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哪个早(印度武士怎样打破婆罗门的宗教垄断)
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哪个早(印度武士怎样打破婆罗门的宗教垄断)恒河流域产生了印度的新变相比于印度河流域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中东部以舍卫城为首都的憍萨罗国和偏南方以王舍城为首都的摩竭陀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并形成大大小小的“十六大国”。从此时起,少数原来的部落之主成为了真正意义下的王者,王权得以建立,刹帝利阶层相对强势,而婆罗阶层未能在此区域建立绝对权威。恒河流域雨水充沛,适合耕种,出现了大量以农耕为生的农民及地主。物资的丰富造成工商业及手工业繁盛,城市居民增加,形成了大的城市,商人、手工业者成立了商队或公会,大商人及公会头领出现。急剧变化的社会使曾经的阶级制度动摇,吠陀的自然崇拜已然失势,婆罗门教的权威下坠。奥义书的哲学使知识分子们的思想产生变化,而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等原住民的冲突与融合,促成新的宗教哲学的产生。
文/遍照金刚
波斯-印度系的吠陀宗教实质上是上古的萨满教,打破萨满祭司的垄断,依靠的是理性思维较强的武士。在波斯,武士出身的琐罗亚斯德创立了琐罗亚斯德教,在印度,刹帝利阶层创造了佛教、耆那教及不少未成气候的新宗教,波斯-印度民族至此摆脱萨满教,进入了道德宗教或曰历史宗教的年代。
武士崛起与沙门思潮
沙门思潮的兴起,主要原因有几点:刹帝利阶层在政治上对婆罗门阶层的挑战;经济上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使种姓制度动摇;因奥义书哲学的发展,相当部分的知识分子并不认为婆罗门教思想是不可动摇的真理。
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中东部以舍卫城为首都的憍萨罗国和偏南方以王舍城为首都的摩竭陀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并形成大大小小的“十六大国”。从此时起,少数原来的部落之主成为了真正意义下的王者,王权得以建立,刹帝利阶层相对强势,而婆罗阶层未能在此区域建立绝对权威。
恒河流域雨水充沛,适合耕种,出现了大量以农耕为生的农民及地主。物资的丰富造成工商业及手工业繁盛,城市居民增加,形成了大的城市,商人、手工业者成立了商队或公会,大商人及公会头领出现。急剧变化的社会使曾经的阶级制度动摇,吠陀的自然崇拜已然失势,婆罗门教的权威下坠。
奥义书的哲学使知识分子们的思想产生变化,而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等原住民的冲突与融合,促成新的宗教哲学的产生。
相比于印度河流域
恒河流域产生了印度的新变
此时,农业的发达,食物的充足,足以养活足够多的“弃绝者”。从而,没有衣食等后顾之忧的的人,特别是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放弃追求世俗的权力及物质,改而追求精神上永恒的彼岸,依靠在家者的布施,出家成为“沙门”,形成了种种批判传统婆罗门教且相互竞争的思想流派与宗教。
沙门思潮促进文化哲学的兴盛,新说层出不穷,大师辈出,灿若星河,成为印度历史上的轴心时代,今天的印度大多称其为“佛陀时代”。
佛祖之外的六师外道
推动这一时代风气的主要是刹帝利及工商阶层,最伟大的几个大师是佛教教主佛陀、耆那教主大雄等刹帝利沙门。他们或著书立说,或云游列国,或辩论传教,吸引了大量信徒。而各国的统治者有时候也会组织辩论大会,给辩论获胜者予以奖励与表彰。
其中,释迦牟尼与“六师外道”影响最大,探究了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等全部范围的哲学。
他们不使用梵语,使用混合梵文或当地方言,否定吠陀的真理性与神圣地位,进一步否定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及其宗教本身,狠批所谓“四大种姓天定不可动摇”,反对繁琐的祭祀及杀生,而应该将信仰转移到对宇宙与生命的真理探索中去。
他们最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去向何方?
2.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3.世界是什么?存在造物主吗?是什么推动了自然的发展?
4.造物主如果存在,又是什么造成了世界的不平等?造物主到底是有形的存在,还是无形的存在?
5.万恶的根源是什么?何谓极乐净土?
因大多数相关资料已经失散,现存的除耆那教经典(与最初的已经有极大不同)外,关于六师外道的记载基本散见于佛经之中,特别是南传佛教信奉的四本阿含经。六大教主的主要哲学观点如下:
①富兰那迦叶认为不存在善恶问题,杀人、抢劫、盗窃、奸淫等行为不是造恶业,不会受到恶报。举办仪式祭祀、救济穷人、诚实守信等行为也不是行善,不会受到善报。相当于怎么做都不会改变善恶之业,彻底否定了道德伦理与修行的作用,挑战当时的社会共识。被阿阇世王称为“无业论”。
②末伽梨瞿舍梨认为没有今生也没有来世,没有天,没有众生,没有因也没有缘,不会升天也不会堕落,一切都是偶然的宿命的。即便你修各种苦行、梵行、持戒,都不会改变任何结果。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无因无缘,都是命中注定,在经过到了八百四十万大劫后,一切善恶、苦乐都必然止息,轮回终结。阿阇世王称其为“轮回清净论”。
③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认为没有善恶业报,没有轮回转世,一切都是地水火空四大元素组成,人死如灯灭,无论贤愚都将消失在虚空之中。
他可能是印度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唯物主义派别,曾经影响巨大,但是昙花一现。他是是反宗教的,认为创世的神不存在,也无灵魂,轮回、业乃虚构,祭祀、布施没有意义,宗教必然是欺骗性的。
关注现时的政治与社会问题,他不仅站在正统思想(婆罗门)的对立面,也与非正统思想(佛教与耆那教)势不两立,宣扬的口号是“吃喝”与“快乐”,珍惜眼前的简单的快乐。佛经称其为“畜生之论”,阿阇世王认为是“断灭论”。
这个教派的言论极端而有趣:
如果作为祭品被杀的动物真的能升天,那么你为什么不将自己父亲给杀了?
如果供品真的能让逝者的亡灵填饱肚子,那么踏上旅途的人为什么还要携带口粮?干脆叫待在家里的朋友通过祭祀的方式将供品烧给自己,不就达到果腹的目的了。
如果地上的供品真的能供养住在天上的神,那么住在楼上的人为什么就不能通过楼下的人供奉的供品来生活呢?
从所有的朋友那里借来的钱财,都应该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
如果灵魂真的要前往另外一个世界,为什么不会因为对亲人的牵绊而中途折返回来呢?
花费这么多钱为死者举行祭祀仪式,只不过是被那些邪恶的僧侣骗取了钱财。
这些言论在宗教氛围浓郁的印度被围攻也属于正常。
④婆浮陀伽旃那在地、水、火、风四元素之外,加上苦、乐、生命三者,这七要素是不变的,即使用刀劈开别人的脑袋,刀也只是从这七要素的缝隙间通过而已,杀人并不成立。因此,善恶、烦恼及罪福乃自在天干的,与人无关。道德对人而言是外在的,杀生并不是做恶事,惭愧反而造成负面心理,所谓下地狱恰是行道德的结果。因此,佛教称其为“无惭外道”。阿阇世王认为答非所问,因此没有命名,后人称之为“七身论”或“无作用论”,发展成后世的胜论学派。
⑤散若夷毗罗梨沸认为果报既是有,又是无。既是有无,又是非有非无。对知识存有怀疑和持不可知论,也有对逻辑学的反省。他对“果报问题”、“他世问题”、“化生问题”、“如来灭后存在问题”等都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模棱两可。阿阇世王认为是“油滑论”。据说他的两个弟子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后来成为佛陀的上首弟子。
⑥尼乾子说他有四大禁戒,主要奉行各类苦行,目的是远离身心的束缚。阿阇世王称为“四禁戒”。一般认为尼乾子之前的祖师立下四大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蓄私财,而他增加了第五戒不奸淫,构成了耆那教的根本五戒。
耆那教尤其严格恪守不杀生,这点比佛教更为彻底,因此耆那教徒不能从事任何屠宰与种植业,也不能当兵,只能从事工商业,甚至为了防止呼吸杀死小飞虫而戴上纱布遮蔽,这成为耆那教的精神特征。
尼乾子·大雄影响力极大,但耆那教徒认为大雄并非创始人,而是前后相传了二十四代的“生命洪流中的摆渡者”的最后一个。他之前第二十三代教主巴湿伐那陀是一个历史人物,是贝那莫斯的王子。
耆那教的二十四祖师
大雄的父亲是悉达多,是坤达普罗的杰娜得利卡族的领袖,属于刹帝利的阶层,母亲特里萨家族与摩揭陀统治家族有姻亲关系,也是刹帝利阶层。大雄早年与一个名叫耶娑陀的结过婚,在三十岁的样子抛弃红尘,用裸身苦行者的身份云游印度东部的几个国家苦修赎罪。
在进入圣道的第十三年,他经常在人迹罕至的杰栗姆比卡村外的里珠帕里卡河北岸修行,悟得最高心灵智慧,获得“无所不知的人”、“胜者”和“伟大的英雄”等名号,成为尼键多(意思是从束缚中解脱出来)派的领袖。
成为大师的他云游印度各地三十年,将信奉他的民众组织起来成立了耆那教,72岁逝于比哈儿南部的白婆(汤用彤认为尼乾子·大雄生于公元前五百四十年,死于公元前四百六十八年)。
绝不杀生、提倡裸体的耆那教
后人称尼键多派为耆那教,意为制胜者门徒。耆那教除了将得道者称作“胜者”和“开道师”,也称佛陀、不生、胜自在、一切智、薄伽梵等。
据说尼乾子·大雄死后不久,耆那教派内立刻产生了分歧,弟子就分裂为两派,互相揭短,争论不休,该事在《长阿含经》及其他文献中有记载。
但两派完全分裂的时间是在两个世纪后的月护王统治时期。当时,摩揭陀国遭遇大饥荒,僧统婆陀罗率领他的一派去了卡纳塔;其余留在摩揭陀的一派结集了经典。
饥馑过去后,归来的卡纳塔派和摩揭陀派在外表问题上产生了意见的分歧。遵从二十三代祖巴湿伐那陀的摩揭陀派主张穿白衣,而谨遵二十四代祖尼乾子教诲的卡纳塔派则主张裸体。这就是白衣派和赤裸派(或天衣派)两大派的由来,但他们拥有共同的经典,经文用一半梵文和一半俗语写成的。
天衣派耆那教徒
耆那教逐渐吸收了佛教的教理,到了5世纪才完成了对经典的编纂。所以耆那教的经文和佛教的相似度非常高,几乎让人误解耆那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且利用现存资料无法完全了解耆那教最初的教理。
耆那教和佛教一样否认吠陀的权威性,一样绝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但不反对信徒对教主的膜拜,及将婆罗门的诸神当成神来崇拜。
从哲学角度来看,耆那教建立了和数论学派极其相似的二元理论(指永恒的物质和永恒的精神是两两相对的东西,物质也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不止认为鸟兽有灵魂,就是植物、水、金属等都有灵魂。所以,耆那教认为,涅槃并不是超脱了生死,只是脱离了现在这副身体罢了。这样,耆那教的存在就像架起了沟通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桥梁。
耆那教认为,要得到解脱进入极乐世界,必须具备三宝,即正智、正信和正行。所谓正智,是指要清楚世界是由精神和非精神组成的——非精神和精神一样都是永恒不灭的。所谓正信,是指要完全相信教祖,并对圣典里的每一句话深信不疑。所谓正行,一共分为五种,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三业清净和少欲知足,其实是效仿了佛教的五戒,并有引导他人向善的要求。
耆那教与婆罗门教一样崇尚苦行,崇尚苦行的程度比佛教更甚,苦行包括绝食,只食草根或什么也不吃;或吃各类粪便;举起一手,永不放下;卧在荆棘丛中,以刺扎身;刺体出血,肉上扎钉;日晒火烤等。天衣派认为穿衣服也不能成道,为防止杀生携带孔雀毛或牛尾扫清道路再行走。
耆那教则认为禁欲是非常重要的,达到解脱的必要条件就是要进行长达十二年的苦行。佛教采用的是中庸之道,以不苦不乐为正道。
耆那教将时间分为上升时和下降时。上升时和下降时又各自往下再细分为六种。上升时分为恶之恶、恶、恶之善、善之恶、善、善之善。反之,就是下降时的六种类型,这样上下六种都绕一圈的话,就是一世。此外,过去的上升时里会有二十四圣出现,下降时里也会有二十四圣出现。
耆那教不像佛教的“墙内开花墙外香”,而是在向外界传播的同时,其至今仍是印度有影响的传统之一,因为诚实守信讲道德,不少人成为印度富裕的商人或财团,据说圣雄甘地的节俭伦理明显受到了耆那教义的影响。
关于耆那教的起源,学者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认为耆那教和佛教是在同一个时期成立的,也有证明耆那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的。多数现代学者认为,耆那教的创始人是佛教圣典中出现的尼乾子,是在佛教创立前后出现的。
参考资料: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郭良鋆
《印度文明史》 常磐大定
《高级印度史》 马宗达 赖乔杜里.达塔
《印度哲学史略》 汤用彤
《印度教导论》 摩诃提瓦
《印度史》 斯坦利.沃尔伯特
《印度史》 林承节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