发热,因此被孩子的话触动。
英子不再说,因为宋倩一句都听不下去。方一凡愿意说,因为文洁努力让自己听他的心里话,让他有勇气继续表达和争取。
《共情力》的作者乔拉·米卡利曾说,如果没有共情,我们就无法相互寻求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用力地倾泄对孩子的爱,不如用情好好地理解、感受和接纳他,让孩子看到父母给的爱和希望。
跟孩子聊天的智慧,是减少用力,克制自己的表达欲。
3个方法,和孩子柔软聊天孩子的心理敏感程度比成人要高出很多,所以特别在意别人对他说话的内容甚至语气。
不懂聊天的方法,伤透了孩子的心,一旦孩子有能力远离父母便不愿和父母多说一句。
那么,如何和孩子保持亲密好好聊下去呢?比起聊天中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这三种柔软的方式更适合和孩子聊天。
1、交还聊天主导权
看过一个韩国短片,妈妈和8岁女儿的温情聊天,令人感动,聊天全程由孩子向妈妈提问。
“妈妈最害怕什么?”
“妈妈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妈妈为了生下我,失去了什么?”
“妈妈有多爱我?”
妈妈眼里闪着泪,每一个回答都在诉说自己的感受,让孩子很安心,也愿意继续和妈妈聊下去,问妈妈为什么,怎么会这样。
很多时候父母没法和孩子聊,因为孩子总是被动说话。由孩子主导谈话时,她才能问其所想,聊其想聊的事,而父母才能知道孩子真正的关注。
控制欲会赢了孩子,唯有尊重才会赢得孩子。
聪明的父母在聊天中从来不滔滔不绝,拒绝倾听,而是让孩子源源不断向自己开口。
2、变成“小孩”平等相处
电影《重返17岁》的主人公迈克原本生活不顺,子女也和他产生了隔阂。
他不理解小时候女儿爱的冰淇淋为什么现在不爱吃了,当他拿冰淇淋和女儿尬聊,女儿不愿意再理他。
意外穿越回自己的17岁后,迈克以同龄人身份和儿女们相处,用平等的角度了解子女生活。
用17岁的思维揣测到他们的想法和需要,迈克终于知道了17岁已不是最爱冰淇淋的年龄,后来他成为孩子们“有益”的朋友,教儿子打球,阻止女儿与小混混交往。
做父母最不靠谱的是想当然地看待孩子的成长。其实,放下父母的身份,平等地和孩子相处,便会发现孩子成长的过程一切都在变化。
走进孩子内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他的朋友。
如果父母珍视“友情”,便会用好同理心,避免在聊天时“踩雷”。
3、舍得花时间多“闲聊”
在犹太家庭里,“海沃塔”聊天方法非常盛行。它的意思接近英文单词fellowship,即伙伴关系,也就是聊天时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延展和探讨问题。
看似漫无目的的闲聊,其实是在用“为什么”、“怎么样”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孩子代替直接评价。
谈话中欢乐民主的气氛,激发出更多值得“聊”的话题,以及孩子的探究心理和学习热情。
麻省理工研究发现,让孩子更聪明,不是靠阅读,而是靠聊天。
因为孩子是社交型学习者,孩子会从与他们有关系并让他们感到安全的人身上学习。而这样的最佳人选当然是父母。
远离了终结式的评价,“闲聊”拉近了亲子间距离,对孩子进行启发式教育,绝不会是浪费时间。
“聊天”是父母和孩子最简单的相处方式,通过聊天,父母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孩子输送爱的滋养。父母的爱正向输入,孩子才能有正向输出。
会聊天的父母,孩子都不会差。
孩子的童年不可逆转,每一次聊天都是父母给孩子爱的语言和陪伴。
聊天不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阻碍,而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好好说话,用心聊天才是父母最应掌握的技能。
愿每个父母不再做聊天的终结者,和孩子聊下去,聊得更多,父母才能陪着孩子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羽阿佳,富书专栏作者,富书亲子写作营基础班学员,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图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