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经典考题(九年级化学假期资料)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经典考题(九年级化学假期资料)A.开发新的能源 B.开发新的材料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选项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2.下列各项中由我国科学家最早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是 ( )A.克隆多利绵羊 B.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C.青霉素的发现和合成 D.导电塑料的研制

一、选择题

1.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下列各项中由我国科学家最早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是 ( )

A.克隆多利绵羊 B.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

C.青霉素的发现和合成 D.导电塑料的研制

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选项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

A.开发新的能源 B.开发新的材料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合成化学药物

4.下列描叙正确的是 ( )

A.石蜡受热熔化是化学变化 B.铁丝燃烧是物理变化

C.CO的熔、沸点低是物理变化 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

5.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

A.真金不怕火炼 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 D.玉不琢不成器

6.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文化遗迹展示了我国古代工艺,这些工艺与化学有密切关系的是 ( )

15.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经典考题(九年级化学假期资料)(1)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16.下列各项措施或操作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是 ( )

A.过量砍伐森林树木 B.城市汽车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C.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 D.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

17.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 )

A.试管 B.量筒 C.燃烧匙 D.石棉网

18. 小芳在实验中要取用块状的大理石,她应使用的仪器是 ( )

A.药匙 B.纸槽 C.镊子 D.坩埚钳

1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

C.使用托盘天平前,应先调节天平平衡

D.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20.“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徐州”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二、填空题

1.右图表示的是某同学用50 mL量筒最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是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mL。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经典考题(九年级化学假期资料)(2)

2.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烧杯 ②试管 ③胶头滴管 ④燃烧匙 ⑤蒸发 ⑥过滤 ⑦搅拌 ⑧量取,

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

取用6.8mL某溶液的操作 。

3.根据生活经验,在横线上写出区别下列物质的依据:

A.水和酒精 ; B.蔗糖和食盐 ;

C.铜片和铝片 ; D.面粉和白糖 。

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经典考题(九年级化学假期资料)(3)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硬度 ,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l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 b、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 和 。

5.碳酸氢铵是一种化肥,生产厂家有下面使用说明:“本品宜存储于干燥阴冷处,防止受潮,施用后盖土或立即灌溉,避免曝晒或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混合使用,以免变质,造成肥效损失。”根据上面叙述。归纳写出碳酸氢铵的性质。

(1)

(2)

(3)

6.在一个具有刻度一端密封和另一端有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块白磷(足量),把密封管内的容积分为5等份。将玻璃容器固定好(见图,固定装置已省略),放在成有80℃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进行实验,试回答: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经典考题(九年级化学假期资料)(4)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①玻璃管内 ;

②活塞先向 后向 ;

③活塞最后停在约刻度 处。

(2)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以上实验可说明氮气的性质有 。

(4)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含量往往偏低,引起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5)已知:镁 氧气—→ 氧化镁,镁 氮气—→ 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的成分呢? 请说明理由 。

三、完成下列反应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化学式。

红磷燃烧

镁条燃烧

碳酸氢铵加热分解

猜您喜欢: