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里仁篇第十二章(论语通读微子篇)
论语通读里仁篇第十二章(论语通读微子篇)长沮、桀溺两人并排耕种,孔子路过,就让子路去询问哪里有渡口。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驾车的是哪位?”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鲁国的孔丘?”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所以孔子想下车和他说明自己的想法时,他却快速走开了。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驾旁边经过,他吟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为何已如此衰微?过去的已不可挽回,未来的还是可以追回的。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当政者已经岌岌可危了!”孔子下车,想同他交流,他却快速离去了,孔子没能和他搭上话。
陆通字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称楚狂接舆。说到“躬耕以食”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南阳诸葛,似乎古代对社会不满的士人和有大才而求主公者隐居躬耕是一种传统。
在春秋的时候,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后面要说的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都属于这类人。各国政局混乱、天下战乱不断。面对周制向秦制的转变,他们回避退隐,明哲保身。面对孔子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谋求入仕,进而以退回西周为目的的人,这些隐士们当人是不屑一顾的。
所以孔子想下车和他说明自己的想法时,他却快速走开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桀溺两人并排耕种,孔子路过,就让子路去询问哪里有渡口。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驾车的是哪位?”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鲁国的孔丘?”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滔滔的洪水遍布天下,谁能去改变它呢?而且你跟着躲避坏人的人,难道就比得上跟着我们这些躲避乱世的隐士吗?”说完又干起来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很失落地说:“人是无法与飞禽走兽在一起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努力改变它了。”
前面说过长沮、桀溺是两位隐士。和楚国的接舆是同一性质。他们不是普通的农夫,而是有身份、读过书的士。
和接舆一样他们对孔子是不屑一顾的。桀溺说“是知津矣。”其实是对孔子的一种讽刺。他的潜台词是孔子既然能为这个天下找到出路,那么他就能找到渡口。
孔子主张要积极入世,这也是儒家和道家的区别点。儒家认为世道越是败坏、黑暗,就越要不懈的努力,谋求改变。而道家恰恰相反。
但是谋求消极避世的长沮,桀溺有一点却符合了历史的发展规律。面对土地所有制问题的时候他们是进步的,是面向秦制的。因为他们是自耕农。当然这是事后诸葛,当时的他们又怎么能知道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叫周秦之变呢?他们也不会给自己定义为自耕农。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他:“您看到过我的老师吗?”老丈说:“你们四肢不勤劳,五谷都分不清楚,谁是老师?”说完,便把拐杖插在地里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边。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讲给他听。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啊。”叫子路返回去再拜见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出门了。子路说:“不出仕做官不合乎义。既然长幼间的关系不可废弃,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更重要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出仕做官,只是为了推行大义。至于理想的政道行不通,其实早就知道了。”
这段话里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子路向老丈打听,显然老丈对子路及其老师进行了批评。但说得却很有道理,明显这位老者是一位隐士。于是子路便双手拱立,以示尊重。老者见子路知礼,就带回家留宿,并款待。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等一票人,说了这件事,孔子就明白,子路遇见了高人。就要子路再去回访。子路回去,老人却出门了。最后的一段话很显然是要给老人家说的,但是有谁转达却无据可考了。
子路认为,洁身自好、隐居山野,是小道小义。既然知道父子人伦之道,能够以礼待客,就不应该抛弃君臣伦理。
今天把隐士的事情说完。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隐逸于世间的贤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这就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份,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经过考虑,也就是这样子吧。”
又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则放言高论,能洁身自爱,弃官不做是因为权变。”“我却同这些人不同,既可以这样做,也可以不这样做。”
按照惯例,把这几个人介绍一下:
伯夷(生卒年不详),子姓,墨胎氏,名允,商末孤竹国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初,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齐为继承人,至父死,叔齐让位于伯夷。
伯夷以父命为尊,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伯夷叔齐同往西岐,恰遇周武王讨伐纣王,伯夷和叔齐不畏强暴,叩马谏伐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姜子牙曰:“此二人义人也,扶而去之。”后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叔齐(生卒年不详),子姓,墨胎氏,名致,字公达,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西)君第三子。孤竹君立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兄弟相偕去周,投奔西伯(即周文王)。西伯死后,武王东进伐纣,他和伯夷叩马而谏,以为父丧而用兵,是不孝不仁,周武王大怒要杀死他与伯夷,被姜太公以义人之名制止,并命人搀扶他们离开。武王灭商后,他们逃到首阳山(今唐山市滦县),不食周粟,饥饿而死。谥号“齐”,世称叔齐。
夷逸春秋时人,周大夫夷诡诸之后。隐居不仕。或劝其仕,夷逸以牛为譬,曰:宁服轭以耕于野,不忍被绣入庙而为牺。
朱张西周人,字子弓。古之隐者,不仕
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姬姓,展氏,名获,字季禽(展氏族谱记载),又有字子禽一说,鲁国柳下邑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鲁国大夫展无骇之子。山东香城留下一村,即柳下邑村。
曾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罚狱讼之事。作为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其“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孔子以为“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为“和圣”。
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卒于鲁地故赵村,享年一百岁,谥号为惠。因其封地在柳下,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是百家姓“展”姓和“柳”姓的得姓始祖。
这是孔子对这些隐士的一个概括性评价。
对于虞仲、夷逸、朱张、少连这四人的身世,历来说法不明,至今无法考证。我们只需要知道有这些人的存在就行了,而且他们都是没落贵族、都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