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费尔巴哈提纲的感悟(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对费尔巴哈提纲的感悟(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成就新中国?很多人从字面意思解读“一起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忽略了“社会关系必然包含了自然关系”这个底层逻辑。事实上马克思也从来没有单独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讨论“人的本质”这个问题,而是始终从“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两个角度辩证的看待“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决定人的第一性必须是动物性,是具有动物的特征,是为了生存繁衍而进行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的具体实践中,逐渐演化出人的第二性,即社会性。第一性是确定的,是根本属性,是一成不变的固有特征,而社会性是不确定的,是会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而改变人在社会中的具体位置和关系,是随着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而发生变化的的。传统文化中讨论人性的,性善论、性恶论、既善又恶论、白板素丝论等,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即没有从“一成不变”的固有属性来探讨人的本质问题。费尔巴哈是“不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在自然界
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以孔夫子门徒为代表的“道德家”,他们总是热衷于教人“如何做人做事”,而极少有人回归到本质来思考问题。对于“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是找不到答案的,但是对于“什么不是人?”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明确的。“禽兽”这个词就是用来区别“人”与“动物”的。
任何哲学问题都不是单个问题,而是系列问题。人是什么?人从哪来?人应该如何存在?这是一套系列的问题,古人除了有“女娲造人”这种说法之外,更多人愿意相信自己是“炎黄子孙”,这样就回答了“我”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但是“炎黄”是怎么来的呢?又说不清楚了。以至于又捏造了伏羲和女娲兄妹俩结婚繁衍出整个华夏民族的故事来,同样“伏羲和女娲”是怎么来的?又讲不清楚了。
人类认识世界以及认识自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就是这种认知水平,这是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限制的。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任何时代的认知都存在一个上限问题,当时的技术条件只够认识到这种程度。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人们已经初步完成了工业革命,自然科学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人”的由来问题上,生物学家提出了“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从而人类对自身的由来有了科学的认知。
基于整个人类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马克思在学习前人的著述中,通过对费尔巴哈观点的批判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费尔巴哈说过人的本质是“哲学上最高的东西”,马克思发现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最根本的误区,那就是“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接着,马克思又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上给出回应: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是“不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在自然界的问题上,持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在看待人类社会问题时,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中了。在“人”的问题上,费尔巴哈认为人来源于自然界,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类意识”而动物没有,动物只能进行满足本能生理需求和维持自身肉体需要的生命活动。人可以天然地、先验地意识到自己是“类存在物”,而动物意识不到。也就是说,费尔巴哈认为人先有类意识后才有类生活。继而提出人的本性应该是全能全知的,人类按照自己“完美的特征”创造了宗教,“神”是最完美人格的体现,从而把宗教的本质等同于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等同于神的本质。
对于人类按照自己的“理想人格”、“完美人性”而创造了宗教这个观点,马克思是赞同的。反对的地方在于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混为一谈,女娲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个泥人吹口气,那么这个泥人就是女娲吗?人类按照自己的理想赋予了宗教神的完美性,这个神就是人吗?在宗教意识下,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无条件的,是没有征兆的,所以现实中的人也应该无条件的爱他人?这种先有有类意识后有类生活的逻辑,是宗教信仰者、神秘主义者、唯心论者的基本逻辑。他们共同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先有了人,先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后来才有了宗教,才有了宗教说的人与人应该相爱。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在“类意识”和“类生活”先后顺序上逻辑混乱,提出先有类生活、后有类意识这恰恰是在人们现实的对象化运动中历史地、敞开地、动态地生成的,因而他说人的本质只能以现实性运动为基点,只能是一切社会关系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总过程。在人类认识自己的问题上,并不是“先意识到自己是类存在物”,而是先有了“生产生活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是“类存在物”。也就是说马克思提出与费尔巴哈完全相反的观点,先从自然界演化出人类来,先有了人类生活,后有了人类意识,宗教只是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他在《提纲》中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应至少有两层含义: 一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二是人与社会作为个体和类的统一。
很多人从字面意思解读“一起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忽略了“社会关系必然包含了自然关系”这个底层逻辑。事实上马克思也从来没有单独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讨论“人的本质”这个问题,而是始终从“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两个角度辩证的看待“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决定人的第一性必须是动物性,是具有动物的特征,是为了生存繁衍而进行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的具体实践中,逐渐演化出人的第二性,即社会性。第一性是确定的,是根本属性,是一成不变的固有特征,而社会性是不确定的,是会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而改变人在社会中的具体位置和关系,是随着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而发生变化的的。传统文化中讨论人性的,性善论、性恶论、既善又恶论、白板素丝论等,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即没有从“一成不变”的固有属性来探讨人的本质问题。
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成就新中国?
苏联解体,能否证明马克思主义已经破产?
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不被西方社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