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铁道兵的诗(铁道兵文化诗歌卷)
退役铁道兵的诗(铁道兵文化诗歌卷)★ ★ ★ ★ ★叶晓山,1931年生,笔名南风,安徽无为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铁道兵学院参谋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1949年参军,历任巢湖军分区司令部文书,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一师管理科书记、司令部参谋、政治部干事,铁道兵司令部秘书,铁道兵文化部专业作家。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第一声汽笛》、《风笛颂》、《竹笛》、《战歌嘹亮》(合集)、《春漫虎头》(合集)、《三叶集》(合集)、《叶晓山诗书画集》、《百幅芦雁百首诗》等,组诗《重踏长征路》、《战斗在崇山峻岭》、《筑路工情思》、《边防抒情》、《青藏铁路抒情》,诗朗诵《人民大众的牛》等。诗海揽月现代诗苑22.7万人互动诗人小传
李武兵
已关注
铁道兵文化-诗歌卷
11小时前阅读 364
诗海揽月现代诗苑
22.7万人互动
诗人小传
叶晓山,1931年生,笔名南风,安徽无为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铁道兵学院参谋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1949年参军,历任巢湖军分区司令部文书,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一师管理科书记、司令部参谋、政治部干事,铁道兵司令部秘书,铁道兵文化部专业作家。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第一声汽笛》、《风笛颂》、《竹笛》、《战歌嘹亮》(合集)、《春漫虎头》(合集)、《三叶集》(合集)、《叶晓山诗书画集》、《百幅芦雁百首诗》等,组诗《重踏长征路》、《战斗在崇山峻岭》、《筑路工情思》、《边防抒情》、《青藏铁路抒情》,诗朗诵《人民大众的牛》等。
★ ★ ★ ★ ★
叶老于我,亦兄亦师。
我调到铁道兵创作组不久,就因诗结识了叶老。那时他在司令部办公室任职,给首长当秘书。对诗的挚爱,终是让他请首长出面说话,调到了创作组。同志们都叫他“老叶”,他叫我也这样称呼他。
叶老到创作组后,不仅个人勤于写作,还热心扶持部队的业余诗作者,每两年组织一次诗歌创作学习班,大家都乐于跟着他当“走读生”,把部队当课堂,一边深入生活,一边写作。1978年的东北行,竟达120余天。
叶老的学习精神尤其令人佩服。他写诗,擅长于将古体诗与民歌相结合,语感美,意境美,炼字炼句炼意,综合驾驭能力强,还引入现代诗的美学追求,让笔下的诗臻于完美,收获颇丰,连续出版了多部诗集。他的《第一声汽笛》,至今洋溢着浓郁的美学韵味。他是铁道兵创作组两位最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之一。
在我心目中,叶老在文学艺术上可谓才华卓绝,诗书画印,样样精通……叶老既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这在铁道兵创作组是唯一的。
叶老,我永远的兄长,师长!
叶晓山戎装照
诗歌卷
叶晓山的诗
‖ 夜读
帐篷搭起不夜城,
明月清辉照灵棂。
山风依窗听仔细,
军营处处有书声。
‖ 担茶
骄阳如火当头盖,
政委担茶工地来,
杯水涌起千层波,
战士心头浪花开。
‖ 古城喜讯
古城今日分外娇,
红旗如云人如潮,
千人歌,万人笑,
鲜花紧把火车抱!
‖ 通车典礼
通车典礼喜煞人,
一路彩纸落缤纷,
鞭炮炸得心花放,
舞裙团团筛月影。
‖ 战士出征
战士出征火车来,
未摘半片好云彩,
山花一枝插枪口,
带去南国春长在。
‖ 石磨声声
乍闻好似雨倾盆,
细听乃是石磨声;
眉月探头窗外看,
磨眼流的尽是情。
磨盘化作火车轮!
‖ 地窝子
白雪盖起琉璃瓦,
寒风撩动小窗纱;
任你冰冻三尺厚,
自有阳光满屋洒。
天山肚里安下家!
‖ 斗车运渣
战士双手显神通,
雪山掏个大窟窿;
斗车串串云中来,
好似盏盏大酒盅。
醉意却在万仞峰!
‖ 背冰
严寒伸出冰冷手,
盖住河流封井口;
战士背冰化泉水,
涔涔热汗掺里头。
它是火车动力油!
‖ 抬
筑路战士多豪迈
雪山无路耸肩抬。
抬粮抬油抬帐篷,
抬枕抬轨抬站牌。
抬出一个花世界!
‖ 写站牌
蘸着红漆写站牌,
好似三月桃花开;
羌笛不再怨杨柳,
春风乘着火车来。
站牌就是信号台。
‖ 雪山汽笛
茫茫雪山汽笛唱,
牵动一串牧歌扬;
抹去驼峰凄凉月,
消融马背寒冷霜。
天山摇响“金铃铛”!
‖ 新客
姑娘探亲不进门,
包袱一丢奔山岭;
铁锤声是见面礼,
声声都在寻知音。
排长笑递擦汗巾!
‖ 过瓜棚
行军路过甜瓜棚,
一棵嫩秧伸路中;
班长弯腰轻扶起,
让它顺藤攀向空。
扶起一个老传统。
‖ 铺草皮
修好边坡铺草皮,
绿草茵茵漾涟漪;
火车驮着春光来。
蝈蝈唱呵小鸟啼。
天山要和江南比!
‖ 吊车颂
清晨吊起满天红,
傍晚勾住月半弓;
衔走几回风和雨?
钓来几度秋与冬?
年年“笑”在繁华中!
‖ 三寸镐
激战回来忙“验枪”
铁镐只有三寸长;
不是钢料不合格,
冰山设下大考场。
试试战士弱和强!
‖ 茧花
百花之中牡丹王,
花色虽艳怕秋霜;
茧花四季都不败,
开在沸腾工地上。
一手茧花万户香!
‖ 嚼风沙
谁将风沙漫天扬?
太阳变成鸭蛋黄;
战士端碗沙拌饭,
嚼着嚼着满口香。
气得风沙躲一旁!
‖ 飞舟
我的帐篷是飞舟,
年年月月顶浪游;
刚离林海“大港湾”
又泊雪山“新码头”
拉着铁路四方走!
‖ 路
悬崔绝壁之间,
有条蜿蜒小路,
伸进青峰顶上,
挂在白云深处……
如遇飞瀑冲断,
牵条古藤系住;
若有巉岩阻挡,
抛根绳索联络。
不是雷劈风砍,
不是神工鬼斧,
乃是筑路战士,
迈出坚定脚步。
哪里是它起点?
终点又在何处?
请听银锤叮当,
请看红旗飘舞!
祖国日新月异,
战士更爱山路,
每当踏进深山,
心中豪情倾注。
汗水浇开春花,
歌声灌满峡谷,
一幅大干新图,
随着脚印展铺。
‖ 活动的房屋
我们的房屋
——活动的街
马背上驮着走
马背上卸下来
门儿前后敞
窗户左右开
繁星枕边落
红日肩上抬
一层山,一层楼
上接蓝天下临海
没有电梯能上下
抛根绳索挂悬崖
晚上,摊开“毛选”
白天,劈山凿岩
多少惊人的奇迹
从这里孕育出来
啊,我们的帐篷
系着过去和现在
——延安窑洞的灯光
天安门前的花海
啊,我们的房屋
连着城镇和村寨
南方的雨难压
北方的雪难埋
迢迢山水隔不断心
与北京紧紧挨
帐篷虽小胸怀宽
两眼看到全世界
马背上驮着走
马背上卸下来
我们的活动房屋
——绿色的街
选自1964年《解放军文艺》第7期
‖ 摇篮曲
夜幕如一张大网罩住山村,
月光给峰峦泼下一层白银,
年轻的推土机手推窗望月,
远处传来婴儿落地的啼声。
祖国又开放新花一朵,
战士的肩头又加重了几分,
用什么献给这可爱的新儿?
难道只有一弯眉月、满地花荫……
推土机手跳上驾驶楼,
踩响马达开向崇山峻岭,
他要用一条闪光的路基,
作为战士第一份微薄的礼品。
宝宝依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
好香好甜,大地一片温馨,
机声代替摇篮曲唱到天明。
1981年《短诗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进山第一站
行军进乌蒙,
太阳快落山,
绚丽晚霞挂树林,
迎面扑来红火焰:
“修路接待站”。
一把铜茶壶,
几只粗瓷碗,
石凳石桌围成圈,
砖砌的炉灶冒烟火,
煮沸的山泉在滚翻……
我们谈笑间,
主人汲水还,
政委紧握他的手,
拳击胸脯摇双肩,
老张老李喊得欢!
大伙猛一怔,
主人开口谈:
那是一九三四年,
红军长征经此山,
这里曾设茶水站。
红军向北走,
白匪溜进山,
鱼水深情隔不断,
刺刀丛里挺腰杆,
茶水站转为地下交通站。
如今你们来,
高歌进深山,
年老退休不愿闲。
乐为大军烧茶水,
牌子换上:“修路接待站”
听罢老人语,
周身似火燃,
手捧香茶情无限。
踏着先辈脚印走,
茶水站是咱加油站!
‖ 钉标桩
草鞋踏放丛丛杜鹃,
花杆拨开团团云絮,
作窝的兔,莫要惊逃,
栖息的鹰,暂勿飞去。
我们是人民的测量兵,
决心把火车引进山区,
一根根红色标桩——
一束束燃烧火炬。
战士倾注满腔豪情,
挥动铁锤钉下去,
钉下去,向着高山、大川,
钉下去,向着悬崖、绝壁。
一根标桩,一曲战歌,
一根标桩,一首史诗,
标桩招来了火红的人马,
标桩引来了震天的霹雳。
一根标桩,一座新桥,
一根标桩,一道玉堤,
标桩牵来了飞驰的列车,
标桩引来了高亢的汽笛。
若问我用什么献给祖国?
如火青春,闪光汗滴;
若问我肩背标桩奔向那?
千里瀚海,世界屋脊……
‖ 林海第一户
砍草伐竹,
地基选在山谷,
战士自己动手,
搭起临时房屋。
桦皮做门窗,
黄泥糊墙壁,
炊烟挥动大彩笔,
写下:林海第一户。
听我们号子雄壮,
斧声笃笃……
盖过那林中鸟啭,
林涛起伏。
看我们红旗招展,
喜报耀目,
胜过那绚丽朝霞,
鲜艳花束……
好呵,油锯拉倒参天树,
银斧劈开云中路,
为革命甘愿踏遍青山,
给祖国砍伐喷香枕木。
不贪百泉抛珍珠,
不恋山花留我住,
汽笛声来家已搬,
昂首又向林深处……
‖ 老风钻手
是山呼?是海啸?
是沉雷?是狂飙?
力量能把天冲塌,
气势赛过大江涛。
闻声抬眼望,
心潮万丈高,
老团长,怀抱风枪挺胸立,
硬梆梆,胜过铁铸钢水浇。
钻杆,飞快地旋转,
钻头,不停地紧咬,
双臂随着高山起舞,
红心伴着岩石飞跳。
头上,蒙蒙细雨喷洒,
身边,晶晶汗珠飘落,
老战士,勇往直前胜当年,
多自豪,征战风霜染鬓角。
看他那勇士神态,
瞧他那英雄风貌,
顿使人忆起飞兵下太行,
烟波火浪里炸敌堡。
战士们夸奖团长不服老,
他回答:多少青山把手招,
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大力,
咱要一辈子吹响冲锋号!
呵,团长的话语似重锤,
字字在我心头敲;
团长的行动是命令,
咱手推碴车飞快跑!
‖ 夯歌
晨风吹拂朝霞,
涌出火红人马,
迎着时代风雷,
合着前进步伐。
夯绳拉成弓弦,
抬起一座铁塔,
为辟人间大道,
汗珠如雨挥洒。
一夯一片鱼鳞,
一夯一朵梅花,
一夯一串故事,
一夯一幅图画。
夯下写满诗句,
夯下开遍奇葩,
夯歌催响汽笛,
夯歌唤来铁马。
请听辽阔原野,
到处夯歌对答,
军民同筑长堤,
坚如钢铸铁打。
铁路舒展长卷,
祖国锦上添花,
绿堤留住春风,
尽染江山如画。
队队火红人马,
奋战日头西斜,
夯歌阵阵高飞,
醉红满天晚霞。
‖ 雪夜新曲
风呼呼,雨蒙蒙,
夜来大雪满天空,
茫茫山野披银甲,
山脚下,老房东窗口灯更明。
电灯下,坐着一位白发娘,
穿针引线将鞋缝,
她身边,睡着铁路勘测兵,
天明踏雪攀高峰。
灯光闪烁,浮想联翩,
银针飞跳,思潮翻涌……
大娘追忆当年事,
一曲抗日歌谣火样红:
“冬季里,风雪紧,
山村来了众英雄,
娘在灯下纳鞋帮,
我借灶火将底缝。
亲人穿上拥军鞋,
爬山越岭快如风,
端碉堡,炸火车,
打得鬼子倒栽葱。”
眼前的情景真相似,
灯光辉映红五星;
心中的歌儿多亲切,
炉火炽热雪花融。
此时呵,大娘歌里满含爱,
声声飞进战士梦;
此时呵,战士梦中喊前进,
花杆压倒雪和风……
‖ 磨房的歌
鸡叫头遍后,
月影上西墙,
炊事员小李忙起身,
划根火柴,灯照满屋亮。
革命工作千万件,
他偏爱雨布搭起的小磨房,
一年三百六十天,
天天都听到磨盘唱。
给伙房送去鲜豆腐,
给病号端来热豆浆,
豆腐渣做成雪花菜,
谁不夸味道美又香……
莫道连队磨房小,
战士背它走四方,
高原大豆磨眼里流,
长江浪花铁锅里响。
听说部队去抢修,
他挑起石磨紧跟上,
别看他铁脚板围着石磨转,
火红心永远燃烧在新战场!
叶晓山诗书画集
叶晓山书法作品
叶晓山与铁道兵诗友东北行在五大连池合影
叶晓山与铁道兵泰安诗歌创作改稿班成员合影
叶晓山在青岛笔会与铁道兵诗友合影
参加过东北行的铁道兵四诗人
参加过青岛笔会的铁道兵四诗人
叶晓山与伊蕾、刘金忠合影
叶晓山、李武兵合影
叶晓山与刘金忠交谈
叶晓山与郭辉合影
郭辉为叶老斟酒
叶晓山参加铁道兵文化界聚会
铁道兵启航纪念塔
诗文作家:李武兵 叶晓山等
编辑:铁兵文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