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xperia xz2 premium与xz3(三星苹果已疲劳)
索尼xperia xz2 premium与xz3(三星苹果已疲劳)索尼后盖使用的是铝合金材质,是索尼独有的和钢铁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材质,它更薄更硬,能够增加产品坚固性的同时降低机身重量,表面本身高光亮润,触手温腻,但是容易留下指纹也易磨损,建议用户带套使用。Xperia XZ的NFC也被放置在顶部,为了提醒用户,用了小块贴膜标识。索尼的工业设计一直是业界独树一帜的标杆,其品牌历史上产生过极多的至今让人为之怀念的情怀佳品,而Xperia也是这样,让人一眼看到就知道这是索尼。虽然XZ相比于之前的作品外观上有了不少的改动,但是入手之后笔者还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徜徉。和Z5的4K屏不同的是,Xperia XZ使用的是一块5.2英寸的1080P屏幕,覆盖以康宁大猩猩4代玻璃屏,IPS的屏幕配合独有的TRILUMINOS 特丽魅彩技术使得屏幕显示细腻真实色彩佳,可视角度也很不错。Xperia XZ的设计上很多地方都透露出其Unified Design 合一设计理念,上
【前言】
我是一个喜欢小众的人,比如说人们都用windows我却喜欢Ubuntu,而这折射到手机上就是,当人们都风风火火的用着诺基亚的时候,我却喜欢用黑莓的全键盘, Symbian一统江湖的时候,我却用着windows的mobile,而且是用户更少的SP,当然,主流我也会用,而且是主力机,因为需要效率,主流的东西人们为之开发的东西多,是好用,只不过就像男人有了正妻却更加宠爱小妾一般,正妻可登大雅之堂,而小妾更懂情趣。当Android手机只是星星之火的时候,是毫无疑问的小众,所以笔者先后入手了HTC G1、索尼的X10、摩托的ME525(Defy)等机型,当然,到Defy那个时候,安卓已成气候,从屌丝变成了高富帅。而索尼的X10时尚气息最浓,拍照能力最强一度成为笔者的主用机型。后来随着国内小米等厂商的低价冲击,索尼机型渐渐淡出,也成为情怀般的象征。但是近年其又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开发,Z5等机型也受到了粉丝的支持。而XZ作为Xperia最新X系列的主打机型,究竟有哪些改变、进步?其是否还保持着一贯的风格和设计?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打开了手中这款XZ的包装。
【外观】
笔者拿到的是Xperia XZ的工程测试版本而非零售版,颜色是静谧蓝,本机型另有黑、银两色可选。Xperia XZ的包装盒没有过于铺张,看上去不像一款旗舰机的包装,简洁的白色上盖只是Xperia和SONY的logo,没有标识型号的元素。但是开启上盖会发现索尼斑斓色彩带来的不规则的韵动气息。
索尼的工业设计一直是业界独树一帜的标杆,其品牌历史上产生过极多的至今让人为之怀念的情怀佳品,而Xperia也是这样,让人一眼看到就知道这是索尼。虽然XZ相比于之前的作品外观上有了不少的改动,但是入手之后笔者还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徜徉。
和Z5的4K屏不同的是,Xperia XZ使用的是一块5.2英寸的1080P屏幕,覆盖以康宁大猩猩4代玻璃屏,IPS的屏幕配合独有的TRILUMINOS 特丽魅彩技术使得屏幕显示细腻真实色彩佳,可视角度也很不错。
Xperia XZ的设计上很多地方都透露出其Unified Design 合一设计理念,上下两个扬声器遥相呼应,分置两端,只是不那么对称的是上方包含了索尼logo、前置摄像头、环境感应器、状态灯,而下方只是一个孤单的扬声器,没有实体键,没有指纹模块等等,也没有触控按键来替代虚拟按键来增加屏幕的可利用空间,当然,这就是索尼,如果随波逐流怎能有那么多的独特产品出现?虽然它不合乎笔者被国产机养成的操作习惯,但是笔者更加厌烦的是千机一面的高度雷同。
Xperia XZ的NFC也被放置在顶部,为了提醒用户,用了小块贴膜标识。
索尼后盖使用的是铝合金材质,是索尼独有的和钢铁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材质,它更薄更硬,能够增加产品坚固性的同时降低机身重量,表面本身高光亮润,触手温腻,但是容易留下指纹也易磨损,建议用户带套使用。
摄像头在左上角平滑无突出,约2300万像素2.4mm广角G镜头,1/2.3英寸Exmor RS影像传感器,配合三重影像传感技术和预测混合自动对焦以及0.6秒的快速启动,低照明环境下ISO 可达12800,5倍清晰影像变焦,五轴防抖,索尼大法应该不会让人失望,样片会留待下节展示。遗憾之处在于XZ没有光学防抖。
和国产机常用的三段式设计不同,索尼背壳采用的是两段结合,大面积金属加底部塑料的方式能够增强信号。
Xperia XZ两端没有特别之处,上面是耳机孔和降噪MIC,下面是充电口和话筒,虽然Xperia XZ的接口裸露,但是其支持IP65/IP68防水防尘等级,其可在不超过1.5米的水深中静止最高30分钟。
其左侧的卡槽不需要卡针即可开启,其支持两张nano卡以及外置存储卡,可惜的是只支持联通移动双4G而不支持全网通。
右侧是Xperia XZ最丰富的地方,电源按键、音量键和索尼独有的拍照键。
和其它厂商不同的是索尼将电源键和指纹模组集成到了一起,这样可以在唤醒屏幕的同时解锁手机,虽然其指纹模组面积不大,但是实测灵敏度和识别度都很不错。
从Xperia XZ能够看出,索尼有改变也有坚持,迎合市场的同时也不忘情怀,和老罗不同,索尼这么大的家底允许其不断的试探和慢慢的调整。
【系统和性能】
Xperia XZ搭载了Android6.0的系统,和国内第三方的深度定制不同,其还保持着原生安卓的模样,其内置微博、百度等几个APP,但是可能用惯了国产第三方OS的用户还要一定的适应时间,没有丰富的主题中心、没有来电插件和系统优化APP以及第三方应用的图标适配问题、通知栏的显示、快捷开关的排列都比较的简陋。到时对于有系统洁癖的人是理想的系统。
Xperia XZ的硬件有亮点有费解,让人坚信这依然是索尼的风格。高通骁龙820的CPU可以说正当时,可是作为旗舰3G的RAM虽然够用但是不够看,用户已经习惯国产厂商拼硬件带来的效果了。对比动辄4G起到6G RAM的国产机,真的,只需要加1G的 RAM,Xperia XZ的数据就会好看得多。当然,只是从营销的视角去看,但实际上3G足够用了,64G的ROM也毫无问题,还支持外置存储卡的扩展。
这是跑分软件的跑分,虽然实际意义有限,但是却是最直观的体现。
微博、微信、视频、上网等常规的应用游刃有余,而且发热控制的也很好。
运行像赛车类、运动类的高要求游戏也很流畅。
【拍照】
索尼大法是真的情怀标杆,作为专业的影像厂商,索尼的摄像头常常被国产相声演员拿来说事,旗舰的、专业的、定制的等等,总之就是我用的索尼的我的好。那么这次真身出厂,究竟会有何表现呢?
索尼的相机软件分为手动、自动、视频和应用四个模块,
其自动模式被其称为高级自动模式,其会根据场景自动匹配相应的设置,
手动模式除了开门、焦距、白平衡等调节外,还带有多种场景可选,比如夜景、运动、风景等等十余种
笔者没有特意的选择场景,只是携带Xperia XZ进行日常的使用,随见随拍,以下样片多为自动模式拍摄,未处理,仅作大小压缩。
室外
室内
而XZ的高ISO在弱光环境下效果显著,和某国产旗舰2100W的摄像头相片对比
让家有小孩子的用户喜欢的是,索尼内置有AR合成的功能,这是普通场景和AR场景的对比,笔者先前要得到这样的照片需要使用专门的AR卡片。
经笔者体验,XZ对焦快速,白平衡准确,色彩真实,对于环境的还原度较高,只是细节略有涂抹的地方,不过也是索尼的一贯特色,其拍照能力在手机中属于上乘。
【充电续航】
Xperia XZ是支持QC3.0快充的手机,按照官网配置来说,标配有快速充电器UCH12,由于是测试机的原因,包装内带的是普通充电器,支持5V/1.5A,这样的速度对于一款快充手机来说当然是不合理的,所以笔者使用的是其它的支持QC3.0的充电头和移动电源,经测试充电输出能达到12W左右
附带充电器
兼容QC充电头充电输出
Xperia XZ标配有2900mAh的电池,容量中等,毕竟上半年的国产5.5寸左右的旗舰也不过是3000出头,对于5.2寸的屏幕支持是毫无问题的, Xperia XZ内置的Qnovo 自适应充电技术也能够调节充电策略,延长电池的寿命。
中度使用的情况下,包括移动数据上网和Wlan上网总和2-3小时、视频1小时、拍照几十张以及电话短信和电子书阅读以及适度的小游戏,Xperia XZ可以支撑一个白天9小时左右的使用,不过电量会降至百分之十几,中规中矩。以下为视频播放前后的电量对比。
【体验感受】
作为情怀品牌索尼,给70、80的人的影响尤其大,但是由于国内业务的推广力度,对于90以后的用户感召力就小了很多,作为有着黑科技研发和推广能力的公司,怎样能把科技和产品最大化的结合在一起对于索尼不是问题,但是怎样迎合国内市场做好推广才是重点,毕竟作为有能力抗衡三星等一线品牌的索尼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和其地位是远远不匹配的,希望其在高端旗舰这一档位的厮杀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