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博物馆青铜展(一周观展指南谜踪之国)
云南省博物馆青铜展(一周观展指南谜踪之国)展期:5月18日-9月18日谜踪之国——云南古滇国青铜文化展地点: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华师一路8号)广州两汉时期的墓葬里出土了两万余颗珠饰,品种丰富、器物精美,印证了都会番禺的富庶。通过本次展览,观众从多彩绚丽的珠饰激发审美共鸣、感受海丝魅力。本次展览以两课题为依托——《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研究》及“岭南出土汉唐珠饰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为观众介绍:汉代珠饰的诞生,成功制作一枚珠饰所需的技能和条件,使用珠饰的场景,珠饰所体现的文化、技术、人员与商业交流。本次展览还有沉浸式海洋复原场景,专业的玻璃珠饰复刻品试戴区,以及不定时的体验活动:玻璃烧制、玉器冷加工制作、古今配饰“探店”等。——深圳——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只此绚丽——广州出土汉代珠饰展
展期:5月26日-10月9日
地点: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华师一路8号)
广州两汉时期的墓葬里出土了两万余颗珠饰,品种丰富、器物精美,印证了都会番禺的富庶。通过本次展览,观众从多彩绚丽的珠饰激发审美共鸣、感受海丝魅力。本次展览以两课题为依托——《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研究》及“岭南出土汉唐珠饰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为观众介绍:汉代珠饰的诞生,成功制作一枚珠饰所需的技能和条件,使用珠饰的场景,珠饰所体现的文化、技术、人员与商业交流。本次展览还有沉浸式海洋复原场景,专业的玻璃珠饰复刻品试戴区,以及不定时的体验活动:玻璃烧制、玉器冷加工制作、古今配饰“探店”等。
——深圳——
谜踪之国——云南古滇国青铜文化展
展期:5月18日-9月18日
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
两千多年前,在云南曾经有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滇”,“滇”是“西南夷”中仅次于夜郎的大国,势力涵盖今云南省中部及东部地区。它出现的时间至迟不晚于战国初期,战国末至西汉为全盛时期,然而就在司马迁把它载入史册后不久,滇国就突然消失了。从此在中国历史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王国的任何踪影,没有人知道它及它的臣民去哪了,就像一个亘古的谜,两千年来没有人再提起云南古代历史上的这段辉煌。是什么人创建的这个古老王国?它又为何存在了500年之后神秘地消失了呢?一个曾经如此辉煌的文明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本次展览甄选145件(套)古滇国文物,向观众多角度地展现了神秘古滇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展示中华民族融合的力量。
观·意——观澜版画作品展
展期:5月13日-7月4日
地点:中国版画博物馆深圳龙华区的观澜版画村内
此次展览和技法书项目定位于观澜版画,并以曾经驻留观澜版画基地的艺术家为主体,积累了海量的资料,因此它不仅单纯地记录技术,还是版画基地十五年发展蜕变的镜像。展览除了展示个人的原作和大量创作手稿外,还通过深度采访回溯其创作过程,并以精彩交流引出细节,所涉及内容包括观澜版画基地的吸引力和艺术家相互的启发,以及创作中的仪式感和对工作的敬畏等等。诸如此类的学术互动和思考,不仅拓展了版画技艺研究空间,也是后续更多个案研究的开端。
交互的未来——深港澳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展期:5月12日-5月29日
地点:罗湖美术馆(深圳市罗湖区南极路6号)
由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香港美协、香港国际青年美术家协会、澳门城市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澳门青年美术协会、深圳市工笔画学会、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深港校友会、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协办,张爽策展的“交互的未来——深港澳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已于上周四拉开帷幕,展览呈现62组艺术家的作品。本次展览聚焦深港澳三地的青年艺术家,以艺术的交互为切入点,促进三地之间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这是一个有别于传统形态的多种媒介参与的艺术展览,不但在创作和展陈手段上增加了跨媒介、跨学科、跨领域的内容,从而使艺术的形态更加丰富多样,具有时代感。
古雅与奢华——皇家维也纳帝国瓷厂官窑及风格瓷器私人珍藏展
展期:5月8日-6月12日
地点:雅昌艺术中心(深圳市南山区深云路19号)
“古雅与奢华——皇家维也纳帝国瓷厂官窑及风格瓷器私人珍藏展”已于上周日拉开帷幕,展览共遴选皇家维也纳帝国瓷厂官窑101件及39件维也纳风格瓷器展出,其中包括帝国瓷厂的顶尖画师Perger和Forstler的作品,以及帝国瓷厂为帕尔玛家族订制的花瓶。本次展览展出杯碟、高脚果篮、瓷盒、收藏盘、花瓶及瓷板画,题材涉及希腊神话、肖像画、风景画、名画临摹、现实主义、以及花卉禽鸟等。
——东莞——
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
展期:5月18日-8月21日
地点:东莞市博物馆(东莞市莞城区新芬路36号)
本次展览以沉浸式的手法全景展现唐朝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灿烂文化,让观众以第一视角深度感受大唐的繁盛与辉煌,置身其中,犹如穿梭时空,重温大唐盛世荣光。为更好地展示法门寺器物之美,本次展览内容的设计参考了佛经体例,使展览如同一部“经卷”,为观众缓缓打开那个雄浑豪迈、开放包容、繁荣自信的大唐盛世文明。展览分为“三部八卷”。三部为“万遍磨不磷 千回涅不缁”“穷天地庄严 极人间焕丽”“人歌小岁酒 花舞大唐春”;八卷指“千年地宫”“皇家寺院”“千峰翠色”“金昭银辉”“异域奇珍”“四海无波”“香盈满袖”“茶沁溢远”。
2022浮世绘国际艺术大展·粤港澳大湾区东莞站
展期:5月18日-7月26日
地点:棠美术馆(东莞市东城温塘社区陶厂路63号)
“浮世” 一词源于佛教,是尘世的意思。浮世绘,即 “虚浮世界的绘画” 。浮世绘多取材于百姓日常生活、戏曲场景、风俗民情和山川景物等。可以说,一幅浮世绘,就是一段生活,一种风情,一个故事。本次展览将完整展出浮世绘风景画最著名的两个系列,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和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两套作品共计101幅,为1919-1971年间日本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拓印的版本,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展览分为“浮世漫识,慢游江户”“樱花と浪里,鹤唳云间”“北斋一目,亿万万绘|《富岳三十六景》”和“悠悠行旅,广重愁|《东海岛五十三次》”四大板块展出,让大家在欣赏展览时,可以一步一景,跟着浮世绘去旅行,一秒带你穿越回江户时代。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周正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