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为啥发三个(窦娥死前为什么发下三桩毒誓)
窦娥为啥发三个(窦娥死前为什么发下三桩毒誓)如果说第一桩毒誓是通过她自身的奇迹来表明她的冤屈,那第二桩则是通过违反常规的自然现象来证明社会的不公平,社会上人为制造的黑暗。六月飞雪,本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但在信奉神灵的封建时期人们更喜欢将它与某种事物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这奇特现象是战国时期,燕昭王姬平听信小人谗言将从齐国请来的贤士邹衍蒙冤入狱,当时正值盛夏六月,天降大风雪。燕王意识到邹衍的冤屈,就释放了他。在唱词中,窦娥提到两个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苌弘本为周敬王的大夫,因蒙冤为人所杀,后传说血化为碧玉,而望帝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甚是凄切。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在悲剧命运里最后的愿望,她还是希望死得悲壮,以一个英雄主义的结局来昭示自己的冤屈。血与白练,一红一白,看似颜色对比冲突巨大,但实际上是表现窦娥的清白,表现她如同白练一般的干净,受不得半点玷污。"我若冤枉",便"血都飞在白练上",以表明自
众所周知,在经历了唐宋两朝的鼎盛与辉煌之后,中国的传统诗文便开始逐渐走向衰微。与此同时,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就将目光投向了一块待耕耘的新土地,即戏曲艺术。元曲一经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他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可以说元曲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而在这其中,尤以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堪称戏剧界的高峰之作,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全国人们的追捧,至今不衰。作为封建社会被压迫的妇女的典型,人们无不为窦娥所蒙受的冤屈感到愤慨,对她的冤死更是心生怜意,让人惋惜。最终在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毒誓,件件得以灵验。那么,究竟为何窦娥要许下这三桩誓愿呢?
作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首,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全戏叙述了善良的窦娥不畏强权,在同邪恶势力的斗争中,遭受无辜的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冤枉,不幸死去的故事。剧中的主人公窦娥是不幸的,从小失去母亲,七岁时又与相依为命的父亲分离,作了蔡婆婆家的童养媳。完婚后没多久,丈夫又因病去世。在这种种的命运打击面前,窦娥只希望能够一心一意服侍婆婆,过安安稳稳的日子。
显然,最初的窦娥只是想作为封建伦理纲常下信守孝顺、贞节的妇女,但残酷的封建社会还是把她推向深渊。由于丈夫的早亡,膝下又无一儿半女,只得和蔡婆婆两人相依为命。后来蔡婆婆外出收账差点丧命,得张驴儿父子两人相救,因此引狼入室。两父子想当接脚夫的愿望因窦娥不合作而宣告失败,怀恨在心的张驴儿计杀蔡婆婆,没想到下了毒的汤被张驴儿父亲喝了,张驴儿借机逼婚不成,一纸诉状将窦娥告上公堂,让官府决断。
没曾想楚州知府是贪赃枉法之徒,背地里收受张驴儿的钱财,不问青红皂白就把窦娥抓到公堂讯问,逼她招认。窦娥受尽拷打,痛得死去活来,还是不肯承认。当知府得知窦娥待她婆婆很孝顺时,就准备当着窦娥的面要拷打蔡婆婆。善良的窦娥看到婆婆年老体弱,受不起这个酷刑,只好含冤招供,承认是自己下毒(这在重视纲常伦理的封建社会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最终贪官知府便将窦娥定了死罪,押到刑场去处决。
就这样,一个孤苦无依的妇女窦娥,遭受无辜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窦娥所受的冤情无处伸张,愤怒得她在刑场指天骂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临死还发出三桩毒誓,即为:"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这楚州亢旱三年!"。这三桩誓愿又简称为"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每一桩、每一件,皆不符合事态常规与天然定理。
那么窦娥死前为什么要发下这三桩毒誓呢?其实从这三桩誓言来看,无不体现着一个冤字,善良的窦娥至死都不甘心屈从于现实的压迫,她坚信自己的死后会“感天动地”,在人间以奇迹的方式显示出来。“血溅白练”就是窦娥的三桩誓愿中为自己而发的一桩。故事中,窦娥在临刑前对监斩官提出:"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在唱词中,窦娥提到两个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苌弘本为周敬王的大夫,因蒙冤为人所杀,后传说血化为碧玉,而望帝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甚是凄切。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在悲剧命运里最后的愿望,她还是希望死得悲壮,以一个英雄主义的结局来昭示自己的冤屈。血与白练,一红一白,看似颜色对比冲突巨大,但实际上是表现窦娥的清白,表现她如同白练一般的干净,受不得半点玷污。"我若冤枉",便"血都飞在白练上",以表明自己的清白留在了人世间,昭告世人,她蒙受了不白之冤。
如果说第一桩毒誓是通过她自身的奇迹来表明她的冤屈,那第二桩则是通过违反常规的自然现象来证明社会的不公平,社会上人为制造的黑暗。六月飞雪,本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但在信奉神灵的封建时期人们更喜欢将它与某种事物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这奇特现象是战国时期,燕昭王姬平听信小人谗言将从齐国请来的贤士邹衍蒙冤入狱,当时正值盛夏六月,天降大风雪。燕王意识到邹衍的冤屈,就释放了他。
窦娥这第二桩誓愿则是出于对楚州肮脏大地的拒绝,官员是非不分,流氓地痞无人管辖,善良的百姓屡屡受到欺侮,这种状况使得窦娥并不愿意在死后尸体被楚州的土所掩埋,更愿意被纯洁的血覆盖。因此,窦娥说,希望自己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自己的尸首。再者,窦娥通过违反自然规律的六月飞雪,证明如果此事真的发生,那这个世界还是充斥着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自己也只好把希望寄托给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上苍。可以说这也是窦娥在临死前对这个世界的嘲讽。
至于第三桩誓言,大旱三年,则是为了引起高层官僚的注意,封建社会,以农耕为主,久旱不雨必有妖异之事发生。三年大旱足以吸引高层注意,进一步来楚州调查,如此,窦娥便有了通过官方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可以说窦娥发下这样的誓言是因为她相信,老天爷是公正的,会为她主持公道,矛头直接地对准昏聩的官府,“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最终,这三桩誓愿不差分毫的全部实现了,遂了窦娥最终的愿,在父亲窦天章的帮助之下,窦娥终于得以沉冤昭雪。
最后我们要说,在作品艺术上,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窦娥临死前发下这三桩誓愿,足以说明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的实现更是窦娥反抗的最终结果,也是悲剧高潮的结束。窦娥虽死去了,但给人间留下了一个勤劳善良、坚强不屈、富于反抗精神的感人形象。也给后世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壮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